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就亂。這是保監會對逐漸放開的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最擔心的問題。但保險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和可投資的產品,以至收益率持續下降,更讓他們為難
□ 本報記者 崔帆
中國保險業的收益率在持續下降。2001年,這一數字為4.3%,但到了2003年、2004年
,已分別降至2.68%、2.97%。
這就像是串串警鐘,不停地在中國保險監管部門官員的心頭敲響 。業界呼吁中國保監會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聲音不絕于耳。
2005年6月20日,保監會正式發布《關于保險外匯資金投資境外股票有關問題的通知》,保險外匯資金可投資境外成熟資本市場的股票,這是繼去年8月獲準投資境外債券后,保險資金又一次突破。
投資渠道拓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保險公司的收益,但收益和風險緊密相連。而《財經時報》了解到,現在擺在保監會官員面前最頭疼的事情就是,他們擔心“一放就亂”。
如何讓保險公司實行有效的投資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資金使用和監管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正引起業界的廣泛討論。
政策困擾
在《保險法》頒布之前,保險資金可投資于房地產業、信托業,并可開展信貸業務等,這種紛亂的投資渠道使得不少保險公司違規運用資金,造成相當部分資金的沉淀和流失。無限制的亂投資也很快導致了保險公司資產出現惡化。
1995年出臺的《保險法》對資金運用作出明文規定,保險資金僅限于運用在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方面。政策的限制使得大量保險資金處于閑置或低收益狀態。據統計,當時約有50%以上的資金以現金或存款的方式存在。
目前,中國保險公司的資產組合中,已有70%左右為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而在保險業發達的國家,如英國,保險投資比例中的72%分散在債券、股票和基金等不同投資品種中。
中國保險公司的投資結構顯然不能達到優化保險資金資源配置的作用,更難讓保險公司獲得滿意的收益。資料顯示,目前,保險公司的收益水平普遍低于《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規定》中提出的3%的年收益率底限,前景極不樂觀。
市場產品匱乏
在平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關人士看來,之所以保險資金大量為銀行存款,是因為保險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和可投資的產品。
他表示,現在市場熱銷的短期融資券以及將要推出的資產證券化等產品,對保險公司的投資現狀不會有太大改善,因為這些金融產品都屬于短期風險產品,與壽險公司的長期投資風格不相符。
這位人士強調,目前保險公司急需投資的品種是20至30年的長期債券,但國內市場現在根本沒有相關產品。這使得保險公司迫切希望保險資金可投資房地產等實業。
據透露,早在2004年年底,平安保險已向保監會遞交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的申請,但至今無回應。
業內人士預測,保監會可能會對保險資金投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行業采取分類監管,首批獲準投資的保險公司將是中國人壽、平安保險等實力較強的大公司。
嚴控比例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遵循循序漸進、逐步放寬、靈活調整的原則,確定保險機構股票投資比例。目前,這一比例暫定為不超過上年末總資產規模的5%。
據《財經時報》了解,國內保險公司對股票的投資比例多只有1%。華泰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認為,當前中國股票市場的風險較大,短時間內難以成為保險資金合理的投資場所,目前保監會制訂的5%投資比例比較合理。
《財經時報》同時從保監會人壽保險監管處負責人處了解到,監管部門將對高風險資金投資進行嚴格限制,對于外界關注的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等領域的比例,原則上不會超過股票市場,即會限制在5%之內。
這與業內人士估計的10%的比例,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