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微佳
車損險的“高保低賠”問題近期成為熱議的話題。日前,本刊接到車主何先生來電咨詢:2010年6月以34.3萬元購買的雷克薩斯ES240,保險公司要求的車損險保額為40.2萬元;但到了今年3月,該款車型的含稅價已經跌至36.3萬元,是否可以要求保險公司退還多余保險費呢?
并非高保低賠
根據車險條款的約定,保險車輛在保險期間內發生全損事故,如果保險金額高于出險時的實際價值,按出險當時的實際價值計算賠償;如果保險金額等于或低于出險當時的實際價值,則按保險金額計算賠償。
假設按照首年15%的折舊率,不考慮免賠因素,何先生的車在1年后發生全損事故,那么獲得的保險賠款金額只有34.17萬元,并不是投保時的40.2萬元。可想而知,由于投保與出險一定存在時間差,車輛全損遭遇的 “高保低賠”問題,暫時無法解決。
何先生認為,保險公司明明不可能賠足40.2萬元,卻要求按照該金額投保車損險,未免有失誠信。
天平保險企劃精算部總經理陳文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車險案件中,全損事故屬于小概率事件,99%理賠都屬于部分損失案件。對于部分損失的車險理賠事故,現行的車損險承保規則,能夠切實保證車主能將所有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
本刊顧問、中央財大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指出,在厘定車險費率過程中,保險公司已經將這全損風險平滑至部分損失案件中。因此,車主不應該以此來評價保險公司是否多收了保險費,也不應該以保費與賠款來決定是否投保商業車險。其實,車主表面上不滿意的是“高保低賠”,實質上是對保險公司的不信任。
保額多種選擇
現行的車損險條款,其實已經賦予車主充分的選擇權利,提供3種不同的保額確定方式:按新車購置價確定、按投保時實際價值確定或雙方協商確定。天平車險還明確提出了全損保額和分損保額,分別適用保險車輛發生全部損失和部分損失的情形。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絕大多數車主都沒有很好地使用自己的這項權利。在上海,所有車輛的車損險金額都由機動車聯合信息平臺統一約定。以何先生購買的雷克薩斯ES240為例,上海機動車信息平臺出具的車損險保額,已從2010年7月的40.2萬元下調至2011年3月的36.3萬元。
在國外,如果保險公司和車主在確定保險金額發生分歧,可以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實際價值評估,并以此確定最終保額。但在國內,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第三方機構存在,可能需要經歷一個自由選擇的階段。
郝演蘇表示,保險公司偏好按新車購置價確定保險金額,主要因為這是一個較為省事的做法,便于快速批量處理車險承保業務。相反,如果車主希望保險公司認可自己提出的保險金額,那么就需要委托第三方機構出具的權威認證。保費可能是省了,但評估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據陳文志介紹,考慮到車主自己確定保險金額缺乏專業能力,因此天平車險針對不同車主的駕駛技能,開發行業特色的3類車損險。其中,“車碰車”保險針對車技熟練的司機,可以節省55%的車損險保費;車損一切險包含盜搶、劃痕責任,適合新手上路的車主;車損綜合險涵蓋的涉水、自燃責任,可由車主任意組合。
產品流程調整
雖然車主質疑的車險“高保低賠”現象屬于小概率問題,但其反射出的保險行業缺乏誠信的狀態,已經引起保監會的高度重視。日前,保監會下發了《關于開展完善機動車輛商業保險制度調研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保監局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盡快推進車險制度的完善工作。
根據保監會的計劃,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預計在今年9月底之前,推動全行業完成商業車險產品、承保流程等方面的調整工作。
郝演蘇認為,目前監管部門需要做的,應該是逐步完善商業車險制度的建設;保險公司需要通過提升服務水平,盡快改善保險行業在社會的形象;廣大車主應該形成正確的投保理念,提升誠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