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人壽換帥羅生門:原總裁王耀華受限董事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5日 14:4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孫軻 北京報道 中國第一家民營保險公司——民生人壽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人事震蕩。9月22日,民生人壽總部召開大會,包括辦公室、財務部、個險部等六七個部門的總經理被宣布更換,到會的分公司總經理們似乎也覺得惴惴不安。
這一切都開始于一個月前民生人壽的重要人事變動,8月22日,民生人壽成立伊始就擔任總裁的王耀華被董事會免去總裁職務,接替他的是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段景泉。 民生人壽的換帥風波具有多重版本。較為官方的說法是,民生人壽原總裁王耀華即將年滿60歲,退下來屬于正常退休,但實際情況是王退休時間應該是2006年底。另一個說法是,民生人壽的業績快速下滑使得董事會對日前經營狀況不甚滿意,截至2005年7月,民生人壽保費收入僅為3.48億元,同比減少5.49億元,降幅高達61.2%,7個月的時間僅完成去年全年保費的28%。但是,另有民生人壽內部人士分析,正是由于董事會迫使王采取收縮性的市場策略導致了保費的下降,而王本人一直是“市場規模論”的執行者。 一切似乎帶有羅生門式的味道。 “限制”王耀華 民生人壽的董事會換屆應在2005年4月進行,但早在2004年12月,民生人壽就進入了一個“換屆過渡期”。 據一位接近王耀華的人士透露,董事會在換屆之前就采取一些措施限制總裁王耀華的權力,使其在用人和用財上都受到束縛。 首先是在財務上設立臨時財務總監,由原來的董事會秘書擔任,并規定動用兩萬元以上的資金需進行雙簽,即總裁和臨時財務總監都簽字認可后方可使用,而動用20萬元以上的資金則需三方同意,即除了要有總裁和臨時財務總監的簽字,還要得到董事長的認可。而在此之前,用錢的決策權完全是王耀華的一支筆說了算。 其次,董事會還規定在此期間內經營層不得再為員工加薪、選聘新的人員及建立分支機構。 同時,員工的利益也受到影響,員工的年度獎金也被推遲幾個月發放,原本明文規定的補充養老保險辦法也被突然叫停。 王耀華在任期間一直注重民生的福利制度安排,他認為比較理想的狀態是薪酬水平不一定最高而員工福利盡可能有保障。2004年,王曾向董事會提出為員工建立住房補貼和補充養老保險,但僅有后者得到認可。 董事會對王的“管制”,一方面是無權聘任新的人員,另一方面是擋不住的人員流失,王耀華領導的民生人壽在長達8個多月的時間里都處于維持運行的狀態,據稱這段時期民生的內勤人員流失近100人,營銷團隊流失兩三千人。 上述人士說,“王總在當時也是無可奈何。” 王耀華于2005年3月向董事會遞交了辭呈,這比他最初的愿望提早了三年。 對于經營層感受到的董事會過度干涉,民生人壽原董事會秘書現副總裁王宏堅決予以了否認,他表示,民生人壽一直完全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運作,并且任何一個公司都會在換屆過渡期有一些過渡期的辦法,其原因是無論董事會還是經營層都不希望在過渡期有風險發生,而民生人壽在換屆之前領導班子并不是很健全,尤其需要在過渡期防范風險。 按照《公司法》規定,股份公司的經理有權提請聘任公司副經理,但直至王耀華離任,三年來民生人壽一直未配備副總裁,而只是在開業一年以后提拔了兩位比副總低半級的總裁助理。 對此,王耀華表示,一直沒有聘任副總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經營班子的配備要有一個過程,而對于已提拔的兩位總經理助理,王曾考慮在一兩年后提拔到副總的位置。 而據接近王耀華的人士透露,王在任期間曾多次因人力成本問題跟董事會一些成員發生爭執,因董事會有些成員認為王所花費的人力成本過高。而王的觀點是,目前保險人才嚴重匱乏,人的價值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新公司不斷涌入,保險業的人力成本近兩年來確實水漲船高。 一位早期曾供職于民生人壽的某壽險公司高管表示,王在任期間確實存在用人不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選拔非發達地區的保險公司分公司管理人員到民生人壽總公司擔任管理工作,以及由行政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分管業務工作,而這些人員又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王耀華的老東家——中國人壽(資訊 行情 論壇)。 