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專業經營。成立農業保險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的規定,實行一級法人制度,實現區域性統保、獨立核算和自主經營。省政府一段時間內也曾試圖成立農業保險公司,考慮到成本與效率因素,放棄了初衷。而2005年上海安信在江蘇常州的高效農業保險項目,是這一模式在江蘇的具體實踐,但是由于該公司在當地沒有分支機構,基于管理能力及其他等方面因素,這一項目2007年底前移交人保常州市分公司。
3、互助會。地方政府為支持農村保險事業發展,本著自愿入會的原則,鼓勵農戶參保,并繳納保險費,建立地方性農業保險風險基金,設立基金專戶,委托人保公司代管,風險互助會領導小組設在人保公司,政府支付一定比例管理費,發生災害,以風險基金為限,承擔有限賠償責任。
4、委托代辦。政府與保險公司簽訂委托協議,為政府代辦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政府支付保險公司一定比例管理費,發生災害,由政府負責;發生超賠,確定最高額度,保險公司退回歷年管理費充作賠償資金。同時,保險公司設立農業保險專用帳戶,接受上級和同級財政、審計和保險監管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5、聯辦共保。政府與保險公司合作,按照“政府推動、商業運作、節余滾存、風險共擔”的原則,由政府和保險公司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聯辦共保,保險業務由保險公司按專業化管理和運作。保險公司設立農業保險專用帳戶,接受上級和同級財政、審計和保險監管部門的檢查和監督。發生保險責任賠付,雙方按比例分攤賠款。政府部分的結余,留作地方政府農業風險基金;保險公司部分結余,按相關規定提取準備金。
(二)各種模式的評估
農業保險的發展具有極強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從省情實際看,江蘇較之國外有相當大的差異性,照搬歐美模式、日本模式是不切實際的;江蘇的農業較之外省也有顯著的不同,生套外省經驗也是不可行的。因此,試點之初,各參與方必須下大功夫探索研究適合省情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深入進行剖析論證:1、商業自辦的難點在于風險高度集中、矛盾高度集中,保險公司處理大面積災害或群體事件的能力也不夠,這是這么多年農業保險萎縮的關鍵所在。2、成立專業公司經營農業保險的不足在于,農業保險本身不具盈利能力,不宜支持和主張。況且這類公司往往實力弱,自身抵御大災的能力不強,服務能力也不夠,難以承擔重任。3、互助會及代辦的不足因素風險高度集中,政府承擔的責任較大,因為主體資格的問題,再保險也難安排,監管也容易缺位。4、農業保險既離不開政府的有力支持,又不能全部依賴政府;既不能單獨讓農戶承擔保費(保險意識,交費能力),又不能讓農戶不承擔任何保險費用(抗風險主動性會減弱)。因此必須在政府主導、商業運作中尋求共同點。
(三)“江蘇模式”的核心內容
1、調動了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關鍵是解決了一個機制問題,農業保險調動一個方面的積極性不夠,而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以“聯辦共!睘楹诵膬热莸摹敖K模式”能夠把政府、農戶、保險公司三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并且成為利益的攸關方,是符合省情實際和高效率的運行模式。
2、落實了操作環節上的幾個統一:一是條款費率的統一,江蘇農險,所有條款由保險公司會同政府有關部門組織開發,報經總公司批準后,由省農業保險領導小組正式文件下發各市執行,為風險的統籌與分散奠定了基礎。二是經營模式統一,全省全部統一為4:6開的聯辦共保模式,公司4,政府6,按照省政府的要求,這一模式要作為一個江蘇品牌來打造。三是費用成本統一。15%不得突破,目前省政府正在研究科學的費用支持政策,關鍵是如何把有限的財力資源配置到服務前端,同時調動保險公司的積極性。在起步階段把成本花在競爭上,或者是后臺管理上,是得不償失,是短期行為,不能持續,這就是省政府金融辦、財政廳、保監局、保險公司等部門共識。四是管理制度統一。這是2009年農業保險的工作重點,也是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需要,目前我省已經建立起巨災基金管理辦法,大災預案辦法。即將下發承保、理賠流程管理辦法,費用管理辦法等。以促進我省農業保險在更高層次上運作。
(四)江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初步成效
