投資手工制作 重在傳統手藝與現代元素的結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09日 16:42 《科學投資》雜志 | ||||||||
在人們對傳統手工藝品趨之若鶩時,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傳統手工制品被發掘,并被賦予了一系列新鮮元素。 我國的民間手藝,伴隨著農耕文明延續了數千年之久,隨著近代工業飛速發展,傳統手藝正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但傳統似乎有種魔力,讓人無法忽視與漠視,它的地位更不可替代。于是,《科學投資》發現,在人們對傳統手工藝品趨之若鶩時,市場上越來越多
傳統藝術的現代元素 要說中國的傳統工藝品,風箏占有重要地位。我國是風箏制作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人制作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北京地安門附近,有一家三代都經營風箏的工藝店。現在的老板劉賓是這家店的第三代接班人。 生在風箏世家,劉賓從小就學會了制作風箏的技巧,特殊的家庭熏陶使得劉賓想把自己家族的風箏生意發揚光大。作為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年輕人,劉賓除了掌握北京傳統的“沙燕”、龍型風箏等絕活外,還嘗試用電腦改變傳統風箏的制作過程,除了原有的傳統風箏外,他開始嘗試著用PHOTOSHOP等軟件來幫助自己設計各種現代風箏圖案。劉家的三石齋風箏專賣店采用的風箏材料均為“絹”制,畫工精美,產品格外耐“折騰”。與其他風箏最大的不同是,劉賓的風箏是能夠拆卸裝盒的,而且拆卸并不影響風箏的質量。 劉賓是個很會經營的人,由于風箏銷售季節性很強,他的店里除了銷售風箏外,還有很多陜西布衣、中國結、泥塑、空竹等傳統的中國手工藝品,這些副產品可以在淡季時維持店面的日常開支。 與風箏一樣,花燈也是中國的傳統工藝品。但江蘇省句容市的陳柏華卻把它做出了濃厚的現代味道。由于在句容當地銷售狀況不佳,做花燈的陳柏華決定走出去,帶著產品到外面的世界闖市場。他聽說南京的夫子廟有燈會,就帶著樣品前去推銷。但人們不是說他的花燈土,就是嫌他的價格高,轉了幾天一盞都沒有賣出去。 碰了釘子后的陳柏華回到村里,開始琢磨改進的方法。他知道,傳統花燈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彎弧形的造型,做不了直角形,面料也是用紙糊的,一碰就破。這些缺點都要克服。經過反復實驗,陳柏華改用鐵絲做骨架,真絲做面料,不僅結實,而且更加好看。轉年的春天,陳柏華帶著改進后的花燈再次殺回了夫子廟。果然,他的花燈在南京一炮打響,迅速在夫子廟走紅。因為秦淮河的源頭之一就是句容,身為句容人的陳柏華從這里得到了靈感,便給他的花燈取名為“秦淮花燈”。 花燈在夫子廟的走紅,讓陳柏華有了賺大錢的想法。他了解到,現在很多地方每年都舉行各種文化活動,如果制作一些大型的花燈放在戶外,不僅美觀,而且可以增加節日氣氛,這樣的花燈應該有很大市場。1997年年底,陳柏華帶著自己的大型花燈模型再次來到了南京夫子廟,這次他找到了景區負責人。對方看后比較滿意,就給了他一批訂單。 陳柏華算了算,這次生意做成后至少能賺幾萬元,于是他和同伴們精心趕制出一批大型花燈,雄心勃勃坐上了開往南京的長途客車。但到站后卻意外發現,花燈經過長途顛簸后,因為鐵絲太軟已經變形,糊燈的絲綢被雨水淋后也全褪色了。對方提出退貨。好不容易找到的客戶不能這樣放棄,于是陳柏華懇求對方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得到肯定答復后,他開始考慮對包裝進行改進。這次他改用裝電視機的人工泡沫板運輸花燈,并把原來的真絲改成人工絲綢,價格也隨之降了一大截。經過改進,陳柏華不僅贏回了客戶,花燈也更好賣了。改進后的花燈牢固不怕水,運輸問題也解決了,不僅熱銷長江三角洲,更暢銷洛陽、石家莊和包頭等城市。 投資前的市場調研 《科學投資》提醒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種傳統手藝都有巨大的市場,因此在決定投資某項手藝之前,最好進行相應的市場調研。 針對你欲投資的產品,盡量多地發掘以下內容: 1、在距離你最近的區域內可能的零售渠道有哪些? 2、典型顧客有哪些人?收入水平如何?主要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你投資的是制作精致的裝飾類手工藝品,潛在顧客則可能主要是女性;如果是皮革類較為粗獷的制品,則顧客有可能主要為男性。 