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軍
管理就是決策。
管理者最終的產品是決策與行動。
企業主持人是舵手。他必須分析環境,并作決策。大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沒有用。
做正確的事,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這就是錯誤問題的正確答案比正確問題的偏錯答案更重要。
保險管理的首要任務是作出能夠決定保險公司今后短期和長期行動路線的決策。
管理決策制定的目的是有意識地指導人的行為走向某個未來的目標。
當代的保險公司管理問題在于,只有路標而無目標。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客戶的情況也隨時在變。所以,我們要掌握住每一個變化的契機,然后進行最有利的行動。
凡事有了決策以后,方有明顯的標桿可資遵循,因此是否下了準確的決斷,實為整個大局的成敗關鍵所在,不可不慎。
決策包含了三個主要含義:決策機會的尋找,可行行為方案的發現,從幾個方案中選擇一個活動。
決策的方式有三種:命令式、共同協商式和一致同意式。未來的管理者必須懂得充分利用群眾的智慧,誘導出廣大員工的創造力和思考力,才能做出有效的決定,獲得全體員工的一致支持。
進行決策是保險管理者的責任,管理者應當以客觀事實作自己決策的依據。造成決策失誤的普遍原因之一,就是決策所依據的僅僅是決策者的個人情緒、猜測、預感或者個人好惡。
決策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對一件事情的周圍環境的了解,以及對各種備選方案、自然狀態和競爭策略方面的知識。
對社會能預見一百年的人近乎狂人,能預見五十年的人要成為犧牲者,僅僅能預見一年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在某些事情上我們就是早一些、堅決一些、明確一些,更加穩定、大膽一些,多少還有幾分莽撞。
生命中僅次于掌握先機的事,就是知道何時放棄到手的利益。
作為一個保險經營者,在其做決斷時,最重要的是必須洞悉自己的責任所在,一旦具有這種自覺,則凡是遭逢應該立下決斷時,也較容易自紊亂的思緒中,理出一條光明之路,作個適宜的決斷。
如果決策制定錯誤,或是不盡理想,縱使再追加上一些輔助方案,也無法完全扭轉既有的狀況。
一些主要決策往往會混雜了情緒的因素,除非執掌人士能極度留意,否則很容易扭曲了客觀的判斷。缺乏客觀性的決策,一時間看起來很具膽識,然而,其后所造成的負荷與浪費將無以計數。
保險的主要決策必須根基于范圍廣泛的知識,審慎而客觀地予以研判。
自信應當做的工作,必趁十人中僅有兩三人贊成時,即要當機立斷,付諸實施。
保險經營的首要本質在于決策;決策的精髓則在于知識與認識;而知識和認識的先決條件則在于自修和自律。
決策者需要多少信息才算夠用?很難給出一個具體數字。但你只掌握百分之五十的資料便行動,很明顯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可是你也永遠不會得到百分之百所需的資料……任何事過猶不及。在大部分相關資料到手之日,你就發現自己只能聽憑收益遞減規律的擺布了。那就是必須冒風險的道理。
管理者的決策不是從“眾口一詞”中得來。好的決策應以互相沖突的意見為基礎從不同的觀點中選擇,應從不同的判斷中選擇。
在一味附和聲中,保險主管所作的決策不會收到最好的效果;只有在對立的觀點沖擊下,不同觀點的對話和不同判斷下的選擇為基礎,才能作出最好的決策。決策的第一條守則就是:“一定要經過辯論,才作判斷”。
不運用理智的人是頑固至極;不能理智面對的人是愚蠢的;而不敢理智面對的人將是奴隸。
你可以靜觀而收獲良多。
一個保險企業,重要的是領導層決策要正確。至于職員犯點小錯誤,并不會影響大局。
取得成功的決策是一種涉及很多復雜因素與很多不同人們的信息、技術知識的集合。
不論對方是強是弱,我們都有獲得勝利的可能。但如果策略上出差錯,要取勝就不可能了。
成功的保險經營者在選擇領導方式時是很靈活的,可以由高度命令式到由大家全部參加意見,哪種方式對他們本人和他們所領導的工作班子合適,對問題的實質和所處形勢合適,就采取哪種方式。
1.經理人做出工作班子可以接受的決策。
2.在決策被接受之前,經理人先去“兜售”自己的意見。
3.經理人提出決策意見,但是,要解答工作班子提出的問題。
4.經理人提出意向性政策,但在征求工作班子意見后,可做出改變。
5.經理人提出問題,征求工作班子意見后,再做出決策。
6.經理人規定工作班子可以決策的界限。
7.經理人和工作班子一起做出決策。
許多人失敗的原因無他,只因認為基本原則不適用于他們。
簡單扼要、去議論、留存事實的報告是我們的決策依據。
