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項俊波
2012年,保險業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穩步推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保險市場呈現穩中有進、進中趨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2012年保費收入1.55萬億元,同比增長8%。產險業務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保費收入5331億元,同比增長15.4%;壽險業務呈現回升態勢,保費收入8908億元,同比增長2.4%;健康險保費收入862.8億元,同比增長24.7%;人身意外險保費收入386.2億元,同比增長15.6%。保險公司總資產7.3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2.9%。
二是風險得到有效防范。重點關注的償付能力風險、資金運用風險、退保風險和案件風險得到了較好控制。全行業償付能力總體充足,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由5家減少到2家,產險公司首次實現全部達標。壽險公司退保金1198.1億元,退保率為2.76%,低于5%的警戒線。三是市場秩序有所好轉。保險公司依法合規經營意識不斷增強,業務和財務數據真實性逐步提高。部分地區“拼費用、沖規模、搶市場”的非理性競爭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農業保險保費收入240.6億元,同比增長38.3%,為1.83億戶次提供了9006億元風險保障,向2818萬受災農戶支付賠款148.2億元。保險業經辦新農合縣市數量129個,受托管理資金50.5億元。小額保險覆蓋3200萬人,同比增長33.3%。出口信用保險承保企業3.5萬家,保費收入142.6億元,提供風險保障2936.5億美元,為國家穩定外需作出了貢獻。保險資金運用余額6.85萬億元,在23個省市投資基礎設施3240億元。2012年,保險公司賠款與給付4716.3億元,同比增長20%。在北京7·21暴雨、“布拉萬”臺風等重大災害事故中,保險業較好地履行了賠付責任。
強化監管為民的理念
2012年,保險監管機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進一步強化監管為民的理念,緊緊圍繞“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保險監管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著眼于守住風險底線,切實維護保險市場安全穩定。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2012年保險業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各類風險相互影響、相互疊加,保險業防范化解風險面臨新考驗。保險監管機構把防風險作為保險監管的首要任務,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一是認真開展監測預警。組織全行業進行全面風險排查,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加強償付能力充足率分析,通過情景模擬和壓力測試,對關鍵指標進行動態監測,對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二是不斷健全制度機制。完善非壽險精算制度,加強準備金動態監管,防范準備金提取不足風險。完善壽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形成了由非正常退保等10個風險應急預案組成的應急預案體系。保險保障基金制度不斷完善,截至2012年年末,基金余額達到382億元。三是健全保險公司資本補充機制。開拓新的資本補充渠道,允許保險公司發行次級可轉債。46家次保險公司實行增資擴股,累計增資636億元,9家保險公司發行次級債711億元。推動中國人保集團在香港整體上市。四是妥善處置突發風險。及時化解案件風險,加大保險案件責任追究力度。針對個別公司和個別地區出現的集中退保事件,督促保險公司制定方案及時穩妥解決。特別是相關保監局做了大量艱苦細致、扎實有效的工作,維護了當地保險市場穩定運行。
著眼于保護消費者權益,綜合治理行業頑疾。一是全面推進壽險銷售誤導治理工作。規范銷售誤導行為的認定和執法標準,強化保險機構的主體責任。要求壽險公司對照銷售過程中的7大業務環節158個自查點逐一進行自查整改。針對電話銷售業務、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組織開展專項檢查。銷售誤導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銷售行為的規范性有所增強。二是扎實開展車險理賠難治理工作。加強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定車險理賠管理指引,統一車險理賠流程,規范理賠服務標準。將理賠難納入監管處罰范圍,加大檢查和監督力度。車險理賠難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理賠周期比上年平均減少了9天,結案率達到109%,未決案件同比減少7%。同時,全面清理財產保險積壓未決賠案。三是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工作機制。開通全國統一的12378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電話熱線,全國轉人工的呼入量超過7萬個。推動保監局局長接待日工作制度化,建立保險社會監督員制度。建立健全保險糾紛調處機制,全國共設立調解機構219個,成功調解糾紛928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億元。妥善解決保險消費者投訴事項,處理各類投訴15268件。
著眼于規范市場秩序,加大現場檢查力度。一是突出檢查重點。選擇違法違規現象較為集中的電話營銷、條款費率執行、數據真實性等業務領域和經營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檢查。二是加大查處力度。2012年共派出3025個檢查組,對3044家保險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對778家機構和946人實施了行政處罰。治理不正當交易行為,配合司法機關查處商業賄賂案件8起。三是注重源頭治理。在加強市場行為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通過加強法人監管,強化保險公司法人機構對基層機構經營行為的約束。規范保險公司薪酬管理,規范控股股東行為,強化控股股東對公司經營管理行為的合理監督。繼續實施對總公司的質詢和通報制度。加強保險集團監管,研究建立集團公司重要信息定期報送制度。四是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的合作,打擊涉嫌保險的經濟犯罪。反保險欺詐工作被中央綜治委列入考核地方政府的內容。
