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圖
昨日,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中國保險企業國際化和風險戰略管理”論壇上,來自英國路偉律師事務所的國際保險業知名律師JohnYoung指出,中國保險業在快速發展和走向國際化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風險,其中包括投資風險、法律風險、外部監管風險等。
中國百強與世界財富百強法律風險防范開支對比圖(表二)
趙振超/制圖
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題為《中國100強企業法律風險環境排名分析》報告顯示,保險業的法律風險在所有行業對比中列第二位,僅低于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醫藥行業。
投資風險股票、債券投資風險暗藏
9月11日,中國保監會出臺《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坐擁100億美元外匯資產和萬億元人民幣資產的中資保險機構吹響了進軍海外資本市場的號角。
一組來自安邦資訊的關于保險資金運用的分析報告,卻顯示出不容樂觀的行業前景。報告顯示,2005年第一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達到了1.17萬億元,目前,多家保險公司投資于股票市場,成為股票市場主要的機構投資者,高收益誘惑下的風險也撲面而來。
人保財險去年9月曾發布公告稱,其3.565億元的國債以及5685萬元的現金托管在漢唐證券無法收回;中國人壽7月26日發布公告稱,其在閩發證券托管的國債面值為3.727億元人民幣,全額收回存在不確定性;人保財險8月4日在香港聯交所公布公告,稱其存放于內地一家證券公司的人民幣5.99億元的國債全額收回存在一定不確定性,這意味著人保財險托管在券商的資金已有10.124億元面臨難以收回的可能……
同時,保險公司扎堆國債,遭遇低利率風險挑戰。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國內保險公司共持有國債3250.02億元,同比增長了92%,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66.32個百分點。路偉律師事務所保險專家認為,持續漲勢的債券市場出現了跌勢,保險公司在債券市場如此大手筆投入肯定有風險。法律風險保險產品=法律合同
今年3月的一次國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指出,對于金融企業來說,“法律風險、制度風險往往大于經營風險”。
“相對于傳統工商業和其他金融行業,保險業在運營時所面臨的法律風險明顯更加頻繁、也更高,因為保險行業的產品主要就是法律合同。”英國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執行合伙人呂立山強調。
國外保險公司非常重視法律風險防范。統計數據顯示,以紐約人壽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第一美國集團和保德信金融集團為例,平均每10億美元收入相應有法律顧問6.8人,每1000名雇員即有3.7名律師。而4家公司年度日常法務管理總開支高達6.5億美元。(見表一)
而中國企業包括保險公司普遍缺乏法律顧問,而且法律事務資金支出較少。據統計,中國百強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平均開支僅為萬分之二,而世界財富百強企業的支出為百分之一。相比之下,中國保險企業在法務管理方面的人力和資金投入都遠遠低于國際領先水平。(見表二)
北京大學保險與社會保障中心主任孫祁祥教授認為,中國保險企業走出去之后,“就要面臨所在國的法律約束和監管,必然需要對駐在國法律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很好地把握,才能在那樣不同的法律環境下生存下去”。此前中國人壽保險在紐約上市后即因為審計風波在美國遭遇訴訟就是一個沉重的先例。
呂立山預測,中國GDP不斷高速增長,就會引起保險需求的增加;但同時,監管更加嚴格,合規要求增強,最后是訴訟風險也會增加,也就意味著更高的法律風險。監管風險償付能力成監管重點
“同時,保險企業的安全對于保障弱勢人群的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非常重要,這是因為保險業指向的是人的財產安全,而且這些人往往在需要保險公司賠付的時候都處于弱勢地位。”呂立山表示。
而在孫祁祥看來,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對保險企業資金安全的監管一直是保險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她認為,目前我國的保險監管正從市場行為監管向償付能力監管轉換。例如,今年太平洋人壽就因為償付能力不足問題遭到保監會的紅牌警告。上月,本報曾做了《太平洋保險償付問題追蹤報道》。當時,在采訪中,業內專家指出,償付能力不足是處于青春期的中國保險業的普遍現象。
JohnYoung表示,現在保險界對于保險公司的合規監管越來越嚴格,過去監管層只是對于保險公司的違規進行事后的懲處,現在一個趨勢是要求保險公司必須預先向監管者證明它有一個嚴格的合規監管體系,對于保險公司的深入監管更加嚴格,而不是被動地坐等事情的發生。