但是,所謂的“換屆過渡”,按照《公司法》規定,首先應完成董事會的換屆選舉,再由新的董事會聘任新的總經理。但是,在已經完成總裁更換的今天,民生人壽董事會的換屆工作仍未進行。 業績萎縮之謎 有一種意見認為,王耀華在推動民生人壽規模增長方面做出了一定業績。2003年民生人壽僅用半年的時間完成保費進帳3.45億,2004年則達到了12.06億,完成董事會審議計劃的120%。 而民生人壽擴張的速度也較其他公司更快,截止到2004年10月,民生人壽已開設10家分公司,除了幾個老牌壽險公司外,當屬新公司中鋪設網點最多的一家。 但是,股東們似乎并不看重以上數字,從開業之初,董事會就選擇了穩健的發展道路。2003年6月,首屆董事會第11次會議從經營層提出的保守、穩健、擴張三種發展模式中選擇了穩健發展模式。2004年4月,首屆董事會第14次會議強調在堅持穩健發展模式的同時,要求調整業務結構,重點發展內含價值好的個險期交業務。 在2004年底的董事會上,經營層提交了兩個2005年發展方案:第一是實現較快增長,保費規模比去年翻一番,達到25個億;第二是適應股東愿望,實現較快盈利的萎縮方案,較去年負增長25%,僅為9億元。最終,董事會選擇了第二個方案。 按照王耀華的想法,25億元保費收入不難達到,他認為走內含價值的道路雖然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在中國目前的市場,一定的規模還是應該有的,因此法人業務和個人業務應該兼顧發展。他認為,民生人壽最初的規劃是在2008年實現盈利,過早的盈利是違背壽險業經營規律的。 但是,雖然從市場上拿25億元保費進來是經營層可以做到的事,但還有更重要的問題卻不是王耀華能夠駕御的。民生人壽現有8.73億元注冊資本金,如果按他第一個方案擴張性發展就必然威脅到公司的償付能力,而這個問題只有通過股東去解決。 股東注資、增資擴股和發次級債,三個通常用來解決償付能力不足的方法都被拿到去年年底的董事會上。首先,股東們因已投入的巨額資金至今未見回報不愿再做注資;其次,因害怕股份被稀釋也不情愿增資擴股決;最后,股東們擔心發行次級債會增加公司的債務,第三個方案也未通過。 于是,王耀華只好在年初確定了2005年萎縮性的業務發展規劃,以個人期交業務為主,規模型的法人業務幾乎全部停掉,只留一小部分短期意外險業務。再加上過渡期的諸多束縛,年初定下的4.8億元新契約保費收入到王離任時才完成了1.7億。 據民生人壽一中層人士透露,民生人壽舊有的經營思路可能將被修改,目前公司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小組,正在進行市場論證,研究新的總體經營思路。 兩方同管人事權 擺在新任總裁段景泉面前的問題很多,除了要走好業務規模和效益的平衡木,如何與股東們進行溝通似乎更為重要。 作為五大國有保險公司之一的高管人員,段景泉的工作變動是要通過保監會黨委同意的,調任民生人壽似乎有些蹊蹺。 據中國保監會一人士告訴記者,歸保監會黨委直管人事的保險公司其實共有6家,除外界熟知的5家國有公司外,還有一家就是民生人壽,而這6家公司都是在2003年中央金融工委撤消時保監會接管過來的。 因此,王耀華在今年3月同時向董事會和保監會遞交了辭呈,而段景泉出任總裁一職也需要得到兩方面的共同認可。與段同時到任的,還有原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張良華,他的最新職務是民生人壽副總裁。 民生人壽最初由中央金融工委黨委管理與它的發起人是全國工商聯不無關系。1994年12月,全國工商聯牽頭成立民生人壽籌備組,并利用其優勢為民生人壽找來了21家股東,其中19家為民營股東,民營股份近80%,而他們中排在前幾位的大股東都是國內響當當的民營企業,其中包括魯冠球的萬向集團(持股13.7%),盧志強的泛海控股(持股13.7%),劉永行、劉永好兄弟的東方希望集團和新希望集團(共持股15.5%)等等。 據一位曾接觸過民生人壽董事會成員的人士透露,民生人壽的股東對保監會直管其高管人員一直有保留意見,董事會采取的抵觸策略是不給王耀華應有的權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并沒有像其他公司的總經理一樣成為董事會的一員。該人士說,“董事會對王耀華的管理才能似乎從公司成立伊始就不很認同,股東們認為王并沒有給他們提交一份令人信服的盈利計劃。” 民生人壽的關鍵人物——董事長王以銘——就來自于全國工商聯,并擔任著副主席的職務。 原來民生人壽公司章程曾明文規定民生人壽的董事長從工商聯駐會副主席中推薦,但在2003年的一次股東大會上這一條被強行拿下,但不知什么原因監管部門一直沒有批準,因此至今未在工商部門備案。 “因為多頭管理,各方不能平衡,也影響著民生的發展。”該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