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保險視點 > 正文
 

太平洋人壽死里逃生 增加資本金是最基本方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5日 14:50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中國保監會按住了太平洋人壽的死穴,但最后還是手下留情,沒有按規定接管太平洋人壽,給了太平洋人壽喘息的機會,使它得以重生。”知情人士如是向《證券市場周刊》表述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危機。

  趕在2005年10月31日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整改的最后期限之前,其母公司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保集團”)的股東大會通過了美國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4
億美元收購太平洋人壽24.975%股份的方案,太保集團亦同時注資太平洋人壽,額度為與4億美元等值的人民幣。

  11月29日,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袁力向本刊證實,太平洋人壽的整改方案已經獲得了太保集團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通過,目前正在保監會審核之中。

  “目前,太平洋壽險引進凱雷集團等外資參股經營已經成功!碧<瘓F董事長王國良在11月4日的公司內刊上表示。此前,2005年7月底,保監會向太平洋人壽正式下達償付能力預警通知。據報道,2004年太平洋人壽存在90億元的償付能力缺口。保監會責令,太平洋人壽必須在2005年10月31日前提交改善償付能力的整改方案。

  隨著整改方案的出臺,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危機似乎要告一段落。然而,作為中國保險業首例曝光出來的償付能力危機案,從危機的爆發到危機的消除,太平洋人壽在死里逃生過程中留下了太多的疑問。面對這些疑問,太平洋人壽保持了一貫的沉默

  作者:本刊記者 陳玉強/文 丁鳳園/攝

  年報疑點

  據報道,根據太平洋人壽2004年上報保監會的經營報告,太平洋人壽法定最低償付能力額度為43.46億元,而目前實際最低償付能力額度為-46.70億元,由此,公司實際最低償付能力存在90.16億元缺口。保監會梳理的中國保險業13個風險點中,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不足位列其中。

  《證券市場周刊》獲得了太保集團2004年年報,一位保險分析師向本刊指出,該年報沒有公布具體業務數據,包括定期壽險的風險保險額等,但可以說明問題的是,太保集團總的償付能力比率僅接近100%,償付能力確實必須提高。如果認可資產分開到財險和壽險而分別計算的話,那么非常有可能其中的財險或壽險的償付比率低于法定監管標準。從太保集團2004年年報看,太保集團的認可資產負債率為95%,而保監會的監管指標要求小于 90%。

  “除此之外,從這份年報中看不出太平洋人壽存在巨額的償付能力缺口。”該位分析師話鋒一轉向本刊指出,如果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存在90億元缺口的話,合并報表后的太保集團的年報應該有所反映,但事實并非如此?赡芴窖笕藟墼谫Y產結構方面存在問題,將一些不被認可的資產比如抵押資產,加入到資產中,從而使報表看不出什么問題,如果這種情況存在的話,太平洋人壽可能涉嫌年報造假。

  對于上述年報疑點,本刊記者曾赴太保集團上海總部求證,但太保集團宣傳部負責媒體聯絡的劉力女士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

  中國金融年鑒數據顯示,太平洋人壽2003年資產有715億元,負債卻高達741億元,太平洋人壽2003年凈資產為-25.88億元。2004年太平洋人壽的凈資產依然為負值。

  在太保集團的網站上,看不到有關太平洋人壽凈資產負值的相關數據。該網站宣傳,日前,由《世界經理人周刊》、世界金融實驗室發起主辦的2005年“世界金融實驗室年度大獎”揭曉,太平洋人壽位列“中國十大最受贊賞的保險公司”榜首。

  保監會手下留情

  一位保險分析師向本刊指出,按保監會向太平洋人壽下達償付能力預警通知的數據測算,太平洋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3.06%。按規定,太平洋人壽應被接管,但實際只是限期整改,期間不得向股東分紅、不得增設包括營銷服務部在內的分支機構,保監會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對太平洋人壽采取接管的監管措施。

