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居民自以為是中產 中層意識占據社會主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2日 15:55 中國青年報 | |||||||||
本報記者 李松濤 《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5.5%的城市居民認為自己是中產階層,其中,自認為屬于中上層的占14%,自認為屬于中中層的占43.1%,自認為屬于中下層的占28.4%。
該書作者之一,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生沈暉認為,這個數據說明當前我國的“中層意識”占據了社會主流。 對于有這么高比例的人自認為屬于中產階層,沈暉分析,這主要是因為當代中國人的社會心態是穩定的,盡管存在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但這種不均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改革開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另外,這與中國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有關,富的不說自己富,窮的不說自己窮,覺得自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然屬于中間位置了。 調查還發現,認為自己屬于“中中層”和“中下層”的共占68.6%,“人們的自我階層認同有向下傾斜的趨勢。” 沈暉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居民的總體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與占我國總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相比,城市居民是改革開放更大的受惠者。因此,無論是同改革開放前的城市居民相比,還是同農村人口相比,目前城市居民的社會地位都應該是“升”而不是“降”。“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城市居民既沒有拿現在的生活與過去的生活對比,也沒有拿自己的生活與農民的生活對比,而是以擁有大部分社會財富的富豪階層作為自己生活變化的參照物。這樣一比,自然是社會地位‘下降’。”沈暉說,人們一般不會“向下”或者“向后”尋找參照物,而只會“向上”或者“向前”選擇參照物,來判斷自己社會地位的升降。 沈暉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有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突然暴富,人數雖然不多,但掌握了巨大的社會財富,登上了金字塔的頂端。這讓那些辛辛苦苦、靠自己勞動獲得收入的人們感到自己被拉開了距離,生活水平下降了。“仰望那些身居金字塔頂端的富豪,大多數城市居民將自己歸入社會‘中下層’。”“還有一個原因是,多數城市居民以內心期待的生活作為參照物。”沈暉說,不斷增加的經濟增長數字和頻繁更新的經濟發展目標,促使人們為自己未來的生活狀態勾畫出美好圖景。但當人們將這種期待的生活狀態與現實中體驗到的生存情況相對比時就會發現,許多很沉重的生活成本都在預料之外,比如一路攀升的房價、沉重的就業壓力、居高不下的藥價等,現實不如預想的美好。“媒體也在不斷刺激人的欲望,鼓吹消費,對社會大眾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在這些情況下,大多數城市居民不得不將自己歸入社會“中下層”。 沈暉認為,“自我階層認同向下傾斜”是人們在生活中體驗到兩極分化差異時的一種反映,有可能構成社會沖突的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