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見血就上
對高級管理人才不少保險公司都采取了“挖人”和“誘人跳槽”之策。如果說高管人才必須從同業里尋找還有情可原,但對營銷人員隊伍不從頭培養,而用承諾有底薪等優惠條件,把別家公司成建制的“團隊”挖過來,就有點不厚道了。
一家保險公司的部門老總劉先生說,目前保險業內部有一種人才流動叫做保險“跳蚤”,他們有一個團隊,只要新公司來,條件合適就去。新公司為了迅速開業,凝聚人氣,承諾有底薪,有沒有業務頭幾個月都有幾千元的收入,保險“跳蚤”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拿底薪,等到沒底薪了,新公司展業又困難,他們又跳走了。成了名副其實的保險業“跳蚤”,哪里有血往哪里去,喝完血就走。
無規矩不成方圓
現在的人才流動沒有規則,老東家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人才,被新東家只付出一點高薪水就挖走了,這樣誰敢放手培養人才。挖別人的,比培養自己的成本要低得多!”一家保險公司老總感慨道。
沒有規則的“挖墻腳”是一把雙刃劍。對流出人才的保險公司而言,必然影響原有經營業務的正常開展,一些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人才的流出,更會帶來商業秘密的泄露、公司戰略的曝光、新品開發的受挫、原有客戶的流失,其代價當然是極其昂貴的。
下一步外資保險公司將進入我省,他們需要有人脈資源和熟悉本土環境的人才,正常人才流動是可以的。但是,以現在無規則可言的人才流動現實來看,外資保險公司將以極少的一點成本就可吸引同行業的最優秀的人才,卻反過來用這些人才重重地擊中競爭對手。
沒有規則來懲罰一些不規范公司的挖墻腳行為,導致個別公司為了短期的利益,不擇手段、不計后果搶業務,擾亂了市場,也為保險公司業務留下了隱患,最終受到損害的將是保戶的利益和整個保險業。
呼喚流動規則
目前,國內保險企業如平安、泰康、新華等紛紛籌劃建立自己的金融學院,培養自己的人才。但是人才培養周期長,對積累了資歷、業績、人脈的人才,如果沒有人才流動規則來約束,對老東家太不公平,也不利于民族保險業人才的培養。
保險專家呼吁,規范保險人才的有序流動,維護市場穩定,是保險監管部門、保險機構和保險行業協會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建立起三位一體的規范保險人才流動機制已十分必要。
作為保險監管部門,要針對保險業發展的現狀,制定相應的規范保險人才流動的規章制度,避免人才無序流動給保險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保險行業協會加強與各保險機構的聯系,共同創造條件引進人才,加快人才培養速度,吸引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研究生和其他行業的優秀人才加盟保險業,為有志保險業的有識之士搭建好展現才華的平臺。通過行業自律規范人才的無序流動。對目前不顧廣大客戶利益,有損保險行業形象的“挖墻腳”式的不正當人員流動行為,制定相應措施加以約束。對影響惡劣的,要嚴厲查處,列入黑名單。
各保險機構要“用事業留人,用文化留人”,以自己公司獨特的企業文化、先進的經營理念來吸引保險人才對自己公司的認同和肯定,而不是單靠“挖墻腳”的方式來培養積累自己的人才隊伍,加快自我造血功能,因為挖墻腳只是短期行為。
本報記者周愛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