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清障養老保險 統計方法成業內爭論焦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4日 10:0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趙萍 北京報道 養老保險從未像此刻這樣備受關注。 8月2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勞社部”)公布了首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結果,8家保險公司榜上有名,分別獲得受托人、賬戶管理人及投資管理人資格。
資格認定之后僅僅兩天,幾家中資壽險公司養老金業務負責人及平安、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分別稱“平安養老”和“太平養老”)的相關負責人就被中國保監會聚在一起,為即將出爐的“養老保險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8月11、12日,北京西山,中國保監會再次將各保險公司養老保險業務負責人聚在一起。會議的主題依然如故。 暫行辦法雛形顯現 “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集中了。”一位參加了8月4日會議的代表說,整整一天的討論中,與會者對幾經修改的“管理辦法”草稿再一次動了手術。 “(管理辦法)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目前的養老保險業務如何規范;兩家新成立的養老保險公司如何生存與發展;如何推動保險公司在企業年金市場上始終占領一席之地;如何提高保險公司在養老金管理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專業化水平等等。”保監會人身險部制度處龔貽生說。 保監會人身險部制度處處長王治超說,為了加快發展養老保險業務,2004年9月,“養老保險及其企業年金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工作小組”)成立,工作小組決定通過制度安排(以主席令的形式頒布上述暫行辦法),解決養老保險行業的發展及規范問題。 王治超、龔貽生和保監人身險部段家喜都是工作小組的成員,而企業代表中集合了平安養老副總經理楊學連、太平養老副總經理陳正陽、中國人壽(資訊 行情 論壇)團險部處長劉云龍、新華人壽精算師楊智呈、團險部馬葵、泰康人壽養老金管理中心龔剛、及友邦保險精算師喬步加等數名深諳養老金業務的專業人士。 5月17日,工作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宣布,“管理辦法”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向全體保險公司征求意見,并將報請主席辦公會通過。 “相對過往的幾個草稿,這一稿算是比較成熟的,雖然仍需要逐字逐句地修改,但大家對很多問題已經形成了初步的一致意見。”與會人士稱。 “管理辦法”的輪廓已日漸清晰。而它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為新興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的發展鋪平道路。 王治超說,現有的兩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主要脫胎于壽險公司,以解決養老為目的,在業務范圍、銷售渠道、精算等多個環節上都與傳統壽險公司有很大區別,這也給保險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產品的審批、定價,資產和負債如何匹配,如何提留準備金、償付能力監管等方面,都需要監管部門與整個行業不斷去探索和實踐。 正是基于這樣的理由,“管理辦法”才令業界尤為期待,而首先需要確定的就是養老保險的定義及養老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 據與會人士透露,“管理辦法”基本明確了養老金公司可以經營個人和團體養老保險、短期健康險、意外傷害險,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和經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而“由商業保險機構經辦的,以提供養老收入保障為目的的經濟行為均列入養老保險范圍,包括契約型和信托型,而企業年金包含在信托型養老保險之內”。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養老保險公司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管理辦法”留下了一道開口——新的養老保險的范圍,將把其他基金型養老保險的信托型非企業年金業務囊括其中。 “這給未來養老金公司經營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以及公務員職業年金,甚至是社會保險的個人賬戶基金留下想象空間。”太平養老一人士說。 保監會、勞社部力主多元模式 按照保監會的統計,2004年,中國養老保險保費收入575億元,較2003年增長20%。“養老保險及其企業年金市場潛力巨大,將成為保險業新的增長點。”王治超對養老保險市場的發展信心十足。 然而,去年勞社部20號令和23號令,將企業年金定義為單一的信托模式后,保險公司一直以契約方式經營補充養老保險的模式被打破,保險公司的團險部內開始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邊是為發展潛力巨大的企業年金市場積極籌備養老金公司,一邊是團體養老保險業務越來越邊緣化。 平安養老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利平說,企業年金與傳統團體養老保險均為長期儲蓄型業務,它們之間具有很強的替代性。“作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養老金業務就是我們的主業,我們沒有副業和兼業。” 泰康人壽保險公司養老金管理中心業務運營處經理龔剛說:“保險公司和其他的金融行業不一樣,企業年金是我們的主業。過去我們給企業法人做的補充養老保險中,有相當成分上的業務就是企業年金業務,而其他行業都是因為有了企業年金而打開了一個新的市場。所以對保險公司來說,如果我們現在不做,這條業務線就會被慢慢地萎縮掉,這是很大的損失。” “但是,單一的信托模式不能完全滿足中小客戶的實際需要,也不能體現出壽險公司在企業年金管理上的技術優勢。”前述壽險公司團險部人士說道。 據王治超透露,為化解最初認識上的分歧,保監會和勞社部曾有過多次溝通,最終在兩部門間達成了初步的共識,并已形成會議紀要:雙方認為,企業年金是企業建立的一種有稅收制度安排的養老保障制度,其中享有稅收制度的企業養老安排屬于企業年金;不享受的則應由企業自主選擇投保團體養老保險,亦可建立企業年金。 關于企業年金計劃形態,雙方認為,針對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社會保障的特點,允許DC計劃(繳費確定型)和DB計劃(待遇確定型)同時存在,并鼓勵使用混合型等更靈活的待遇計發辦法。 前述與會人士透露,按照現行企業年金的管理規定,我國的企業年金計劃主要采用DC計劃,對于DB計劃,并沒有相應明確的制度,而此次“管理辦法”計劃首次將DB計劃以制度安排的形式加以明確。 王治超說,今后專業養老保險公司既能夠提供繳費確定型產品服務,也能夠提供給付確定型產品服務,更應該發揮行業優勢,為企業提供包括短期健康保險、短期意外保險在內的一籃子員工福利計劃。 統計方法尚存爭議 一直以來,保監會關于“統括保單”的要求,對保險公司經營團體養老保險業務的地域性形成了某種束縛。“統括保單”只能由保險公司總公司或其授權的省級分公司的業務部門出具,其他分支機構不允許出具統括保單。 然而,企業年金市場剛剛萌動,一方面要在全國范圍內承攬業務,一方面又要嚴格控制成本,不能大量鋪設分支機構,這個矛盾真切地擺在養老保險公司的面前。 前述太平養老人士說,該公司已經獲得保監會的原則同意,可以使用太平人壽現有的資源開展企業年金的銷售及相關服務。王利平也表示,平安養老金公司會借助于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在全國各地的強大網絡,以及集團的PA18網站、電話中心等既有平臺,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但是這些做法還需要有明確的政策依據。 王治超說,這次“管理辦法”即將給出這個政策依據,“算是對原有制度的一種突破”。 除此之外,在前述征求意見座談會上,養老保險公司會計方法和統計方法同樣引發了爭論。“這是‘暫行辦法’最后的一道關卡了。”與會人士稱。 他說,養老保險公司作為受托人,承接資產管理業務,其收入不是保費收入,而是管理費收入。太平養老參照證券投資基金設計了一套會計方法,平安也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財務管理方法,“管理辦法”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現在的關鍵在于DB方式下的精算方法以及保監會的統計方法等。 會上,工作小組的公司代表們就統計方法各陳己見。有人建議,應該參照現行保費收入的統計方法,通過提取責任準備金抵消負債,避免重復統計。另一些人則認為,收入應按照管理費收入計算,在考核公司業績時,則以受托管理的資產總量為指標進行評估。還有人建議可以將所有的管理費收入計作保費收入或是計做表外業務收入……眾說紛紜,仍非最后定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