3、這個區域的消費者主要是外地游客還是當地居民?如果顧客主要是旅游者,則要考慮銷售方便攜帶的產品,體積小而附加值高。 4、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是多少?價格是主要因素嗎?有些手工制品是真正的奢侈品,價格不是銷售的決定因素,但多數產品的銷量受價格的影響都很大。 5、你的產品受流行時尚影響嗎?是否容易在作品中加入時尚元素? 6、競爭激烈嗎?周圍的競爭者從業時間長嗎?如果現存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你最好避開這一產品。 7、有沒有想過做一種你從未在手工藝品市場看到的商品?如果可以找到這種商品,你可能找到了一種潛在的“熱門”產品。我們前面提到的李寧和李菊仙選擇的就是這種產品。 老手藝的新問題 陳柏華是個善于摸索的人,而這種個性在為傳統手藝打開新市場時,則是致勝的利器。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商品在許多方面已經不適合現代人的要求,這就需要投資者以清醒的認識對傳統手藝進行適應性改造,保留其受人歡迎的精髓,完善某些不足。 老粗布的新市場 《科學投資》發現,也并不是所有投資者都在進行市場調查后再投資,但他們進入某一類市場后,卻間接地做了這些工作,比如山東省博興縣的陳美玲。55歲的她振興了已有4000多年歷史的織布手藝,讓村子里的200多名婦女踩起了織布機,為她加工粗布,幾乎失傳的手工粗布再次打開了市場。 陳美玲以前是村里的一名教師,退休后,閑不住的她常常織些粗布作為家用,有一次她送了一床粗布床單給城里的朋友,這使她有了意外的收獲。朋友特別喜歡,后來還特意找她訂做了20床。朋友的訂貨讓陳美玲萌生了做粗布生意的念頭。 傳統的織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紡線、牽機、刷機、打線等十幾道工序,織一床床單一般要用8個多小時,于是,陳美玲想到請村里會織布的婦女幫她加工。2000年,陳美玲在公路邊開了博興縣第一家粗布店。但那時生意并不好,經常一天也賣不出去一床床單。 好運在2002年來了。這一年,博興縣要召開首屆董永文化旅游節,旅游局想到用粗布作為紀念品送給參會的嘉賓和客商。獨家經營的陳美玲等到了一個大訂單。旅游局開始跟她訂400床,但因為人手少,陳美玲只接受了100床。這是個難得的機遇,陳美玲決定以每床35元的高價收購粗布床單,發動全村的婦女紛紛織起了布。令陳美玲高興的是,旅游局的訂單不斷增加,在兩個月的時間里,訂單增加到1000床。這1000床床單,讓陳美玲掙了1萬元。 滿心歡喜的陳美玲心中創業激情彭湃,一心想把市場做大。此時機會又來了!那年8月,博興縣要舉辦山東省糖酒交易會。陳美玲感覺到這是一個商機,決定大干一場,于是拿出家里所有的存款,還找銀行貸了款,找親戚朋友借了錢,最后籌集了十幾萬元,找了很多農戶為她加工,并提前支付了加工費,這次她一共準備了3000床粗布床單。 3天的大會格外熱鬧,各地的客商云集,但陳美玲卻在熱鬧的會場中心底冰冷,3天時間她只賣出去了5床粗布床單。近3000床粗布床單積壓在家里,高額的債務、親友的不解,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陳美玲病倒了。在床上躺了3天后,不服輸的陳美玲帶上自己的產品,到了距離博興縣不遠的濱州市,希望有人代銷她的粗布。一次次碰壁后,一家禮品店的老板隋海濤同意幫她代銷。他在店門口掛了一個橫幅,寫上“民間老粗布”,很快引起了城市人的注意。通過隋海濤的推銷,陳美玲的老粗布在濱州打開了市場,許多像隋老板那樣的代銷商看到了粗布的商機,找陳美玲大批量訂購。到2002年底,陳美玲積壓的3000床床單已經銷售一空。 現在,陳美玲有20多個大的代理商,她在家做起了以批發為主的業務。粗布生意做大了,但是傳統的手工紡織技術效率低下,已經不能適應大批量生產的需求,于是陳美玲琢磨起怎樣才能改進紡織工藝,提高紡織效率。她和村里的婦女們邊織布邊琢磨,進行了多項改革,傳統的手工紡織已經變成了半自動化織布。 織布工藝改進了,織布的效率提高了,但是傳統的老粗布花色品種單一,遠遠不能適應現代人的需求,怎樣對粗布的品種進行創新呢?有心的陳美玲又開始琢磨了。她發現有些年齡比較大的退休老干部,夏天天氣熱時卻無法鋪竹制涼席,因為老年人都怕涼。老人們的獨特需求,使陳美玲萌生了研制粗布涼席的想法,她用晚上的閑暇時間,花兩個月終于研制成功。盡管當時是春節,但是陳美玲研制出的粗布涼席還是十分受歡迎,300床粗布涼席一次性售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