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業面臨六大風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8日 06:03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近日,標準普爾把壽險業的行業風險由“很高”調整為“高”。中國非壽險業的行業風險則依然屬于“高”。這說明,我國保險業的風險仍處于“高風險”階段,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關注。 傭金風險
目前,我國壽險業開發的險種主要以儲蓄型險種為主,具有回報率高和手續費高的特點。調查發現,一般來說,長期險的傭金一般在5年之內支付完畢,較典型的傭金制度如:第一年收取平均保費的35%,第二年降為15%,第三至五年為5%,第六年以后為0。短期險的傭金則以保費的固定比例支付。這些都大大突破了1999年財政部頒布的《保險公司財務制度》確定的8%的傭金制度標準,有的甚至高達60%。 保險傭金過分優厚所產生的問題是代理人短期行為更加突出。短期行為導致只注重在開展業務期間殷勤周到地為客戶服務,而在后續期內,則不管不問,給公司留下大批“孤兒保單”。 擴張風險 保險業從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平均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長,超過同期GDP年均9%增長率的4倍。保險公司片面追求保費收入規模、市場份額和短期收益,忽視業務質量、長遠利益和長期可持續發展,更多地是看到產品銷售所帶來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忽視其背后對被保險人的巨額負債。 “數量擴張型”的發展模式,其結果是整個行業在“品嘗”了“高速增長”這杯美酒的同時,也在承擔其帶來的困擾。諸如新產品開發、精算假設等方面的風險。正因為如此,從2004年起,一些保險公司壽險業務出現滑坡,2005年以來,壽險業務在各大城市中仍然沒有止住負增長的趨勢。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壽險延續2004年的負增長,同比下降8.77%。這與2004年以前壽險保持20%、30%的高歌猛進式的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擔心壽險業發展的前景。 償付風險 考察和評估一家保險公司是否具有充足的償還最大可能負債的財務指標就是償付能力充足率。有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底,保險行業的技術準備金與保費凈收入之間的比例大約是70%。雖然這個比例比2002年底的64%有所提高,但仍低于亞太地區其他國家非壽險行業的比例。 在保險業高速增長過程中,由于我國保險業資本金先天不足,加上保險資金運作一直受到限制,整個保險業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一直處在一個下降的通道,尤其是占市場份額超過70%的國有保險公司,長期以來始終處于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的狀態,加劇了整個保險業償付能力的惡化。由于保險業,特別是壽險業處在剛剛發展的時期,大規模“給付”的時期還沒有到來,因此,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還沒有嚴重到發生危機的地步。但這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利率風險 保險業的發展經歷了利率由低到高再由高至低的全過程,目前央行利率還處于低位,受此影響,其存在的經營風險將不容忽視。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保險公司為了與銀行競爭存款,在簽保單時保證了較高的回報率,而利率的下跌則使保險公司不得不繼續填補這些保單帶來的巨大利差損。據測算,目前我國每年壽險業共產生約30億元利差損,考慮到未來5至10年中國市場的年平均存款利率維持在3%至4%之間的可能性較大,假設傳統業務和分紅業務各占近50%,2000年以后的新保單利差率為1%,那么需要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全化解我國存量利差損;若投資收益情況不理想,則將進一步延長化解利差損的時間,這對壽險業長期健康發展將十分不利。 投資風險 雖然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在2004年獲得明顯拓寬,諸如可投資銀行次級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允許外匯資金境外運用及直接投資股票市場。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保險資產運用仍舊面臨資產負債不匹配和市場風險的雙重威脅。保險公司的資產大量集中于銀行存款和債券,隨著市場利率的上揚預期,保險公司的市場風險在逐漸增大。而金融行業之間的風險傳遞,更導致投資風險加大。 營銷風險 我國保險營銷隊伍的整體狀況良莠不齊。他們大都只受過短期培訓、金融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明顯不足,且個別人員流動性較大,往往只顧短期利益而沒有長遠打算,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都不盡人意。 營銷人員和機構由于急功近利和缺乏必要的業務知識,在展業過程中主動將一部分高危險被保險人列入低危險人群的投保范疇;片面夸大保單功能或對高投資收益率進行不實承諾;使客戶產生不切實際的預期,引起較多業務糾紛,退保率較高,引致潛在營銷風險。 《江南時報》 (2005年08月08日 第十八版) 作者:夏志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