著眼于夯實監管基礎,加強保險監管制度建設。一是推進規章制度的“廢改立”。制定4項部門規章和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內容涵蓋機構管理、股東管理、業務經營、稽查審計等多個領域。完善保險營銷員管理制度,出臺關于推進營銷員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規劃3年和5年改革的階段性目標。二是進一步健全保險市場準入退出機制。對當前保險機構與市場的匹配程度、機構運營質量和風險狀況進行全面評估。規范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的條件、標準和程序。提高保險中介機構市場準入門檻,清理整頓保險代理市場,注銷吊銷保險兼業代理機構許可證6178家、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許可證221家。三是完善行政許可制度。四是加強統計信息制度建設。
著眼于提升干部隊伍素質,加強保險監管自身建設。一是加強思想建設。深入開展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主題的學習討論活動,進一步強化了監管為民的理念、改革創新的意識和“跳出保險看保險”的大局觀。二是加大干部培訓力度。開展了局級、處級等多層次,履職能力、專業知識等多主題,脫產學習、視頻培訓等多形式的大規模的干部教育培訓。三是加強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四是推進文化建設。在全行業組織開展文化建設大討論活動,初步總結提煉出保險監管和保險行業核心價值理念。
2012年,保險監管工作注重開拓創新,突出重點,抓了幾件事關長遠和全局的大事。一是推動《農業保險條例》正式頒布,農業保險制度實現新突破。二是會同有關部委聯合出臺了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指導意見,大病保險制度基本建立,開辟了保險業服務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新途徑。三是加大與財政、稅務等部門及上海市政府的溝通協調力度,初步確定了稅延試點方案,商業養老保險發展迎來新機遇。四是連續出臺12項資金運用監管政策,進一步放寬保險資金投資范圍和比例的限制,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取得新成效。五是全面啟動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建設,保險監管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六是行業信息共享平臺正式起步,信息平臺管理公司的組建方案已經獲得國務院批準,保險業信息化建設開啟新征程。七是交強險對外資公司開放,保險市場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八是四家國有保險公司移交中管,從體制上解決了市場監管與行業主管職能不清的問題,保險監管體制呈現新格局。九是首次開展局級干部公開選拔,干部選拔任用形成新導向。
用改革和創新的辦法解決保險業發展中的問題
2013年保險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更加注重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著力解決保險市場和保險監管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具體工作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2013年可能是保險業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行業的首要任務是保持業務平穩健康增長,維護市場穩定運行,防止出現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同時也要有所作為,善于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機遇,在改革創新中創造發展條件,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二是堅持“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的基本思路。這一思路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握了現階段保險市場的基本特征,明確了保險監管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堅持的保險監管工作基本思路。三是堅持保險惠及更廣大人民群眾的發展目標。要實現好、滿足好人民群眾的保險需求,讓保險業在完善現代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提供支撐,在完善農業保障體系中貢獻力量,在完善防災減災體系中發揮優勢,在完善社會管理體系中有所作為,努力實現“保險讓生活更美好”。四是堅持轉方式、調結構的主攻方向。要充分利用外部環境復雜、行業經營困難倒逼保險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新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注重發揮監管政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增強市場主體深化結構調整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行業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五是堅持市場化的改革取向。要處理好監管和市場的關系,更加尊重市場規律,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推進產品定價機制和營銷體制等各項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保險市場運行機制,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監管制度體系,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13年,保險監管工作要立足行業健康發展,既要克服短期困難、解決突出矛盾,又要注重加強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在發展過程中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積極探索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途徑,積極推動保險監管重點工作任務的落實。
