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討會上表示,我國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此消息一出,將延遲退休問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市民網民紛紛“吐槽”,新浪微博調查顯示,93%網民反對退休延至65歲。
“我堅決反對65歲退休,那時我已經走不動了,老年生活就沒有意義了,其實,社保只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如果想要過的更好,肯定還是需要其他補充的!”市民劉女士這樣說到。而對于想要為養老準備更好的物質基礎,商業養老保險就不能忽略。
商業養老險選擇多
安聯集團去年7月發布的《安聯人口結構報告》指出,一方面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另一方面隨著醫療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口平均壽命不斷增加,導致了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目前中國的退休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59歲之間人口)的比例約為19:100,而到2030年這個比例會攀升至40:100,到2050年則會高達64:100。這意味著屆時100個勞動力將必須供養64個退休人口。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保險專家李香葉表示,延遲退休的話題近兩年頻頻進入公眾視線,讓更多人關注到人口老齡化給社保養老帶來的沉重壓力,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近年來,西方國家也在對社會養老體系進行逐步調整,一些傳統中保持高福利的歐洲國家也在養老金儲蓄體系中逐漸增加個人的參與度。在這種趨勢下,個人有著更強的養老金補充需求,商業養老保險也將有更大的動力推陳出新,滿足消費者相關的保險需求。
商業養老險宜早準備
李香葉表示,“無論如何,養老需要提前準備,拉長養老金儲備的時間可以降低繳費壓力,換取更高的養老品質。對于白領來說,保費支出占其年收入的10%-20%較為合理,商業養老金占養老保障的兩至四成為宜,依靠商業養老保險保障養老,社會養老保險及其他投資收益作為補充;對于中低收入家庭,可主要依靠社會養老保險養老,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
同時,在購買養老保險時,要考慮4個因素:投保年齡、家庭收支、家族壽命、通貨膨脹。通常,養老規劃制定得早,負擔相對較輕。如果家族有長壽史,可考慮領取時間比較長的終身養老險。如果考慮抵御通貨膨脹因素,則應選擇有增值功能的養老險。總之,各類養老保險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購買時可考慮相互組合,取長補短。
領取時間比社保靈活
按照保監會的規定,普通型人身保險的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單預定利率和3.5%的較小者,但為了鼓勵養老業務發展,特別允許養老年金等業務準備金評估利率最高上浮15%。對此,李香葉認為,“目前養老保險的規模很小,新的費率改革中對養老年金產品的特別規定反映出監管部門希望能鼓勵保險公司多發展養老保險業務,更好發揮參與社會管理、做好社會穩定器的重要作用。在切實的消費者需求和利好的監管政策指引的雙重作用下,個人認為商業養老保險將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更創新、更貼合消費者養老需求的養老產品將不斷涌現。”“同時,商業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相比之下,社會養老金只能按月領取固定數額,缺乏彈性,而商業養老險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以按月領、按年領、還可以是一次性領取一大筆資金,如兩全保險;有的還可以在按月領取的同時到一定年齡時再領取一部分養老金,如年金保險中給付的祝壽金、滿期生存金。因此,消費者如果感覺每月或每年領取保險金很麻煩,或希望集中使用資金的話,在選擇商業養老險的時候可以選擇一次性返還。”李香葉說道。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商業養老保險以商業年金保險居多,領取的起始時間通常集中在被保險人50、55、60、65周歲這四個年齡段。但也有少數領取時間更加靈活的養老年金產品。比如中德安聯的“安聯超級隨心年金保險(分紅型)”,領取時間可以在40-70周歲任意一年作為年金領取的起始點,充分滿足每個人不同的養老規劃需求,與此同時這一產品還可以搭配中德安聯幾乎所有的附加險產品,并且搭配無主附險比例限制,同時繳費期限也非常靈活,可以在1-65年中任意選擇繳費期,還可選擇月繳的方式,來減少繳費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