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三十而立難:部分人創業大部分在啃老 |
|
一位 50后說:“80后豈止是"垮掉的一代",簡直就是"崩潰的一代"。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一代人身上……” |
三十而立有點難 1980年生者奔三六成兩手空空 |
|
進入2010年,1980年出生的“80后”帶頭領跑沖進30歲。在這個時候,近六成年滿30歲的“80后”悲哀地發現:自己“三十難立”———薪酬不高,工作不滿,存款空空,無房無車。 |
網友熱議80后:三十難立難在哪 |
|
新年伊始,各大網站論壇就因為一個話題熱鬧非常。一個早已被貼上了無數標簽的群體又一次回歸人們的視線,在這之前,他們曾被稱為“小太陽”、“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的嬌生慣養及率性無擔當讓長輩們以為是“垮掉的一代”。今年,這一代人將陸續跨進三十的門檻,孔夫子的一句“三十而立”,讓這群飽受議論的人們再次被淹沒在口水中。80后,究竟是“三十而立”還是“三十難立”呢?他們自己又認為什么是最“難立”的呢? [全文] |
俞智淵律師正打算換一輛30萬元的新車,這不是追求享受,而是一名試圖從事較為高端法律服務業的律師所必需的裝備。
鄭立,國內知名網站“分貝網”的創辦人,1982年生人,重慶人。鄭立創立的163888音樂網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音樂門戶網站,后改名為“分貝網”。
開車十分鐘,蘇蕙來到國家電網天津電力公司一家營業廳。大廳里已經有十幾個人在排隊,沒辦法,蘇惠只好站到了營業廳外面。過了半小時,電買好了。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40歲左右才分到房子,30歲以下的人是沒有房子的。結婚常常是住集體宿舍,合住房子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任志強說:“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要一下子超越自己的父輩呢?這里有一個最大的錯誤觀念,就是住房體系中,總是說居者有其屋,按道理說,應該是居者有其所,有地方住就行了。 ”
“433元,我每天的生活成本比電視劇中的主角還高。”這是一位居住在杭州的網友在總結自己的家庭開支后發出的感慨。在他列出的生活成本中,每個月的房貸是3100元(期房),房租2650元,寶寶的保姆費加生活費2550元,再加上吃穿用、交通費、人情往來等必要開支,算下來每月開支居然達到了13000元。
第一撥80后今年三十歲。已經過了若干年的奮斗,我能在這個城市中擁有一套房嗎?面對如此高房價,是選擇留守杭州還是離開杭州?事實上,如今的80后新杭州人,正在這樣的選擇中掙扎。
專題制作:建東 電話:010-62675478 |
告別蟻族:月入千元的小城生活 |
|
房價與這個將走進虎年的冬天一樣冰冷而兇猛,但在城市的四面八方,仍有那么多的年輕人用體溫捂緊胸口深處一個小小的“北京夢”、“上海夢”,不愿它們破碎變涼。然而,曾經,不是只有你們這么想。 |
兩個高校畢業生人生選擇:要生活還是要城市 |
|
他的小日子過得很愜意,騎著小摩托車上下班,十幾分鐘的車程,中午回家吃了飯還能美美睡上一覺。結婚之前,卜海拿下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離父母家不遠,下班就去蹭飯,碗都不用刷,小兩口可以選擇回家玩游戲還是出去看電影…… |
我的小城市工作生活體驗: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
|
去年春天,柳生趁著周末到北京聽戲。“坐動車組兩個小時就到了。當時在長安大劇院看的,京劇《失空斬》,就是那個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之后在劇院旁邊的快捷酒店住一宿,第二天就回去了。”
|
小城市生活樣本:我倆每天吃完飯都在海邊溜達 |
|
同學們常常羨慕小莫的幸福——和男友一起工作在四面環海的小島上,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在這兒,你會覺得時間流逝是很自然、沒有壓力的事情。人們都在享受散漫的生活,沒有任何人和事在驅趕他們。”她說。 |
小城市愜意生存狀態:在父母身邊我感覺很幸福 |
|
謝偉2004年從計算機系畢業時,根本沒有預料到自己兩年以后的生活。當時他剛成為北京一家著名電腦公司的技術員,收入穩定。但現在,他是南京市郊區浦口區一所小學的老師,數學兼計算機老師。
|
翟振武:當大城市蟻族不如做中小城市人才 |
|
翟振武:我覺得機會很多,不一定非得留在大城市。你都在大城市當“蟻族”了,為什么不去中小城市找機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