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保險商批量換帥 洋保險在中國步入陣痛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6日 02:55 北京晨報 | |||||||||
洋保險在中國步入陣痛期 合資壽險商瑞泰人壽易帥的消息昨天得到證實。瑞泰人壽總裁兼CEO曾冬漉已向斯堪的亞集團總部提出辭呈,接替者確定為曾在澳大利亞斯堪的亞保險公司擔任首席運營官和首席律師的歐海龍。
2006年新年伊始女帥曾冬漉的離去,可以說是在華洋保險處在轉型期一個真實寫照:它既是2005年合資保險商頻繁更換將領的延續,也是2006年合資保險商試圖走出“陣痛期”的一個新的開端。 合資保險商換帥頻繁 在見證瑞泰人壽在華擴張第一步—上海分公司開業之后,有業界“鐵娘子”之稱的曾冬漉選擇了“告老還鄉”。 本月13日至14日召開的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新面孔的合資保險公司高管紛至沓來,這幾乎成為了本次會議的一道特殊風景。 從2005年開始,合資保險商遭遇接二連三的高管變動:去年初,擔任安聯大眾總經理6年多的馮康君黯然離去。4月,該公司迎來了“少壯派”總經理孟建安—一名年僅36歲的德國人。 幾乎是與此同時,光大永明人壽原華人CEO陳德仁悄然離去,接替他的是一位加拿大人薛珍納。此后,中意人壽總經理黃金財和董事長林金高雙雙離職。中意人壽換成洋“掌門人”—來自意大利的易思樂。 其后,是瑞泰人壽的曾冬漉去職。還有尚未證實的消息稱,金盛人壽總裁藍沛樂也將離任,原中宏人壽個險部總經理趙根榮將走馬上任。 業績不佳困擾洋保險 2005年是中國保險業實行全面對外開放的首個年頭。雖然在這一年里實現了快速發展,但希望遠大于此的洋保險仍然感到失落。 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說,2005年外資保險公司業務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市場份額逐步擴大,保費收入341.2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6.9%,同比提高了4.6個百分點。 “但連續八年里,我們實際上還在不停地追加投資。每次股東大會上我們都需要費些口舌說服股東拿出資金。股東希望很快見到投資收益,而保險業這個特殊行業卻需要很長的盈利周期。”13日下午,全保會的合資保險商討論小組上,金盛人壽董事長林錫忠的話顯得無奈。 另一方面,合資保險公司網絡布局上遭到的“挫折”也讓它們著急。2005年,保監會批準25個外資保險商的營業機構開業。但這樣的分支機構數目分到數量眾多的合資保險商頭上,顯然不能讓它們滿意。 正因長期業績“低迷”,網絡布局速度遲緩,多家中國合資壽險公司的高管遭到了求利心切的股東們責令其下課的命運,這直接導致他們的閃電離去。 50比50還要繼續 中外合資壽險公司中,中外雙方各占50的股比,這仍然是洋保險最感困惑之處。 “合資50比50的比例是否恰當?如果出現重大分歧該如何辦?究竟誰出面解決問題呢?我認為這種股比在公司法人治理問題上存在隱患。即使現在沒有發生問題,但我擔憂未來發生問題怎么辦。”在全保會分組討論上,太平洋安泰人壽董事長邵黨娣說。 據記者了解,正因為分歧存在,包括中保康聯在內的數家合資壽險商正在謀求中外股東分手,并已向中國保監會遞交申請,但被要求繼續保持“合資”身份。 “我認為,市場多變,不同階段會有不同想法。中方股東退出是事實,不應強求,監管部門應順其自然。”一位提出中外股東分手的老總評價到。 實際上,去年合資保險已經出現了首例中資股東變換的案例:安聯集團和大眾保險分手,中信信托接手大眾在安聯大眾的股權。 晨報記者 李雋瓊 2005年以來合資壽險商高管變動 尚雅蘭/制表 公司名稱 變動時間 “舊人” “新人” 職位 安聯大眾 2005年初 馮康君 孟建安 總經理 光大永明 2005年初 陳德仁 薛珍納 CEO 中意人壽 2005年初 黃金財 易思樂 總經理 瑞泰人壽 2006年1月 曾冬漉 歐海龍 總裁兼CEO 金盛人壽 待正式宣布 藍沛樂 趙根榮 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