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軍慧 北京報道
近日,由于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的報道,車險條款中的“無責免賠”在業內引起熱議。對于“無責免賠”,很多車主有些一頭霧水,那么“無責免賠”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條款,是“霸王條款”,還是車險理賠基本原理?本報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來為車主做一一解答。
無責免賠的理由
一般來說,車主投保的主要險種有車損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前者主要是補償車主自身造成的車輛損失,后者主要用于支付車主對他人造成的損害賠償,兩險可基本覆蓋一般交通事故中的損失補償。
“與強制險種交強險‘無責賠付’的原則不同,商業車險的賠付原則一直是按過錯責任來進行賠付。”資深理財師閻濤介紹。
記者了解到,保險公司的車損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合同中的“按責任賠付”條款規定:保險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根據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負事故責任比例相應承擔責任。其中,保險車輛方無事故責任的,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所謂“無責免賠”,便是指的這條。
舉例來說,兩車相撞,甲方車定損為1萬元,乙方車定損為5000元。若甲方無事故責任,乙方全責,那么交強險賠付2000元限額之后,甲方自身剩余損失由乙方投保的保險公司依據三者險條款賠償,不需要拿自己的車損險賠償。乙方的損失則由乙方的保險公司依據車損險賠償。
同理,要是甲方在事故中承擔70%的責任,乙方承擔30%的責任,那么交強險各自賠付2000元損失后,剩余的甲方8000元的損失,依據責任劃分,甲方的保險公司依據車損險條款承擔70%的損失,即5600元,另外30%的損失由乙方的保險公司依據商業三者險賠付。
“無責免賠不是一個免責條款,而是一個明確責任劃分的條款。”閻濤介紹說,“無責不賠只是不能從自己的保險公司中得到車損險的賠付,但可以從對方的第三者責任險中得到全額的賠償。”
然而,在實際的交通事故中,存在著全責方無投保或無經濟償付能力的情況,或者即使投保,全責方投保的保險公司不在本地,投保人索賠難度比較大的情況。這樣,就造成了無責且投保了商業保險的客戶得不到理賠的情況,這也是“無責免賠”被車主詬病的原因。
法院判“無責免賠”無效
在交通事故中沒有責任,投保了商業保險卻沒有得到賠償,感覺到吃虧的投保人因此訴諸法律,記者了解到,在北京、江蘇、重慶等地都有過類似案例,最終法院都判定了“無責免賠”條款無效,支持車主的訴求。
去年1月份,車主張先生開著斯巴魯越野車到外地游玩時,與一輛馬自達轎車相撞,對方司機楊先生與張先生的岳父均骨折,構成輕傷,因楊先生無證駕駛,交警認定其負主要責任,張先生負次要責任。
責任分明,但楊先生卻玩起了“失蹤”,而馬自達轎車只買了交強險,且發生車禍后沒有報險。張先生的斯巴魯車維修花了6萬多元,岳父住院花了3.5萬元,張先生聯系保險公司后,保險公司稱因其負次要責任,只能賠償損失的30%,剩余的70%要找對方進行索賠。
屢次交涉無果后,張先生將投保的保險公司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相關條款無效,并賠償自己的車輛修理費6萬余元,同時支付延遲理賠的滯納金1萬元。
2010年11月,云南昆明五華區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認定保險合同中關于按事故責任比例計算賠償的條款無效,保險公司在判決生效后10天內賠償張先生60347元。
理由是:“認為對部分免責內容,保險公司并未采取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方式提示,未盡到法律要求的保險人應盡到的明確說明義務。因此,關于按事故責任比例計算賠償的條款不產生法律效力。保險公司主張的按事故責任比例賠償原告損失30%的主張,法院不予采信。”
這件事情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車險條款中的“無責免賠”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究竟“無責免賠”條款是否屬免除責任條款?保險合同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僅限于免責條款還是擴大到所有的保險條款?
記者了解到,《保險法》和《合同法》都未有明確規定,目前仍存在爭議。而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保險法》司法解釋,將對那些屬于“免除責任條款”予以明確。
將完善代位求償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很多車主表示,自己在交通事故中并不負有責任,保險公司對車損不賠償的做法是“霸王條款”。
有法律專家和保險專家指出,按照我國民法中的“過錯責任”原則,承擔責任的標準是以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來確定的,保險基本原理也如此。如保險人在事故中并沒有責任,不應通過自己所購買的保險來為對方過錯導致的責任承擔損失,“無責免賠”有其合法性。而車險的“無責免賠”并非不賠,無責方可以向保險公司轉讓追償權,讓其代為索賠。
“按照相關法律,發生交通事故,遇到不愿承擔相應經濟賠償責任的責任方車主,不管對方是否投保,無責方可從自己投保的保險公司獲得保險補償,不過,需要將追償權轉給保險公司,即代位求償。”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獲得追償權后,可先向無責方賠償,然后向對方車主追償。”
但在實際操作中,代位求償沒有一個規范的標準和流程,因此造成了理賠不暢。
針對這一問題,保監會22日發出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嚴格執行報備條款,特別是完善車損險無責方對責任方保險公司“代位求償權”標準和流程等,應賠盡賠。一旦發生事故責任方保險公司不履行理賠義務的情況,可以向當地保監局投訴。
“根據《保險法》規定,保監會遵循保護社會公眾利益和防止不正當競爭的原則審批保險產品。”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嚴格執行經保監會審批和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對于不認真履行保險條款義務、嚴重損害被保險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保監會將依法嚴肅查處。”
這位負責人指出,下一步保監會將推動保險公司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車險服務。其中包括“指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保險公司進一步完善車損險‘代位求償權’ 標準和流程等,通過簡化流程、單證、運用電子化技術等手段,為事故雙方理賠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