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參股高調曝光 陽光財險陽光逆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9日 11:36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本報記者韓東良 王永鋼 實習記者王銘婧 核心提示 選擇金秋時節,選擇“8”號這個日子,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將正式開業的日子定在昨天,其意義不言而喻,而該公司開業的寄語亦可謂豪言
傳言塵埃落定“陽光”脫穎而出 隨著“陽光”昨天正式開業,此前圍繞其的種種傳言終于塵埃落定。 據了解,“陽光”是2004年中國保監會批準籌建的18家新保險公司之一。籌建之初,有傳聞“陽光”的股東將由數家民營企業發起;特別是今年5月份,這個傳聞更是達到了頂點。 但是,隨后“陽光”一系列令人驚奇的亮相,出乎業內意料又讓業內大大地震撼了一把:“陽光”最終的股東單位是在國內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中國石化、南方航空、中國鋁業、中國外運等實力派的“國字頭”企業。其中中國石化、南方航空、中國鋁業、中國外運出資額分別達到兩億元人民幣,股東總資產高達近萬億元人民幣。 在昨天的開業儀式上,“陽光”江蘇省分公司總經理朱印法介紹說,“陽光”注冊資本11億元人民幣,是全國第一家采用業務、財務、再保險一體化核心業務系統和辦公室知識管理系統的保險公司。而“陽光”的一位高層人士表示,“陽光”的目標不僅僅是財險公司,未來要發展成類似于“平安”集財險壽險為一身的綜合型保險集團公司。 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中資商業保險公司審批大印已經塵封8年之久。而在去年中國保監會批準獲得資格籌建的18家公司中,“陽光”最初并不在其列。盡管如此,“陽光”并未停止籌備的步伐,在未“上榜”后的6個月時間里,“陽光”按市場化原則優化股東結構,組織了數十家意向股東的20多億元人民幣,并最終精選11億元人民幣為注冊資金,因此成為資本金數量在新批公司中最多的一家。 隨后,“陽光”向社會公布了股東名單,此舉在業內引起轟動的同時,又引來了諸多懷疑的目光。 “‘陽光’的厲害之處,并不在于它的注冊資本金數量的驚人,叫人有點不敢相信的,是它在籌備時期就公布股東名單。”太平洋保險公司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人士說,當初另18家同處于籌備期的公司,大多采取了不公開股東信息的態度,而“陽光”反其道而行之,是個大膽而又冒險之舉,因為從法律的角度而言,公司只要不開業,股東就隨時有撤資的可能,雖然“陽光”的股東背景實力雄厚,但是股東背景只是資源優勢,決定一家公司成敗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產品、服務、人才等,因此,“陽光”當初之所為,讓人捏了一把汗。舵手鐵腕風范鐘情江蘇市場。但無論業內如何置喙,“陽光”的前途和命運,“陽光”的熱力還是漸漸為業內所感受到,而讓業內不敢小覷“陽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保險業內重量級人物張維功領軍“陽光”團隊。 張的經歷殊為不凡。記者了解到,在就任“陽光”董事長兼總經理之職前,張的頭銜是廣東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陽光”江蘇省分公司總經理朱印法向記者介紹,張維功長期在保險公司和保險監管部門擔任要職,是中國保監會系統最年輕的正廳級干部,具有豐富的保險業務經營管理經驗,無論是在保險公司還是在保險監管部門任職期間,政績都十分突出。 引起記者興趣的是,張維功與江蘇的淵源。記者了解到,張曾在南京保監辦有過一段就職經歷,在寧工作期間,曾組織構建了全國首家保險信用體系,并力推江蘇保險規模實現全國第一。而此次“陽光”進軍財險市場首站就選擇了江蘇,不僅因為江蘇保險市場規模全國最大,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張維功的江蘇情結。 據“陽光”內部人士介紹,張維功做事雷厲風行,頗有“鐵腕”風范。在財險方面,他曾嚴懲機動車險假理賠及違規打折降價現象,規范政府車險投標業務;在壽險方面,查處人身險誤導行為,消除業內魚龍混雜的違規代理人,嚴厲打擊底下保單和航意險手工出單現象等。 此次張維功執掌“陽光”帥印,被業內人士戲稱為保監會“下海第一人”。跳槽超過三次公司不予錄用“巨無霸”的體積,重量級的“舵手”,使得“陽光”在客觀上有了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但若僅僅如此,“陽光”并不足以讓人畏懼。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保險業外資開放以后,中資新公司的生存空間客觀上必然有所減小,在人才招聘方面,中資新公司亦不占優勢,更遑論其在品牌、服務等方面的先天性劣勢,因此,中資保險業要和外資保險業相抗衡,必須要尋求一個好的角度和切入口進行突破。 對“陽光”而言,此次落戶江蘇市場,正面臨群雄逐鹿的局面。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的地盤上云集著“人保”、“平保”、“太平洋保險”等大大小小近30家財險公司,對于一家新成立的保險公司而言,“陽光”將面對虎視眈眈的擠兌。 而“陽光”尋求突破的做法之一,就是其反常規的人才招聘模式。記者了解到,“陽光”在籌建之初所發布的招聘廣告中明確言明:應聘者不能有在三家以上同業公司工作過的從業經歷。 “這種對頻繁跳槽者說不的做法,在保險業內是從未有過的。”“平保”江蘇分公司的有關人士如此評價“陽光”的做法。 “陽光”江蘇省分公司總經理朱印法向記者介紹了該公司招聘人才的一些條件:個人話費總是不足百元或是經常超過千元;很少看新聞聯播;從來沒有自覺進行過愛心捐助(單位組織的除外)等等。針對這些看來有些離奇的招聘條件,朱印法的解釋是,種種拒絕理由是為了追求一種全局責任意識,學習敬業追求、民主創新文化,這對我們這家新成立的公司而言實為必要。 據了解,現在我國保險業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國內保險從業人員只有10多萬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瓶頸。在這種狀況下,“‘陽光’的做法,實際上是提高了自己招人的門檻,不利于公司迅速找到合適人選,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束縛之舉。”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諸多業內人士對“陽光”劍走偏鋒的做法表示了擔憂。 但保險業人才頻繁流動給行業帶來的創痛,已經使業內開始對其理性的反思并對其采取有效手段以扼之。“‘陽光’的人才招聘做法,或許就是這種理性思考后的舉措。”南京民生保險公司督導長潘琳說,“陽光”的做法,其宗旨是為把員工的忠誠度納入自己的企業文化中,對于有志于保險行業的擇業者而言,“陽光”的做法也是一種信號和提醒:欲涉身保險行業,要把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考慮進自己的擇業范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