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行業動態 > 正文
 

年金開閘連鎖效應 平安和太平團險分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2日 10:47 經濟觀察報

  袁滿

    隨著8家保險公司切下了企業年金的第一塊蛋糕,由此,保險業開始了一場以養老保險公司為先鋒的業務模式及戰略轉軌。

  8月2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企業年金市場“四類人”(受托人、賬戶管理人、托管
人、投資管理人)資格名單。平安養老保險公司和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分別獲得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雙重資格。

  破舊立新由此開始。“平安從公司戰略決策出發,成立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對年金類產品完全專業化經營,今后公司不會再給團險業務部門這方面的業務壓力。”平安養老保險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利平說。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同樣表示,將把業務集中在企業年金領域。

  由于具備更為安全的信托模式和稅收優惠,企業年金將不可避免地擠壓團險市場,尤以傳統年金類產品為最,此前,團險中年金類產品占整個團險的70-80%。

  新模式

  “當前確定的企業年金模式不再像過去保險公司傳統

養老金那樣,一家保險公司四種角色全包。”太平養老保險公司總經理王連萬說,“而是由受托人牽頭,幫助客戶尋找年金賬戶管理人、托管人、投資管理人這三種人,通過不同行業機構間的合作來完成年金的運作”。

  根據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企業除自行成立的年金理事會外,企業只能選擇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法人受托機構作為受托人,建立信托型的企業年金計劃。

  而當前保險公司以團險形式銷售的年金類產品則為合同契約型年金,即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以簽訂保單契約的形式,通過交納保費由保險公司通盤運作。

  “在資產歸屬上,傳統契約型年金的資產作為保費計算,屬于保險公司的負債,這就存在償付能力風險,一旦保險公司資不抵債,受益人的權益就要被打折。”太平養老保險總精算師譚偉民說,“但信托模式中,受托人所管理的資產和權益屬于受益人,即便受托人虧損,其受托的資產也不受損失。后者非常符合企業年金長期安全性的要求。”

  這次獲得年金準入的37家機構中,同一機構最多只獲得了兩類資格,這意味著一份企業年金計劃至少需要兩個行業的金融機構合作來完成。也就是說,年金市場由保險、銀行、基金和信托四分天下,保險公司傳統年金的贏利模式也因此發生轉變。

  團險業務形式下的“年金業務利潤主要由死差、利差、費差構成,而信托模式的企業年金的利潤主要來自費差,”王利平說,“也就是手續費收入減去支出后的結余。”

  《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中規定,信托模式中“四類人”的管理費合計不超過1.8%:受托人提取的管理費不高于企業年金基金財產凈值的0.2%;賬戶管理人費用每戶每月不超過5元;托管人費用上限0.2%;投資管理人費用上限1.2%。

  照此計算,獲得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雙重資格的平安和太平,企業年金的費用收入不會超過1.4%。

  “利潤的單一,決定了企業年金業務薄利多銷的經營思路,成本控制成為關鍵問題,而這種成本控制是在規模前提下的,規模是贏利的前提。”

  對規模的強調自然而然地引發出價格戰的隱憂。“監管方面在企業年金放開前,就曾經找相關機構的高層表示,不希望有零收費或價格惡性競爭出現,但這種理想很難說能否實現。”某壽險公司高管說。

  擠壓團險市場

  “企業年金與團險的長期儲蓄型業務目的一樣,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王利平表示,“平安從公司戰略決策出發,成立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對年金類產品完全專業化經營,今后公司不會再給團險業務部門這方面的業務壓力。”

  太平養老保險也同樣表示,其目標就是要做專業的企業年金機構,“不希望分散企業精力在其他業務上。”

  顯然,擁有年金雙重資格后的平安和太平將以往包含在團險中的年金業務抽離出來,整合為主攻契約型企業年金的養老保險公司。這意味著以往保單契約型的年金業務已被保險業看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庹國柱表示,“核心問題是稅收優惠,由于國家只確立了信托模式為企業年金的運作模式,因此將給予以此模式辦理年金計劃的企業稅收優惠,而保險契約型的年金未被政府采納,也就不會享有稅收優惠,這對保險公司的團險業務造成沖擊。”

  2000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方案的通知》規定:“有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并實行市場化運營和管理。……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從成本中列支。”目前全國已經有13個省市相繼出臺了企業年金的稅收優惠政策,最低的比例為4%,最高則為12.5%。

  顯然,相對于獲得企業年金資格的這8家公司,一些沒有獲得執照的壽險公司,因無法較早完成業務轉軌而面臨

競爭力喪失。

  此前,團險年金類產品一直占據著企業年金的半壁江山,在近1000億的企業年金存量中,近430億為團險年金類產品。隨著企業年金信托模式的確立,團險的年金產品很難再占據主導。

  “已有企業表示,希望將以往簽定的年金類團險轉變成具有稅收優惠的企業年金。”譚偉民說,“二者的轉接完全可以通過精算來實現,關鍵是看團險年金計劃成立了多久,以此來計算轉換的成本。”

  平安養老保險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挹群也表示,原團險年金計劃的企業,可以把現有的產品組合分離,將養老部分分出來,把剩余年限的部分轉為企業年金計劃繳費。

  兩家養老保險公司的高管都表示,目前已鎖定大中型企業作為目標客戶,雙方的談判正在進行中。同時,太平養老保險的王連萬則一再強調,盡管太平養老具有投資管理人資格,但并不排除“公司還會向外委托投資管理人”。“太平養老保險內部受托部門和投資部門相互獨立,且之間設有防火墻,這是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經確定的。”他表示,“一開始,合作伙伴的選擇將主要通過招標方式來確定,經過一段時間后,會確定優秀者作為核心合作伙伴。”

  而業務拓展的重點區域則圈定在“經濟發達并具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地區”。太平養老保險參與試點的遼寧省直屬的60家企業的企業年金計劃按此前簽訂的相關協議自動由其承接并進行市場化運做。王連萬表示,“資金規模不是很大,大約2000萬。”

  不過,“企業年金業務的強力推進還要依靠中央稅收政策的統一,”李總認為“大型企業在全國都有員工,如果稅收優惠標準不同,將使年金計劃的制定十分麻煩,只有盡快統一標準,才能解決大型企業的憂慮。”


愛問(iAsk.com) 共找到相關網頁約54,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