人們都說我是主動進攻型的,恰恰在決策時我小心謹慎,十分保守。在做一項生意時,我永遠先做最壞的打算。如果為承受最壞的結局做好了準備,那么,好的消息便會接履而來,理想的結局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在擬定政策時,最好參考那些實際執行者的意見。一方面,這樣擬出來的政策可行性較高;另一方面,這些執行者因為對政策的決定有參與感,執行之時必定更加賣力。
日本人在決策時集中了每個人的智慧。稟議制允許每一個愿意發揮作用的人參與決策。這種參與感對于和諧精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讓員工參與對他們有直接影響的決策是很重要的。所以,我總是愿意冒時間損失的風險。如果你希望部屬全然支持你,你就必須讓他們參與,而且愈早愈好。
決斷,是不能由多數人來作出的。多數人的意見是要聽的,但作出決斷的是一個人。
企業的總經理是軍中的統帥,而不是軍師。軍師是出謀劃策者,統帥則是決策者。
以系統化思考來厘清規模龐大、混飩不清的問題,本來就令人望而卻步,這也是許多企業家最不愿觸碰的燙手山芋。但是如果他們想管理事物,而不是被事物所管理,這是唯一的選擇,別無他途。
最好的決策往往是暫不決定。這是一個最常見,但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決策。保險主管的決策藝術包括:目前不迫切的問題不作決策,時機未到不作決策,不作無效的決策,不作該由別人作的決策。
簡單一點說,決策不必講究速度。
我們認為,在做技術方面的決策時,實在有必要聽聽顧問們的意見,否則太容易出問題了。
當決策一旦制定,就必須盡力與大眾徹底溝通,并詳述決策之后的步驟。
保險公司若組織消費者參加公司的決策過程,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
保險決策理性三問:
1.身在何處?
2.何去何從?
3.如何得知我正朝著目標邁進。
只要決策是正確的,就沒有理由因其執行困難,因其可怕,或因其麻煩而退卻。
抓住時機,果斷決策。
優柔寡斷者,是世間最可憐的人。
做重大決定時優柔寡斷,追求人生目標時行動不足,是使我們失意沮喪的兩大主因。
流動的思考,比靜止的思索好。往往一個東西、一句話、一個街景或一件事情,會突然激發你的靈感,從而射出智慧之光,從朦朧到清晰地完成你的總體構想。
若今天你仍感迷惑混亂,只因你未明智地思考。
保險從事的信條從來都是:看準就干,行動果斷,以求發展。
我們一生中大部分錯誤都起因于:該思考時去感覺,該感覺時去思考。
消磨時間,你也消磨了事業。
決策的時效性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決定在馬進人倉庫前鎖門和馬跑了之后才決定鎖門,一樣不合時宜。
在決策過程背后,存在著某些因素對生意的成敗發揮重要的作用。也許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簡單性。……最簡單的答案通常就是最好的答案。
只有在復雜的腦袋里,才找得到非常簡單的概念。
好的決策者幾乎光憑直覺就能為一個問題找到歷史的借鏡。急就成章的對策雖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但歷史性的思考更能達成有效的領導與決策。
自己先作調查,然后得出自己的結論。辦法就是在作出一個決定前,先問問每個人的意見,從而得到人們本能的反應。如果要買一塊地,就要向住在這一地區周圍的人們打聽他們對于學校、犯罪和商店的看法。如果在另一城市,就叫輛出租車,總是要問出租車司機許多問題。這樣不斷地問來問去,直到開始對某些事獲得某種直覺,這就是你該做決定的時候了。
決斷就是要不失時機,在該決定時不決定是最大的失敗。
在聆聽他人之言后,我們必須將其徹底思考,重新評估。而后就是采取決斷措施,千萬不要讓事情懸浮于未定之中。
任何問題,必有解決之道,問題是為了解決才被提出的,解決的辦法有好壞之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獲得四方人才的力量,必能迎刃而解。
在所有詩詞文章中,最令人振奮的話語莫過于:“及時行動”。
我從未偏離過這樣一條管理原則,即管理上最忌諱的就是讓問題睡大覺。解決它,而且要馬上解決,無論對還是錯。
活了這么久,我已經學會第一次做胸有成竹的事,到了第二次還是要三思而后行。
作為一個保險經理人,你必須有處理包羅萬象問題的準備。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海市蜃樓的幻想,但是許多問題是前兩者的綜合,你必須都能加以注意。最后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記取一句老話:“沒壞就不要去修它”。
