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保險 > 2010交強險創下四年多來最大虧損 > 正文
粵外資財險盼穿眼
■新快報(微博)記者 張瀟
雖然《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以下簡稱《交強險條例》)已實施超過五年,但在交強險業務經營上一直高懸著“限外令”,外資財險公司 也因此被擋在了中國車險市場的門外。近日有消息稱,保監會已向國務院提方案,將允許外資財險公司銷售交強險。但廣東某外資財險公司總經理日前向記者透露, 最近其與多家外資同行剛與監管部門進行過溝通,交強險業務“限外令”解禁依然任重道遠。
外資財險無緣車險
2006年7月,《交強險條例》開始正式實施,我國的機動車必須強制投保這一責任險種。但根據《交強險條例》規定,中資保險公司經保監會批準, 可從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未經保監會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其中就包括所有的外資財險公司。而據 業內人士介紹,在中國2001年的入世承諾中,也不包括允許外資公司經營強制保險業務,因此外資財險公司一直無法在交強險市場取得突破。
“不能做交強險,我們的車險業務根本沒法開展。”有外資財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車主給車輛投保都是“交強險+商業車險”,“雖然我們可以做 商業車險,但幾乎沒有人會選擇分開在兩家公司投保,如果我們做不了交強險,車主自然會選那些兩個險種都能做的公司,投保、理賠都更方便。”據記者不完全統 計,目前在國內有經營商業車險業務的外資財險公司包括三星(微博)、國泰、安聯、現代等不超過10家,并且大多選擇與中資公司合作的方式經營,即便如此其中多家的承保利潤依然為負數。交強險的“限外令”,基本將外資財險公司擋在了中國車險市場的門外。
交強險巨虧醞釀改革
雖然外資進入交強險領域的呼聲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但近期再次傳出“解禁”消息也有其特殊背景。根據今年保監會發布的《關于2010年度機動車 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情況的公告》顯示,33家經營交強險業務的中資保險公司2010年度交強險業務承保虧損高達97億元,扣除25億元的投資收益 后,行業虧損仍為72億元。而交強險開辦5年來,僅有2008年實現盈利,而且虧損情況越發嚴重。
“之前一直都有討論說要放開,監管部門也有相關的意向,希望引入成熟的外資財險公司,改善交強險虧損的局面。”廣東某外資財險公司的總經理告訴 記者,其公司在中國臺灣地區有著成熟的車險經營經驗,而且業務是盈利的。他認為,這也是監管部門看好外資財險公司進入的根本原因。
今年8月,保監會就曾發文表示,積極研究向外資保險公司開放交強險問題,引進吸收國外交強險經營的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推動我國交強險提高經營 管理水平。而最新傳出的消息是,保監會已向國務院提方案,旨在允許盈利能力或其他條件符合的公司,銷售交強險,但目前尚無明確時間表。
外資入場效果待察
對于監管層面傳來的新消息,廣東外資財險公司卻并不表現得興奮。“我們剛跟監管部門開會溝通,有一家公司就專門提出放開交強險的問題,但監管部門的表態是目前并沒有放開的趨勢。”上述外資財險公司總經理透露。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限外令”的解禁仍有至少三道門檻需要邁過。首先,一直以來監管部門對交強險業務的“限外”,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盡量避免外資 引入對本土公司的沖擊。雖然非車險業務盈利能力更強,但車險業務一直都是各中資財險公司沖刺規模的利器。其次,外資財險公司的規模問題也是一大考驗。“如 果要做大車險,網點和人員的配置就是一個問題。”上述外資財險公司人士坦言。第三,交強險“限外令”解禁需要保監會、商務部等多個部委協調研究,短期內出 臺難度較大。
與此同時,部分中資財險公司對外資同行加入戰局的前景并不看好。“中國車險市場是非常復雜,在一個手續費率上,外資公司能否適應都是一個問 題。”某中資財險公司廣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就認為,在全國幾大保險市場中,目前只有北京、廣東的交強險業務是盈利的,這不只是企業經營水平的問題,跟交強 險制度的設置也有關系,例如一直討論的交強險對于財險損失的賠償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