  根據《保險公司最低償付能力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之規定,對償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00%的保險公司,保監會就可將這家公司列為重點監管的對象,并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中國保監會將償付能力充足率分為四個層次:100%以上為合格;70%~100%要求公司提出整改方案;30%~70%保監會采取措施停止新業務、責令轉讓保險業務;30%以下保監會將對公司進行接管。

  袁力向本刊證實,按規定保監會可以接管太平洋人壽。但袁力同時表示,如果我們對太平洋人壽馬上采取接管的方式,卻不一定能真正解決問題。對保險公司不論是接管還是關閉,目的都是為了防范風險。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與業務經營和資本充足率有很大關系,目前我們督促太平洋人壽增加資本金是最基本的方法。

  袁力指出,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國家7次下調利率產生的利差損所致。償付能力不足不只太平洋人壽一家,一些開辦壽險業務較早的保險公司都曾出現過這種情況,比如平安保險過去也存在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但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和海外上市,最終解決了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向本刊指出,中國的償付能力監管指標采取的是歐盟和北美的標準,對保險公司而言是非常苛刻的。在中國保險業的成長階段,采取嚴格的償付能力監管指標,固然沒有錯,但在監管上一定要有彈性。

  業內人士分析,保監會之所以沒有接管太平洋人壽,可能是出于金融安全的考慮,怕出現退保潮。保監會還沒有接管保險公司的經驗,目前如何接管保險公司,也沒有相關的細則。

  據本刊了解,一種意見認為,保監會內部對于公布監管結果有不同意見。對太平洋人壽的紅色預警雖然只是在業內公布,但被媒體捅出來后,實際是變向向社會公布。反對意見認為,償付能力不足不只太平洋人壽一家,實際上太平洋人壽的問題沒有那么嚴重,到不了接管的地步,只要太保集團注資和引入戰略投資者,再發行次級債,就可以解決問題。

  凱雷“陰謀”

  繼2005年10月25日,凱雷集團以3.75億美元收購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85%的股權后,凱雷集團另一項4億美元的投資將投向太平洋人壽,收購后者24.975%的股份。目前收購方案正在等待中國保監會的審批。目前經媒體曝光的方案是,凱雷集團將同時引進美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商之一的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參與管理。凱雷集團購買的太平洋人壽股權將有較長的鎖定期,若退出將會把所持股權全部轉讓給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

  凱雷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號稱“總統俱樂部”,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曾出任凱雷亞洲顧問委員會主席。目前凱雷集團旗下管理的投資達310億美元,已在全球143億美元的策略性投資中獲得了巨額利潤,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被稱為“賺錢機器”。在入股太平洋人壽一事上,凱雷集團顯示出了高超的談判技巧。

  早在5年前,太保集團就向外界發出了太平洋人壽尋求外資伙伴的訊號。但尋找外資合作伙伴的過程歷經波折,美國安泰、荷蘭全球人壽、AEGON、花旗、高盛、荷蘭國際集團(ING)等公司均與太保集團有過談判,但均以失敗告終。2003年8月,凱雷集團與太保集團簽訂了“投資意向書”,2004年6月雙方草簽入股協議。但正式協議卻拖了一年多才正式落筆。知情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凱雷集團在壓價。2004年8月,保監會在銀川召開償付能力監管會議,包括太平洋人壽在內的三家公司因償付能力未“達標”而被點名。這成為凱雷集團壓價的理由。

  太保集團與凱雷集團的談判長達兩年有余。知情人士透露,令雙方談判曠日持久的主要原因是太平洋人壽的定價問題。凱雷集團已經對太平洋人壽做了多次資產凈值調查,屢次壓低收購價格。顯然凱雷集團利用了太保集團急于引入外資,以緩解償付能力不足的心理。

  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評價:“太平洋人壽以目前的償付能力危機狀態,引進外資股東,一定會在股權轉讓的定價上,處于劣勢地位,太平洋人壽難保資產不被賤賣。”