呂立山認為,嚴格的外部監管本身就是保險企業面臨的較高法律風險的來源之一。“即使在中國這樣外部監管還不盡完善的環境下,保險企業的法律風險已經如此高企,更何況進入一個監管體系更加健全的新法律環境之后呢。”他說。
國外大型保險公司內部法律顧問的數量(表一)
|
紐約人壽 保險公司 |
美國國際 集團 |
第一美國 集團 |
保德信金融 集團 |
平均值 |
總收入(單位:10億美元) |
25.7 |
81.3 |
6.2 |
27.9 |
35.275 |
總雇員人數 |
12180 |
86000 |
29800 |
39422 |
41850.5 |
法律顧問人數 |
43 |
350 |
103 |
148 |
161 |
律師人數(10億美元) |
1.67 |
4.3 |
16 |
5.3 |
6.8175 |
律師人數(1000雇員) |
3.5 |
4 |
3.4 |
3.75 |
3.6625 | 李烝/制表
建言:中國保險需建立風險戰略管理體系
JohnYoung認為,日益國際化的中國保險企業,當前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面對嶄新的市場和法律環境,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戰略管理體系。
孫祁祥教授認為,中國保險企業在走出國門之后,可能遭遇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在日常市場經營行為的合規風險;其次就是在實施上市、資本投資或并購構等活動方面的風險。
對此,孫祁祥強調,相比一些成熟的跨國保險企業,中國的保險企業由于資歷較淺,還有許多急需完善的地方。“首先就是經營理念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差距。”
呂立山也認為,要應對日益高啟的國際化法律風險,對于中國保險企業來說,熟悉各種不同市場監管環境和法律環境的人才需求將更為緊迫。而人才的招攬離不開企業高層觀念的更新和對這一領域在資金投入上的重視。
針對保監會對保險企業境外投資限制的日益放松,呂立山認為,中國保險企業將很難再有之前在國內經營時享有的某些慣有的政策保護。“作為獨立的企業在境外市場上拓展業務,所有的風險將由企業自身承擔。這種狀況要求企業既要面對外來監管的壓力,又要強化內部經營行為的合規性自我監管。”他說。
縱論:國內保險如何走出國門
英國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JohnYoung:中資保險公司還沒有海外擴張的迫切需要
JohnYoung認為,現在中資保險公司還沒有進行海外擴張的迫切需要,他做了一個動物吃草的比喻。動物在吃草的時候總是覺得籬笆外面的草會更嫩一些,雖然外面這片草地很有吸引力,但是越過籬笆后,在那片草地吃草可能會遇到無法預估的風險。
他認為,在中短期內,中資保險公司只會專注于本國市場;中國保險市場對于海外市場的參與程度會不斷增加,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外資公司還是會加速進入這個國家。國外再保險公司也會更多地參與到中國市場來,同時中資保險公司也會進行海外投資業務。
從長期來看,JohnYoung認為,當中資保險公司經驗成熟以后會進行海外擴展,但是他提醒中資保險公司,一定要非常小心。中國出口信用業務保險公司總經理助理周紀安:國際化要跟隨客戶走
關于國際化,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服務客戶、跟隨客戶。換句話說,如果在國內服務的客戶已經有國際化、跨國經營,那么作為保險經營來說可以跟隨客戶走出國門。
具體來講,中國保險公司邁向國際化可以通過5個途徑:第一是通過國際代理和經紀人;第二是跨國關聯安排,現在很多企業在中國有業務,在海外有業務,有很多客戶,它們的母公司是中國公司在本土就是客戶,它在海外的子公司可能會遇到保險需求,可以通過其母公司的跨國安排向它提供保險服務;第三是保險同行之間的雙向分保;最后是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
案例:日本保險國際擴張成敗史
日本保險市場在上個世紀70年代達到飽和后,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向英國進行海外擴張。早期日本保險公司非常依賴當地擴張和當地保險經紀人進行業務擴展。但這樣做的問題是,很難控制當地代理人和經紀人的活動,同時也因為過于依賴這些人,他們對于所在國的市場跟日本本國市場的區別缺乏了解。這樣發展的結果是,他們被迫接受了很多非常壞的風險業務,最后這都證明對于保險公司來講都是災難。
最后,日本保險公司從當地代理業務中退出,只承保日本公司的海外業務,實踐證明他們成功了,其成功所依賴的前提條件就是本國企業依然對他們保有忠誠度。
目前,日本又開始在保險業不發達的亞太地區和俄羅斯市場擴張業務。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公司今年收購了英杰華公司非壽險亞洲業務,同時把業務重點放在中國和印度,今年7月日本保險進入俄羅斯市場。另外,日本也把業務拓展到保險發達國家。例如,東京海上保險公司在倫敦也開設了一家分公司,但保險專家認為其最后能否取得成功還有待觀察。
商報記者 張培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