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化成
9月2日,甲午年八月初九,暴雨,忌加班,宜打臉。
正是在這么一個“吉日”,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立功了。它成功幫助最近反壟斷搞得風生水起的發改委,一來洗刷了“只反外資壟斷”的狹隘民族主義嫌疑,二來擺脫“只敢反民企壟斷”的官僚主義不正之風——在2日下午發改委開出的最新罰單中,因組織實施價格壟斷,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攜本省23家省級本土財產保險公司“聯袂被罰”,罰單還特別注明“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是本案價格壟斷行為的主要策劃者、組織者”故而處以最高額度罰款(居然只有50萬元人民幣,無力吐槽……)。
經此一役,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不僅帶領不少國有保險公司的浙江省分支機構,打破了“國企不挨罰”神話,更成為了首個因為壟斷行為而被處罰的官方背景行業協會,從而必將作為里程碑意義的處罰對象,載入中國反壟斷事業的史冊。
但平心而論,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實在有浪得虛名之嫌疑。以我國絕大多數行業協會的弱勢姿態和對行業企業的跪舔態度,一個省級保險行業協會能到主導組織實施這么牽扯巨額利益(連罰款都高達1.1億元人民幣)的高難度壟斷行為,還真是有點強人所難。故而真正的操盤者,只怕還是行業協會的實際控制人——浙江保監局。
扯淡至此,也許有看官急了,說來說去,浙江保監局,啊不,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究竟干了什么事,惹上了發改委呢?那么把事情經過簡單概括就是,(提示:請深吸一口氣,將下面一句話一口氣讀完):浙江保監局打著“反壟斷”的旗號制造了壟斷行為結果被處以反壟斷罰款。
是的,上面這句話不是繞口令。而浙江保監局,啊不,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之所以會干出這么“no zuo no die”匪夷所思的事情,則要提起3年前的一樁公案。(以下省略7千字)
料想列位也沒興趣自己查文獻,所以還是給大家簡要敘述一下了事:
2011年以前的浙江車險市場,以人民財產保險(人保)、平安財產保險(平安)和太平洋財產保險(太保)三家風頭最勁,按照2011年10月浙江保監局公布的數據,這三大財險公司在浙江的保費市場份額合計達57.9%。即便如此,三大險企還你爭我奪各不相讓,不時搞搞費率價格戰之類。
這樣一來,其他市場份額占比較小的中小保險公司便不樂意了,于是在2011年12月初的一次行業會議上,中小保險公司便集體“炮轟”三大財險公司市場占比過大,“有可能構成壟斷,不利于浙江車險市場的成熟規范和健康發展”。
本來嘛,出于利益之爭,中小保險公司打打嘴炮罵罵娘,都是人之常情。孰料浙江保監局不知是出于怎樣高的政治覺悟,直接就當了真,本著安定和諧為重的基本原則,出手就暫停了三大財險在杭州的車險業務,以避免三大財險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這樣紅果果的行政調控措施,立馬引發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閱讀以下兩篇具體介紹叫停經過的文章:《三巨頭車險叫停一月或損失過億 限大保小難除頑疾》 )
大概也是意識到了這種方式過于直接,于是2012年,還是由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出面,召集全省財產保險公司,在多次“友好協商”后,達成了一項協議,而這項協議的核心內容,正是發改委此番處罰的具體犯罪事實——約定新車折扣系數,并根據市場份額商定統一的商業車險代理手續費,即所謂的操縱價格、分配市場。
其實,直到今天發改委的處罰結果公布后,依然有保險監管人士及業內人士認為,浙江保監局,啊不,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的做法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合理舉措,其理由是,若無這樣的干預,浙江省車險市場或許早就進入寡頭壟斷的“黑暗年代”了。
對此,要說浙江保監局搞這個價格聯盟是出于公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但越是如此,卻越讓人感到悲哀——合著您光知道寡頭壟斷,就不知道全行業聯合操縱價格的行徑,更符合“卡特爾”壟斷的基本定義?3個人不守規矩,是違規,那你攛掇23個人一起違規,就不是違規了?這樣的理論水平,也算是高得可以。
更何況,三家財產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加在一起雖然接近六成,只要保監局和反壟斷部門沒有證據證明這三家財產保險公司有串謀行為或采取非法的競爭手段打壓其他對手,也就不能說人家搞壟斷。倒是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自己樂此不疲地開會協調價格,還真真坐實了壟斷的罪狀。
其實,浙江保監局,啊不,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搞行業價格協調,固然出于公心。可各位看官千萬不要自作多情,這公心并不是考慮公眾消費者的公共利益,而僅僅考慮的是各家保險企業的共同利益,歸根到底還是一個行業的私心。甚至是監管機構的私心——行業里面搗糨糊,不求領先者生機勃勃,但求全行業好死不如賴活。
如此看來,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屁股坐得還是蠻穩蠻對的,代表了車險行業提升壟斷手法的發展要求,代表了車險市場“和諧”競爭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最廣大保險公司的短期利益,
這么一件簡直“有利于全行業”的“大好事”,為何在三年后被發改委盯上并課以重罰,戳破了行業和諧發展的西湖春夢?
據筆者打聽,有一種說法是,導火索是幾家外資保險公司偷偷向發改委“告密”。大家或許注意到,此次連同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受罰的23家險企全部都是本土企業。這倒是充分體現了外資企業不僅是覺悟認識不到位,不能很好體會到中國“和諧”商業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且狂妄得很,自己做得很弱,本來正需要行業價格聯盟保護,還不知好歹去告狀,陷行業協會和監管機構于不義。
從另一方面講,因為限定價格而受損最大的三家財險企業,大概都是由于不想和監管機構作對,免得被穿小鞋,所以打落牙往肚里吞,也就認了。倒是外資險企仗義執言,直接舉報。一堆外資保險公司,不遠萬里,來到浙江省做生意之余,還幫忙促進建設成熟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這是一種什么精神?
當然,還有一種來自監管層的說法是,實際向發改委告狀的是外資廠商——外資汽車廠商或是國內分銷商。若此種說法屬實,那大概是外資汽車廠商最近遭遇反壟斷調查引發的“蝴蝶效應”,只能屬于天災人禍的范疇。
眼瞅著發改委啪啪打臉,估計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以及浙江保監局目下都有段難熬的日子。說到這里,筆者尤其同情浙江保監局局長馬學平同志。2013年9月才調任浙江的馬局長,之前本來是上海保監局局長。在因美女老總卷款外逃而廣受關注的“上海泛鑫保險案”爆發一個月后,已經在上海干了四年局長的馬學平被調走,至今還被人疑心是受了“泛鑫案”影響。如今到浙江才一年,又攤上如此事端。實在不知馬局內心要作何感想了。
盡管被打臉,但有內部人士透露,發改委其實已經在數天前,將處罰意向告知保監會,而如今的最終處罰決定,還是監管領導跟發改委同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后的最好結果。既如此,筆者還要替受罰的險企,點出一個實質性問題:既然認定了行業協會的主要責任,那么浙江保監局,啊不,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23家險企的罰款能找你們報銷嗎?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