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究理財產品背后的故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4日 02:56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近年來,各家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可謂精彩紛呈。外匯理財和人民幣理財輪番上陣,令人有些眼花繚亂。收益已不是過去清一色的固定收益,出現了層次分明的浮動收益,而這些不同收益的背后卻有喜有悲,有機會也有陷阱,這就與各家銀行對產品的詮釋和設計的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自從理財產品問世以來,無論是哪個品種,其收益率都遠高于銀行的傳統儲蓄。比如
為了爭奪市場,各家銀行都各顯神通。原來是單一幣種發售,現在推出了多幣種捆綁產品,看似綜合收益提高,其實有“偷梁換柱”之嫌。 銀行通過吸收外匯,到國際市場做匯率期權,從而拉高人民幣部分的收益,吸引客戶存款。產品經過包裝后,迅速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在人民幣升值之后,各家銀行銷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幅減少。最近,才有個別銀行開始銷售,但發售的產品已改頭換面,原先是以買賣票據為主,現在也轉向了國際市場。例如,收益高低通過觀察外匯匯率波動的范圍,才能確定。可到底有多少個人投資者熟知和把握國際匯市的風云變幻呢? 今年商品市場異常火爆,黃金和原油輪番上揚,而貨幣市場操作難度則加大不少。人民幣的升值讓外匯投資者束手無策。為了想盡辦法提高客戶投資收益,銀行開始考慮將理財產品與商品價格掛鉤,甚至與具備升值潛力的亞洲貨幣(如印度盧比)掛鉤。但購買這些外匯理財產品的客戶對這些市場究竟了解幾分? 筆者認為,銀行在發售這些產品時,只注重提高收益。投資者對產品需要一個熟悉、認知和接受的過程。所以,一方面筆者建議銀行在設計理財產品時要研究一下銷售市場和銷售對象;另一方面,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也要細細探究一下產品背后的“故事”。 作者:本報特約作者 朱琪 發自無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