1、農業保險的作用初步得以彰顯。2008年,全省實現保費收入10.66億元,農業保險品種達到12個。其中,承保種植業5713萬畝,水稻、小麥等主要種植品種承保面均達到90%;能繁母豬承保面接近100%。全年農險賠款3.38億元,受益農戶195萬次,對保障農戶及時恢復災后生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也為今后應對大災積淀了基礎。
2、參與主體的協作關系得以鞏固。政府部門與人保各級公司之間已經初步建立了聯動協調工作關系,為我省農業保險的持續推進奠定了基礎,“聯辦共!钡倪\行模式受到了普遍認同,形成了廣泛的共識,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3、正常年景的積累目標得以實現。農險整體運營狀況比較穩健,特別重要的是:正常年景有較大積累的觀念在各級政府和人保財險系統之間已形成共識,通過兩年時間的農險試點,江蘇農業保險基金已有了一定的積累。
4、農業保險的服務能力得以強化。省、市、縣三級政府都成立了農業保險領導小組;人保財險省、市、縣三級公司均設立了農業保險部。農業保險組織系統在省、市、縣三個層面上對應關系的建立,增強了各級組織在展業、理賠工作中的服務能力,為今后農業保險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五、江蘇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幾點啟示
(一)政府推動是前提
由于農業保險具有高風險、高成本、低收益的特點,一般商業性保險公司都不愿意經營農業保險業務,加上大多數農民自覺參保意識低,業務開展難。因此,用江蘇省趙克志副省長的話說,從落實政策的角度講,貫徹中央1號文件,加強支農惠農實踐,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政府通過對保費進行補貼,建立和商業性保險公司的協作關系,通過利益誘導機制來推動農業保險的發展,這是促進農業保險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
(二)運營機制是基礎
當前所謂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實際上其政策性僅僅體現在對農戶應交保費的補貼上,對農業保險自身經營的規律影響不大,其高投入、高風險、不具贏利能力的特征沒有改變,在諸如再保險、大災基金、管理費財政補貼等政策尚未出臺前,思考科學的運行機制或者模式成為各項工作能否持續的關鍵,否則會走回頭路,浪費公共行政資源。聯辦共保模式讓所有的農業保險參與者成為利益的共同體,這個共同利益就是現階段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大家都是攸關方。因此,以審慎的、科學的態度確立模式,是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持續發展的基礎。
(三)各方聯動是關鍵
通過提高財政補貼比例和保障水平,降低理賠門檻,可以提高農民參保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政策扶持和鼓勵保險公司拓展農村保險市場,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的積極性。此外,通過設計科學的機制,明確相應責權,可以提高各級三農保險服務網點人員的積極性。而且,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部門分工,多方聯動是保證各項工作協同穩步推進的關鍵。
(四)好事做好是根本。
農業保險有落實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基本職能,已經參與的以及想參與的都不應“忽悠”,各方都應努力將這件事做好。因為,農業保險有別于其他商業保險,既涉及保險經營管理本身,又涉及國計民生問題,操作不當,會帶來負面效應,特別是影響國家政策的優越性與政府的公信力,不能不引起重視。不能因為政府重視,一窩蜂上;當然也不能因為經營風險大,大家都回避。但是有一條可以肯定,“聯辦共!钡母骷墔⑴c方都不能缺位,也就是說省、市、縣三級政府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都不能缺位,保險公司找不到政府,政府也找不到保險公司,如何“聯辦共保”?如何貼近農戶搞服務?最終又如何落實政策并體現政策的優越性?這是政府部門、監管部門以及保險公司務必考量的,是將好事真正做好的根本。
(人保財險江蘇分公司 許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