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保險:社會責任與經濟利益的雙重博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8日 11:59 新浪財經 | |||||||||
何唐兵 雖然自2004年以來政府和相關機構就開始大張旗鼓地倡導發展縣域保險,縣域保險開始成為中國保險行業發展的熱門詞匯之一,縣域保險市場也被稱為繼城市之后最大的保險業金礦,是中國保險行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增長點。中國有13億人口,其中9億在農村,人口數量是決定壽險行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不管從哪個角度看,縣域保險都可以也必將成為保險
社會責任與經濟利益:你選擇誰 縣域保險市場的發展空間勿庸置疑,2004年,全國縣域地區壽險密度為122.47元,為全國壽險密度的49.31%。縣域地區壽險深度為1.35%,僅為全國壽險密度的57.2%。縣域人口超過中國人口75%以上,壽險業蘊含著無限的成長空間,然而,縣域市場的高風險與高成本同樣存在。 縣域主要包括縣城及鄉鎮和農村地區,就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來說,大多數壽險消費者仍然在農村地區。代理人為拓展一筆業務,往往需要翻山越嶺、千辛萬苦,很可能一天就只能見一個客戶,而且很可能還遭到客戶的拒絕;由于代理人所付出的機會成本和財務成本都相對較高,而成功率卻比城市地區更低,因此,總體而言,農村地區代理人的流失率較高。高流失率在給公司后續服務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無形中增加了保險公司的人員招募和培訓成本支出。 同時,由于縣域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因此,件均保費都相對較低,但縣域地區的短期險和重大疾病類險種的賠付率一般來說卻相對較高。“開源節流”既然都無法實現,縣域保險的經營成本和難度自然無形中加大。 高成本與經營風險使外資公司和很多股份制公司對縣域保險市場一直保持觀望狀態,基本沒有外商獨資或合資公司進入農村市場。 從根本上來說,主要是因為中國保險市場目前仍然處于快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潛力尚未充分挖掘。因此,對大多數保險公司來說,開展縣域保險更多是一種社會責任,對于這些追求經濟利益的公司來說,在大中城市完全可以通過有效運作取得保險業務,根本不用著急去農村地區大規模鋪設機構,尤其是外資和中外合資公司,對效益追求比較高,更不會盲目地進入縣域地區。 中資公司栽樹:為他人還是自己 中熱外冷的現象讓人感覺雖然縣域市場很大,但只有部分中資公司一廂情愿地在開采,似乎有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感覺,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筆者看來,保險企業雖然是具有市場利益的主體,但不能簡單將經濟利益作為自己唯一的追求,保險業的做大做強,并不是只是保費收入和經濟效益的做大做強,還包括保險行業影響力和作用范圍的擴大與增強,中國13億人口,有9億在農村,如果保險業在農村地區沒有有效發揮自身作用,為廣大農民提供及時、充足的風險保障和補償,何談保險行業的做大做強。 據筆者預測,未來中國保險市場最主要的客戶資源主要集中在縣域地區,縣域市場也必將成為中國保險行業最主要的保費來源,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不能在縣域地區牢牢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必將在未來市場中處于被動地位。 縣域市場呼喚差異化政策支持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是決定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沒有資本、勞動的增加,制度的改進也會促進產出水平的提高,因為合理的制度能促進分工與合作,能夠提供一種激勵。在筆者看來,在縣域地區市場主體增加乏力、投資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制度改進即政策改進是促進縣域保險市場發展的有效手段。 一是采取差異化的財政和稅收政策。縣域保險市場與城區,由于縣域保險經營成本較高,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迫切需要得到國家的稅收政策支持,筆者認為,通過采取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保險公司的經營壓力,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鼓勵保險公司鋪設縣域機構和網點。同時,針對代理人的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也應該出臺差異化政策,尤其是營業稅,應盡快取消。 二是采取差異化的人員管理政策。持證上崗政策是目前農村地區代理人隊伍面臨的首要問題,從目前來看,農村地區代理人大多學歷不高,尤其是績優代理人,在當地市場一般有比較好的口碑,受到當地農民的歡迎,但由于年齡相對偏大,且知識結構老化,一直很難通過代理人資格考試,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持證上崗。在筆者看來,對績優農村代理人給予有別于城市地區持證上崗的政策,也顯得非常迫切。 (以上觀點不代表本人所在公司和任何相關機構觀點,僅為個人研究得出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