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重點關注壽險滿期給付和退保風險、資金運用風險、償付能力不達標風險、非壽險投資型業務風險、案件風險,以及綜合經營中的風險傳遞。一是加強風險動態監測和預警。加強非現場監管,利用退保月度監測、現金流壓力測試、償付能力分析等手段及時發現風險苗頭,做到風險關口前移。建立健全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預警體系,加強對跨行業、跨市場風險的監測評估。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危機動態及其對我國保險業的影響。建立保險風險定期排查制度,深入排查風險點,盡早摸清重點公司和重點地區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二是研究加強宏觀審慎監管。跟蹤分析宏觀經濟、金融市場的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以及其他可能影響保險市場的環境因素,及時調整或制定相應的監管政策。探索解決保險業在內部風險評估、準備金提取、公允價值計量和償付能力標準等方面的順周期問題,逐步建立符合我國保險市場實際的宏觀審慎監管機制。三是增強風險應急處置能力。健全風險防范應急預案體系,定期開展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形成應對風險的快速決策和反應機制。研究制定《保險案件風險監管考核辦法》,推動保監局全面掌握案件風險情況,提升案件風險管控水平。加強保險保障基金的專業化管理,健全保險風險的處置和救助機制。四是加強監管合作。完善與有關部委及其他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合作機制,防范風險跨領域傳遞,形成防范風險的合力。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調,及時處置各種風險苗頭。
進一步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力度。一是繼續推進解決銷售誤導和理賠難問題。建立壽險投保資料真實性管理制度,推進壽險產品標準化、通俗化工作。完善對壽險服務監管的制度和手段,規范最低服務標準。研究制定針對車險理賠難的處罰實施辦法,對車險理賠開展專項檢查。建立清理財產保險積壓未決賠案長效工作機制,解決保險公司拖賠、惜賠問題。二是健全保險糾紛調處機制。督促保險公司積極參與調處機制,服從并履行調解協議。逐步推動地市建立糾紛調解機構,擴大糾紛調解機構覆蓋面。組織開展保險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試點工作,建立行業與審判機關溝通協調渠道和信息共享機制。三是促進保險公司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指導保險公司繼續做好服務承諾公開工作,加大承諾履行的監督力度。加強投訴處理,開展考核評價,強化工作責任。四是開展形式多樣的保險知識普及工作。目前保險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既有市場稚嫩、發展粗放的原因,也與保險知識普及不夠有關。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保險知識宣傳普及工作,建設好現有網上教育平臺,充分發揮網絡的信息傳播和互動優勢。拓展保險消費者教育渠道,創新教育形式,推動保險公司將消費者教育納入客戶服務體系。繼續開展保險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的教育宣傳活動。
繼續推進改革創新。一是制定監管體系頂層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案。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保險監管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進一步明確機關各部門職能,修改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定,理順機關部門與保監局的職責分工。二是建立保險經營和保險機構服務評價體系。保險機構經營評價體系包括業務指標、財務指標、償付能力指標、資金運用指標和案件合規指標。保險機構服務評價體系包括車險、壽險和中介服務評價體系,以及消費者滿意度測評。三是建立從業人員分級分類管理制度。針對保險從業人員管理粗放、管理標準“一刀切”等問題,在總結部分保監局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保險從業人員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細化相關標準,促進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鼓勵探索保險營銷新模式、新渠道,逐步實現保險銷售專業化、職業化。強化保險公司對營銷員的管控責任,減少銷售誤導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資格考試組織管理,實施營銷人員素質持續改善計劃。建立規范的保險營銷激勵制度。積極推進兼業代理專業化、專業中介規模化。四是推進行業共享信息平臺建設。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是全行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確保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順利推進。現有車險等信息平臺的業務要全部移交給平臺管理公司。在平臺移交過程中,相關部門、各保監局和保險行業協會要全力做好配合支持工作,確保平臺業務平穩有序交接。
