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 軻
大連報道
企業年金驟然升溫。
9月2日,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37家第一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名單后整整一個月,第二屆企業年金與保險發展論壇在大連召開。參加論壇的,除了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還有與企業年金運作密切相關的國家部委、銀行、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在論壇前夕,記者專訪了太平養老保險公司董事長何志光。太平養老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太平”)堪稱企業年金運作的先行者,早在一年前就參與遼寧企業年金試點。何向記者闡述了太平年金運作的實踐心得和下一階段發展戰略。
遼寧試點規模4000萬
《21世紀》:太平人壽去年8月就獲特批在遼寧作出年金試點,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又獲得了企業年金運作者的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資格。太平現在在遼寧的試點進展情況如何?
何志光:去年8月太平人壽參與遼寧企業年金試點項目,按當時擬訂的法規草案,太平人壽與遼寧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簽定協議,把他們承辦的48家企業近6000名員工的補充養老保險按企業年金方式進行商業化運作,當時的養老保險金規模近2000萬元。現在太平養老保險公司拿到兩項資格,又與遼寧社保廳簽署了正式協議,開始按照現行法規作為受托人去運作這部分企業年金。
目前試點企業已經增加到64家,約8000人,基金規模達到了4000萬元,其中部分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第二次交費。同時我們還在爭取與遼寧社保廳進一步合作,推進遼寧省其他類型企業的參與企業年金,比如將中央駐遼寧的企業也納入進來。
《21世紀》:但是,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并沒有獲得賬戶管理人的資格,要真正按照企業年金的運作流程,太平應該選擇一個有這方面資格的合作伙伴來繼續試點工作的進行。
何志光:在一年來的試點工作中,太平一直同時行使著受托人、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三項職能,由于是試點,因此雖然太平沒有拿到賬戶管理人的資格,但也得到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許可,遼寧省試點的所有企業仍然由太平作為賬戶管理人,行使賬戶管理人職責。
我們內部覺得剛開始要做的事情比較多,因此做了一下劃分,由養老保險公司做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由太平人壽做賬戶管理人。我們考慮過做到一定規模后,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將申請賬戶管理人的牌照,但一兩年內都會按現在這種模式運作。
國家銀行合作伙伴
《21世紀》:太平養老保險公司獲得了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資格,是否意味著太平作為受托人在選擇投資管理人時只會考慮太平自己?
何志光:太平養老會采用以受托人為核心的模式,在選擇投資管理人時不會只選擇太平自己,而會視客戶的大小和客戶的需求采用兩種模式。一種是對于資金量大的大中型客戶,太平養老作為受托人不一定會推薦自己做投資管理人,而是會為客戶量身定做投資方案,在大企業的年金計劃中,會視資金量的大小選擇兩到三家在投資領域有差異化優勢的投資管理人,幫助客戶分散風險。另一種是對小客戶采用捆綁式,比如只有幾十個人或幾百個人的企業,每年只有幾萬至十幾萬元的基金,如果量身定做成本會比較高,我們會自己做投資管理人,以成立共同基金的方式運作。
《21世紀》:太平如何選擇另兩類資格的伙伴?
何志光: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應該是涉及的機構越少越利于協調和溝通,現在有四家銀行同時獲得了我們沒有的另兩項資格,分別是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我們傾向于在他們中間尋找合作伙伴,這樣正好可以搭在一起。在遼寧我們做了一單是與招商銀行合作,但其他幾個銀行我們也都在談判中。
同時,我們還選擇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擔任企業年金財務報告的審計人,而作為受托人,我們選擇另三類機構時都可能不止一家。
與企業理事會存在競爭
《21世紀》:太平養老金公司目前沒有自己的銷售隊伍,計劃采用什么樣的營銷模式推展企業年金?
何志光:太平人壽是太平養老的控股股東,太平養老會充分利用太平人壽已有的網絡和機構,以委托太平人壽代理銷售為主要營銷模式,還會與太平人壽的合作伙伴,如保險代理公司、經紀公司合作,以委托它們銷售作為輔助。同時我們也已經與很多信托公司、銀行聯系,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在一些具體項目上已經開始運作。
因為有太平人壽的網絡資源,初期我們沒有考慮大面積鋪設分支機構,但隨著業務的發展,可能會視客戶的需求設立分支機構。
《21世紀》:一直以來好象都是專業機構對操作企業年金的熱情比較高,而企業自己卻沒有那么高的熱情,這種情況下進行企業年金營銷的難度就會比較大。
何志光:其實企業的熱情也很高,只是他們對專業機構操作企業年金缺乏了解。近期我們在很多地方召開了企業年金論壇,包括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等省份,與企業一起探討企業年金的問題,我們發現企業都很關心企業年金。
今年我們與益普索市場調查公司一起進行企業年金的調查,并完成了調查報告。在北京、上海、沈陽、杭州、大連和寧波6個地方,有81.6%的企業愿意考慮建立企業年金計劃,60%以上的員工認為企業年金計劃能起到激勵作用。這些都說明企業是有這個意愿的,但在政策上還需要更多的支持,其中最大的支持還是稅收的優惠。財政部對于企業年金稅前列支的政策是先在遼寧試點,然后推廣到整個東三省進行試點,之后允許部分行業和個別省市的一部分企業逐步開放試點。我認為應該在這個方面加快步伐。而稅優跟企業的效益有關,4%的稅前列支對于效益好、保障需求高的企業明顯不夠,我們希望能根據情況放開這個比例,實現最低為4%。
《21世紀》:現在有很多大企業還是希望由自己成立理事會做受托人,這就會影響已經獲得受托人資格的機構拓展業務,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何志光:由專業性公司做受托人和企業自己辦理事會做受托人哪個更好,是我們一直探討的問題,在遼寧試點的經驗使我們更明確了專業性公司做受托人的優勢。現實操作中對受托人法律、責任、專業和技術方面的要求都很高,而企業成立的理事會一般不具備專業知識,對具備其他幾類資格的機構也沒有充分的了解,而專業公司則具備人才和技術上的優勢。另外,履行受托人的資格工作量很大,成本也比較高,對四種人的協調和溝通不是簡單的事,而受托人收取的管理費用也不高,上限是每年凈資產的千分之二,考慮到成本則自己成立理事會不如找專業公司做受托人更方便。按勞社部的要求受托人在企業年金操作中基本要負全部法律責任,如果采用理事會形式則要由理事承擔連帶責任。
在第一批獲得資格的5家受托人中,3家是信托公司,兩家是養老保險公司。一般的公司成立的理事會不具備專業性一般很難拿到這個牌照,只有大企業下設的財務公司才可以申請。但因為傳統和習慣,還是會有很多企業自己成立理事會操作,但我認為這種做法不會延續太長時間,最多三到五年他們的觀念就會轉變。
當然也不排除在初期競爭階段,有些沒有受托人資格的投資管理人會采取一些措施,因為擔心同時具備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資格的機構不再選擇其他機構做投資管理人,就會鼓勵企業自己設立理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