  郝演蘇認為,凱雷會利用太平洋人壽的償付能力問題作為討價還價的法碼,但這不表示凱雷會不投資太平洋人壽,因為這樣它會喪失投資中國保險業的機會。凱雷為投資太平洋人壽咨詢了很多國際咨詢機構。凱雷很清楚,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是,中國保險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高于歐美市場,后者目前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當然,未來有不確定性,投資有風險,因此凱雷尋求一個對它而言合理的價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日前,凱雷亞洲投資基金聯席主席楊向東亦向媒體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太保并不是效益最好的,但卻很有潛力。

  袁力向本刊透露,凱雷集團在兩年前就有入股太平洋人壽的打算,并到保監會來咨詢過。我們也支持太平洋人壽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來改善太平洋人壽的償付能力。目前太平洋人壽是混合所有制,股東既有寶鋼等大型國企,也有一些中小型民企。凱雷和太平洋人壽都聘請有專業財務顧問和律師,雙方的談判是按照商業規則來進行的。

  據報道,凱雷集團堅持將太平洋人壽的或有負債計為壞賬,而此舉導致太平洋人壽每股凈資產顯著低估。急于引入外資的太保集團不得不承諾,如果或有負債最終的確淪為壞賬,太保集團將給與太平洋人壽等額資金作為補貼。

  除了壓價外,凱雷集團亦對于太平洋人壽的經營施加了影響,比如凱雷集團要求太平洋人壽控制躉繳保費,此舉導致太平洋人壽保費收入同比減少。根據2004年《中國保險年鑒》的數據,2003年,太平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76.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29%。但到了2004年,太平洋人壽的保費收入同比減少31億元,負增長8%。標準普爾分析師指出,太平洋人險2004年的保費同比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躉繳銀行保險產品的銷售顯著減少。

  據悉,太平洋人壽2004年年初計劃的保費是450億元,但最終只下達375億元。王國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這是個重大的經營失誤”,外方“在談判的條款里邊,對我們有很苛刻的要求;本應該是根本不要按照這些要求來做,因為與他談判成功與否還不知道,但是我們考慮后,業務增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太保注資懸疑

  根據方案,凱雷集團將以4億美元收購太平洋人壽24.975%的股份,在凱雷注資的同時,太保集團亦同時注資太平洋人壽,額度為與4億美元等值的人民幣。這意味著太保集團必須拿出32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真金白銀。知情人士透露,太保集團可能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來注資太平洋人壽。

  據報道,2002年底,太保集團完成增資擴股,總股本由20.0639億股擴大為43億股,募集資金57.34億元。此后,太保集團曾向太平洋財險投入18億元左右的資本金,余下近40億元。據本刊了解,太保集團原來賬上的近40億元已被拿出近10億元用于實業投資,此舉亦使太保集團收到了保監會的整改通知。

  2003年9月,太保集團與復旦大學簽訂協議,雙方決定合作舉辦復旦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下稱“金融學院”)。2004年10月18日,金融學院正式開學。

  本刊調查了解,截至2004年8月17日,太保集團向金融學院投入注冊資本1億元,并獨力為金融學院進行基礎設施和工程的建設,耗資約8億元。除已驗資的1億元記入“長期投資”科目外,其余部分均記入太保集團“在建工程”科目內。

  根據協議,太保集團等投資方負責金融學院前期的經費缺口。金融學院建設項目全部以太保集團公司名義進行,而金融學院還有后續建設計劃。這使太保集團對金融學院的營運承擔了無限責任,極有可能給太保集團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

  《保險法》第105條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不得用于設立證券經營機構,不得用于設立保險業以外的企業!碧<瘓F投資金融學院實際已經違反了《保險法》的規定,2004年10月,保監會下文責令太保集團整改。太保集團遂將其在金融學院股份委托給實德集團旗下的北京實德投資有限公司代為持有。然而太保集團并沒有解除對金融院的無限責任,遭到保監會的二次整改要求。

  王國良在2005年11月4日的內刊上表示:“圍繞為太保集團培養人才這一宗旨,辦好復旦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知情人士透露,太保集團似乎并無退出太平洋金融學院的實質舉措,未來太保集團可能還將為金融學院供款,這就可能使太保集團拿不出足夠的資金來注資太平洋人壽。