解決問題的五個階段是:分析問題的原因;收集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制訂替代方案;選擇最佳方案;評價和反饋實施成果。
“偏見”就是證據不明、變化無常意見。
什么時候需要決策:如果繼續墨守陳規,情況即將惡化,則必須有所決策;遇到新的機會來臨,而且這新的機會至為重要,稍縱即逝的時候,也必須有所決策。(一旦作出決策)有效的管理者絕不會說:“讓我們再研究研究!”……如果問題真的需要“再行研究”,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問:“再研究能否有新方案,新方案是否一定比現有的方案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有效的管理者就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絕不“再行研究”。他不會浪費別人的時間,來掩蓋自己的懦弱。
有效決策方法的五個要素:
1.認清問題的性質,是否屬于常見問題,是否可通過決策制定一種規章或原則來解決問題;
2.找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具體規范,也即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
3.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再考慮必要的妥協、讓步、改動以便該決策能被接受;
4.制定方案,這時要考慮方法的現實性;
5.及時反饋執行的情報,檢驗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一個有效的保險管理者,在決策時首先要辨明問題性質。他會問:“我面臨的是常見的問題呢?還是偶然的例外?”……常發性問題,只能通過規章原則來解決,而偶發性的例外,就只能根據具體情況做特殊處理。
一個有效的保險決策者碰到問題,往往先將其視為常見性問題,他總是先假定該問題是一種表面癥狀,他要透過癥狀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如果事件確實特殊,有經驗的決策者會進一步假設:這一特殊事件只是預告了一個新的問題的到來。一個開始看來特殊的事件,最后往往是一個新的普遍問題的首次出現。……如果他想使一群任性的但有能力的部門保險主管與之配合的話,他采取的決不是殺雞給猴看的辦法,而是發展一套適用于大企業的規章原則。
一個有效的保險決策者并不制定很多決策。……并不需要做太多決策。他是通過運用規則和政策來處理普遍性問題的。有了一定準則為依據,再根據各個具體事物作必要的修改,他就能處理所面臨的大多數問題了。西方有句格言說,“一個國家的法律越多,這個國家的好律師就越少。”在這種國家里,每個案件都是特殊案件,不能用法律的一般條文解決。同樣,一個保險管理者如要做許多決策,就只能說明他既懶惰又無效。
正確決策重要的一點是適時。拍板拍得不是時候,決策等于零。抓住時機的最佳辦法就是親臨第一線,直接接觸群眾。
當眾人的想法大同小異時,就表示沒有人有真正的想法。
做有效的決定表現在:
1.探討所有有關的事實以便做出一個綜合各種情況的決定,聆聽別人的意見,既使有些意見會讓你更難做決定。傾聽所有的不同意見,考慮那些不平常或不流行的意見,把所有資訊都存人檔案。這樣的話萬一A計劃失敗,你可以有足夠的資料轉進B計劃。要行動,做決定,并處理后果。
2.愿意做必要的決定。
3.務求用一種冷靜的態度,不要采取一種剛硬的或不顧一切的敵對姿態。
4.盡可能各方收集各類事實及各種不同意見。
5.抽取所收集之資料的精華,考慮多種變通可能性。
6.依賴你的直覺,如果事實、直覺、或其綜合均不能給你清晰的方向,則碰碰運氣。
7.可能的話,減少由于期限到了或需要馬上做決定所帶給你的壓力。
8.如果時間許可又合適的話,把決定先放一邊,或睡一覺,讓你的潛意識來工作。
9.做決定。
10.如果決定錯了,不要太自責,采取糾正行為。
處理問題的六個步驟:
1.重新審查目標。回憶或是查閱有關參考文件資料,以求簡明扼要地表達所期望完成的。
2.劃清問題。把構成問題的障礙或困難單列出來或是加以曝光。
3.定義和分析問題。把各種跡象匯總起來,找出出現這種困難或問題的原因。
4.開發可供選擇的方法。去生成各種思想,去規劃一組可能富于效果的行動,這其中的任何一方面或是幾個方面的綜合都可能將問題予以解決。
5.對備選方案進行評估。評價每一個備選方案的優點和不足,找出最有希望的解決辦法。
6.選擇最好的備選方案(解決辦法)。在對所列備選方案的各種反面的理由進行評估之后,再去決定采取哪一項行動去實現預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