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精算監管 促進財險轉型
——訪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財險精算處處長丁鵬
文/本刊記者 屈 燕
精算是保險行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核心技術。中國保險業發展和監管理論實踐已經證明,加強精算監管制度建設,推動精算理念和技術的普及運用,對提高保險行業科學決策的能力、創新發展的能力、精細化管理及風險控制的能力,提高保險監管的科學性、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自2004年中國頒布第一個非壽險精算的標準與制度后,非壽險精算監管工作從無到有,經歷了初始萌芽時期、初創建立時期和深化完善時期,呈現出起步晚、起點高、進步快的特點,在夯實財險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促進行業深化改革、提高抗御風險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4年,財產保險部成立精算處,我是精算處的第一個人。我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獲管理會計博士學位。管理會計在基本原理上與精算十分相似,所以在財險精算處成立之初,就把我安排到了這個崗位上。”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財險精算處處長丁鵬對記者表示,在與中國財險精算事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八年中,從不了解到了解,從了解到認同,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收集風險、管理風險”的職業,對精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1995~2003:從無到有引入非壽險精算理念
財產風險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點多面廣,涉及到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小到與個人切身利益相關,例如車險、意外險、健康險、家庭財產保險等,大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例如支持‘三農’建設的農業保險、服務進出口貿易的出口信用保險等。涉及行業多,且每個行業的風險各有其特點,車險的經營規律與火險的經營規律就完全不同。”丁鵬說。
由于風險特征截然不同,不同的財險種類在核保、核賠、風險管理上的差異也很大。正因為數據積累方面缺乏同質性,非壽險精算難以如壽險精算一樣,用一張生命表概括幾乎所有壽險險種的風險特征,因此無論在國際還是在國內,非壽險精算的發展與運用均晚于壽險精算。
中國精算監管制度產生于1995年頒布并施行的《保險法》。但當時僅要求壽險公司必須聘用經金融監管部門認可的精算專業人員并建立精算報告制度,沒有要求財產保險公司設立精算責任人。丁鵬介紹,當時中國保險業整體發展水平尚低,競爭尚不充分,各財產保險公司以招徠業務、搶占市場份額為工作重心,各公司全憑各自經驗計算保險費率,精算人員在財險公司內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特別是當時財險公司依據《保險公司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提取各項準備金,已發生未報告未決賠款準備金按照不超過賠款支出的4%來計提,不能“客觀、真實”反映財產保險經營的特點和規律,嚴重低估了財產保險的經營成本。一些公司虛盈實虧,并以此為基礎,惡性殺價、非理性競爭,使行業積累了一定的風險。
2003年《保險法》修改時,注意到行業發展這一根本性問題,將必須聘用經金融監管部門認可的精算專業人員并建立精算報告制度的要求擴展到財產保險公司,部分“先知先覺”的財險公司也開始聘用精算人員進行風險管理、參與費率厘定工作。
“如果行業單憑經驗、盲目跟風、粗放發展的模式不盡快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后果將會非常嚴重,甚至破壞整個市場資源。引入非壽險精算,建立起資本約束與利潤約束后,行業開始逐漸樹立起著眼長遠、審慎經營、科學發展的理念,從制度上夯實了財險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2004~2008:
由淺入深推進制度實施
2004年,財險部下發文件,要求各財險公司聘請精算責任人,負責簽署精算報告意見,包括準備金報告和產品精算報告,初步建立起中國財產保險業精算責任人監管制度。財險公司開始從保單的完整經營周期考察業務質量,量出為入成為制定核保政策的出發點,承保利潤成為績效考核的核心內容。
2004年底,《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管理辦法》發布,首次建立起與國際通行的精算方法和規則基本一致的準備金管理辦法,對財產保險公司的準備金分類、準備金提取方法及準備金報告內容進行了規定,初步建立起中國財產保險業準備金監管制度。
某種程度上,2004年可謂轉機之年。這一年,保監會開始初步以償付能力為核心的監管手段。另外,當時幾個大的保險公司開始準備上市。國外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準備金等要求十分嚴格,要求相關數據必須是通過精算得出的結果,由于其之前的已發生未報告未決賠款準備金是按財政部規定,用4%的簡單比率計算,因而遠遠不能符合國外對上市公司管理的要求。
“如果以今天的標準重新計算,當時準備上市的保險公司已發生未報告未決賠款準備金提取標準應該在15%~20% 左右。上市后,各公司均在原先4% 的計提標準上大幅度補提了準備金。”丁鵬說。