力爭在規范市場秩序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一是抓住突出問題。主要是查處虛列手續費、虛掛應收、虛假批退保費、虛假理賠、不嚴格執行報批報備的條款費率,以及不真實提取準備金等違法違規問題。繼續開展壽險銷售誤導綜合治理,整治違規承諾高收益等非理性競爭行為。以車商和郵政保險代理為重點,開展兼業代理市場清理整頓工作。加強綜合性檢查,重點關注股東行為、資金安全、償付能力以及準備金評估的合理性。切實做好反保險欺詐和反洗錢工作,進一步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二是抓住重點領域和重點公司。加強現場檢查的統籌規劃,防止出現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重點抓好商業車險、交強險、農業保險和大病保險業務的監管,加強銀郵兼業機構監管。將問題較多和業務規模較大公司列為重點監管對象。選擇2~3家壽險公司開展內控與合規性檢查。深入治理保險領域商業賄賂,認真落實中央紀委轉發保監會《關于嚴厲打擊利用保險業務從事商業賄賂行為的通知》,堅決糾正不正當交易行為。三是依法嚴格及時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制定保險違法違規行為處罰辦法,逐步規范查處標準,做到全國一盤棋。對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四是強化對高管人員和上級機構的責任追究。堅持查處機構與處罰人員并重,繼續強化案件問責,把違法違規問題與高管人員的法律責任及其任職資格掛鉤,與公司的機構、產品審批掛鉤,提高市場行為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加強對保險法人機構的監管。一是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對償付能力不達標、資本金不符合監管規定的公司,堅決采取責令增加資本金、限業務、限機構、限薪酬和費用等監管措施。繼續推進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建設,全面啟動各項監管標準制定工作。二是加強公司治理監管。狠抓制度落實,切實推動保險公司治理從“形式規范”向“治理實效”轉變。對保險公司內部審計的合規性、全面性、有效性開展專項檢查,推動公司提高自我管控水平。探索建立獨立董事干預機制。加強對保險公司股東最終控制人的審查和監管,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檢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保險經營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堅持監管部門列席保險公司董事會的做法,完善監管部門與保險公司董事會的信息通報機制。三是加強資金運用監管。全面梳理資金運用各項新政策的主要內容和風險點,根據行業的反饋意見進行完善。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及不動產債權計劃等產品發行制度的市場化改革。引導和支持行業進行產品創新和機制創新。設立保監會資產負債匹配監管委員會,強化資產負債管理的硬約束,相對弱化比例監管。督促公司加強負債管理,提高資產負債匹配水平。參照國際通行標準,研究制定保險資產管理內控標準和風險責任人制度。研究建立貫穿保險資金運用全過程的償付能力約束體系。四是推進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建設。提高市場準入和退出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審核委員會制度。抓緊出臺并實施保險公司經營范圍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和分支機構準入制度。引入新型投資者,研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新型資本投資的監管辦法。加強對市場化兼并重組的研究,完善風險處置機制。
加強保險監管干部隊伍建設。一是抓好“一把手”工程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二是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是加強監管干部的鍛煉培養。四是加大干部考核監督力度。五是深入推進保險監管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監管核心價值理念宣傳推廣活動,使之逐步成為廣大監管干部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動標準,奠定監管文化建設的思想、輿論和制度基礎。
2013年,要著手破解行業共同關注的一些難題。一是保險產品定價機制與監管問題。研究修改完善保險產品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保險公司在產品方面應承擔的責任;加強對保險產品的審核,探索建立保險產品預審機制;穩步推進費率形成機制改革,完善交強險制度并改進經營模式,穩步推進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有序推進壽險產品定價機制改革;鼓勵和支持創新,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保險需求。二是如何提升行業競爭力的問題。發揮保險的風險管理優勢,不斷擴大覆蓋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全面的風險保障服務;發揮長期資產負債管理優勢,平滑經濟波動對保險資產負債的影響,實現長期穩定的資產回報;發揮機構網絡和專業人才優勢,在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研究制定針對中小保險公司的監管政策。三是進一步爭取政策支持的問題。爭取財政支持政策,包括完善農業保險補貼政策,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等;爭取稅收支持政策,包括消費者購買養老、醫療保險產品稅收遞延政策,政策性和非盈利性保險業務的稅收優惠等;推動部分重點領域立法,促進責任保險發展。四是全面梳理和完善監管法律法規體系的問題。研究制定對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互助保險組織、專屬保險公司,以及網絡保險、經辦服務等創新業務進行監管的法律法規;對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中規定的常見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明確法律責任,推動保險法律司法解釋和實施細則的頒布實施;建立規范性文件法律審核制度,形成定期清理與專項清理相結合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