  望“債”興嘆

  在償付能力危機爆發了一年之后,太平洋人壽才表示要發行次級債,而在保監會第一次點名的三家保險公司中,2004年底,新華人壽通過發行次級債,初步解決了償付能力問題;中國人壽集團的老保單給付也已明確將由財政部兜底。而太平洋人壽卻沒有動靜。基于此,2005年7月,太平洋人壽遭到保監會的紅色預警。令人疑惑的是,太平洋人壽當初為何不效仿新華人壽發行次級債,解決償付能力危機?面對本刊記者的當面質疑,太保集團宣傳部人士表示無可奉告。

  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太平洋人壽不是不想發行次級債,而是達不到發行次級債的要求,可謂是望“債”興嘆。

  2004年9月20日公布施行的 《保險公司次級定期債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保險公司申請定向募集次級債,應當符合“經審計的上年度末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而2004年太平洋人壽在危機爆發后,不能發行次級債,可能主要是由于凈資產沒有5億元。

  中國金融年鑒數據顯示,2003年太平洋人壽的凈資產為-25.88億元。因此,2004年太平洋人壽不可能發行次級債。而2004年太平洋人壽的凈資產依然是負值,這意味著2005年太平洋人壽依然不能發行次級債。如果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凱雷集團和太保集團同時注資太平洋人壽,使太平洋人壽的2005年凈資產達到5億元以上,2006年太平洋人壽才有資格發行次級債。

  知情人士透露,這也是凱雷入股太平洋人壽的事件敲定后,王國良才對外透露發行次級債的原因。而此前,沒有見到過王國良關于要發行次級債的說法?梢哉f,引入戰略投資者是解決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危機的棋筋,它影響到了太保集團整盤棋的走法。

  高速擴張之累

  對“急劇變化、快魚吃慢魚的國際國內經營環境”有深刻認識的王國良在11月4日的內刊上表示:“要有計劃地在尚未建立機構的省會城市和全國有關中心城市發展機構!睒I內人士分析,這意味著太保集團在初步解決太平洋人壽償付能力危機之后,可能將掀起二次擴張潮。

  而此前,太平洋人壽曾被保監會勒令停止開設分支機構。太平洋人壽擁有5000個縣級以上分支機構,其償付能力不足或許是其高速擴張之后的代價。

  資料顯示,1995年,太保集團和平安集團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發展戰略,平安集團著力發展壽險業務,太保集團則主攻產險業務。由于抓住了壽險業高速膨脹時期的黃金發展時機,平安集團在總體規模上很快超過了太保集團。2002年,太平人壽實施三年發展規劃的第一年便大舉擴張。截至2002年末,太平人壽營銷人員達到21.87萬人,直銷業務人員3231人,中介代理網點超過2萬個,當年設立分支機構就達到40多個。

  在《中國保險業信用前瞻(2005-2006)》中,標準普爾分析師指出,太平洋壽險的營運表現自其2001年成立以來至今未達到理想的水平,該公司在2001-2003年間極為快速的增長,平均年收入增長率為62%,但資產回報率一直處于-10%至0.4%之間,這樣的業務增長規模需要很高的開銷和理賠

準備金來支持。

  償付能力不足是因為業務快速增長,超過保險公司資本的承載能力。從保費規?, 2005年1至10月,太平洋人壽的保費收入達308.41億元,位列國內壽險公司保費收入第三名。保費收入大幅增長,但同期該公司的注冊資本卻始終保持在10億元的水平,甚至低于太平人壽(23.3億元)、生命人壽(13.58億元)等第二集團的壽險公司。

  在2004年太保集團壽險公司分公司總經理會議上,王國良列舉了太平洋人壽面臨的兩大經營困難:一是“在償付能力問題上面臨著很大壓力”,一是“跟產險公司相比,壽險業務規模大但效益沒有目前的太平洋產險好”。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太平洋人壽的高速擴張,賣出的大量高利率保單已經逐步開始步入支付的高峰期。截至2004年底,太平洋人壽歷史上留下的幾十億元的利差損,到現在還沒有全部解決。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863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