但這并不意味《辦法》發布后,財險公司就順理成章接受了以精算手段計提準備金的方法,“引入精算方法提取充足準備金后,肯定會影響到財險公司的切身利益,例如償付能力減少、上市發行價格下降等。很多公司只是被迫聘請精算人員,建立精算報告,接受精算人員提供的風險結果。”非壽險精算理念的導入需要一個過程。
“從2004年到2008年,監管部門為市場提供了足夠的導入與磨合期。”丁鵬說。期間,在精算制度的嚴格要求下,各財險公司加強了經營數據的積累和量化分析,加強了對險種、地域、時期、標的及經營風險的細分,加強了對資產負債的有效匹配,加強了對財務的動態評估和監測,加強了對風險保費、費用附加和利潤(風險)附加的有效監測和管控等。監測結果表明,在半主動半被動的情況下,各財險公司的專業化經營和差異化服務能力仍得到大大提高,競爭優勢大大增加。
據丁鵬介紹,目前大部分財險公司已充分認識并有效運用精算理論和技術方法,構建起以精算技術為手段、以科學定價為基礎、以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為核心的經營管理模式和風險控制體系,全面提升了風險評估和管理能力,提高了公司經營決策和內控管理的預見性和有效性。
2008年開始,監管部門開始以準備金充足性為主要檢查依據對各公司實行檢查,并通過嚴厲的懲罰手段處罰了有違規行為的公司。經過檢查與處罰,在初期幾乎所有財險公司都存在不符合準備金監管相關制度規定的情況下,財險行業基本上實現了準備金提取充足,在理賠效率大幅提高、平均結案周期大幅縮短的情況下,財險行業未決賠款準備金占已賺保費的比例由2004年的27%提高至2011年的43%,“以2011年全行業再保后已賺保費規模3700億元計算,相當于全行業八年累計補提準備金超過600億元。2011 年只有兩家財險公司準備金不足并受到監管部門處罰,且兩家公司所占市場份額不到1%。”丁鵬強調。
2009~2012:
完善制度促進轉型
經過四年的導入與磨合,中國財產保險行業精算基本面已基本符合監管要求,但精算監管仍面臨數據基礎不扎實、流程管控不規范、缺乏普遍適用的行業基準等問題。2012年,保監會將非壽險精算監管的工作重點放在抓好準備金基礎數據質量源頭治理上,將精算作為財產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提出準備金評估全流程管理的監管要求。
丁鵬分析,這是因為“保險公司準備金提取的充足性不僅取決于精算師所使用的方法與假設是否合理,還取決于保險公司基礎數據的真實性、理賠內控管理的執行情況、準備金核算的流程管理等方面”。
2010年開始,針對財險行業內控管理薄弱、經營數據質量較差、違規經營行為較突出等問題,監管部門為切實解決管理粗放的市場狀況,促進各財險公司提高科學發展能力、精細化管理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開始著手對非壽險業準備金內控規范進行研究起草。
2012年3月,《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準備金基礎數據、評估與核算內部控制規范》下發實施,通過進一步健全完善非壽險精算的監管制度和機制,促進精算技術和理念融入財險公司的經營管理之中,推進中國財險行業內控機制從資本管理向償付能力管理轉型。
“非壽險準備金內控規范文件全文一萬兩千字,是保監會最近在財險監管方面發布的字數最多的規范性文件。由于文件翔實、可操作性強,市場反映很好。據我們了解,有國外的保險監管機構對該文件也產生了興趣,并對之進行了翻譯和研究。”丁鵬補充道。
2012年5月17日,《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準備金回溯分析管理辦法》下發實施,通過對準備金回溯監管進行重點強化,加強了對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準備金評估充足性監管,促進各財產保險公司強化準備金的動態管理和評估,提高準備金評估的質量,規范準備金回溯分析工作。“準備金回溯分析是指利用后續信息對前期準備金評估結果進行評判與分析,通過比較后續評估結果與原評估結果的差異,分析前期準備金評估所用假設、方法與流程的合理性。用《無間道》里的話說就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丁鵬幽默地解釋道。
“比如發生保險事故后,根據產品費率預計要賠10000元,但最后真金白銀賠出去的是11000元,或者是9000元。通過回溯分析產生偏差的具體原因,就可以知道之前在準備金評估階段所用的假設、方法與流程是否準確、合理。這就是回溯監管。”
丁鵬指出,下一階段,監管部門將著力引導和促進財產保險業充分認識和有效運用非壽險精算技術,推動保險公司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有效益發展,推動保險行業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建立起風險防范控制體系,有效防范行業風險:
一是按照非壽險精算基本原理和技術要求,整合和改造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形成與精算技術相匹配的邏輯環境。
二是充分運用精算技術,加強風險識別、核保、承保、銷售、理賠,費用管控、準備金評估及投資等管理,跟蹤監測業務質量、理賠管理、風險水平及服務效率,適時調整政策措施,提高應對市場及防范和控制風險的能力。
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著力構建與之配套的統一規范的數據采集、儲存、處理的信息系統平臺,在數據的有效積累和利用基礎上形成完整的行業基準,為非壽險精算技術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四是改進財務核算管理和績效考核機制,建立更加科學的能夠準確反映和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包括產品定價和銷售、管理,各類準備金計提和核算管理等相適應的財務核算模式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為精算技術的運用創造有利的基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