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小到芝麻、辣椒,大到煤炭、原油,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迅猛發展,初步統計,全國各類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已近800家。但是,由于市場定位不明確、法律法規缺失等問題,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譬如不擇手段拉客戶、類期貨交易、投機炒作等。有期貨業資深人士表示,亂象叢生的大宗商品電子市場需要盡快出臺適應現階段發展需求的行業標準,并亟待強力科學的監管,才能使這個市場獲得健康、高效、平穩的發展。
猛鉆期貨“空子” 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風險滋生
■本報記者 韓 喆
全國又有幾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新開業。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普通投資者常常會接到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工作人員的電話,以此推廣自己的大宗商品中遠期電子盤交易。
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中采取電子盤交易模式的市場占了半壁江山,約占52%,居于市場主導地位。由于其參與手續簡便,易于商家靈活操作,因此贏得了更多的青睞。
據了解,大宗商品市場在表現出發展迅猛、市場規模大、參與成員多等特點的同時,也出現了市場定位不明確、法律法規缺失等問題。
有專家呼吁,大宗商品中遠期現貨市場伴隨著大宗商品的市場化改革而出現,由于缺乏強有力的監管,積弊多年,對正常的市場秩序構成嚴重威脅,對大宗商品中遠期現貨市場的徹底整頓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利用網絡、電銷拉客戶
股票投資者李先生為《證券日報》記者詳細講述了“被推廣”的經歷。
一個平常的交易日上午,一陣手機鈴響,打斷了正在打理自己股票賬戶、盯盤的投資者李先生。
“喂,哪一位?”
“您好,我是xx大宗(商品市場)的小劉。”
“什么事?”
“先生您好,我們現在正在推廣期,打電話來就是想向您介紹一下我們市場的大宗商品交易。”
或許是一位新人,這位操著一口南方口音的小劉,雖然沒有保險公司業務人員表述的那么流利,但介紹的口氣和語言中也透出了一股熱情。
隨后,在小劉的要求下,李先生告知了自己的電子郵箱,以便可以接收一些大宗商品交易的相關資料。
晚上,李先生打開郵箱,看到了新來的郵件,里面很簡單的寫著“李先生您好,我是xx大宗的小劉,我們市場的官網是xxx,有什么需要咨詢的可來電咨詢。”隨文件是可以下載的該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市場分析客戶端。
據李先生介紹,這是一家注冊資金為幾千萬元的電子交易批發市場,所交易的大宗商品以鴨梨、馬鈴薯、板栗等農副產品為主,并提供信息咨詢、中介代理、儲運配送等配套服務。而小劉就是這家市場的推廣人員。
據小劉講,該市場采取電子盤交易模式運作,其網上交易系統安全可靠,并與銀行結算、信息發布、異地交易、撮合競價等系統銜接,十分便捷高效。
記者在李先生提供的市場分析界面中看到,其內容不僅有參與交易的品種,還提供了這些品種在交易中的開高低收價、漲跌幅、成交量等數據,此外,還有類似期貨市場的多品種分析和套利分析等選項。
據了解,大宗商品市場在近兩年表現出了發展迅猛、市場規模擴大、參與成員增多等特點。而在今年4月份,全國就有數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開業,而這些地方的大宗商品電子市場,也主要以具有當地的特色的大宗商品為主,逐步拓展外延的特點。
今年4月2日,河南新鄉金銀花電子交易中心開業。半月后的4月18日,貴陽大宗商品交易所也正式開業。
前者其主要是為金銀花及其他農特產品建立一個銷售交易平臺,從而擴展產品交易渠道和交易量,促進農民增收。
據介紹,該電子交易中心成功運營后,還將擴大品種,比如山楂和藥材等,最終要形成一個綜合多產業的電子商務門戶。
而貴陽這家大宗商品交易所將以當地較有優勢的黃磷等化工產品,茶葉、辣椒等農產品為主要交易品種。今后還可能把經營品種擴大至鋁板帶箔、辣椒、天麻、杜仲等特色產品。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不斷的利用通過網絡、電話推銷等方式,宣揚投資收益,吸引普通投資者參與,這其中不光是交易大品種的商品市場在以不同的方式大力宣傳,也有交易紫菜、榨菜、芝麻、木薯這類小品種的交易市場。
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中采取電子盤交易模式的市場占了半壁江山,約占52%,居于市場主導地位。由于其參與手續簡便,易于商家靈活操作,因此贏得了更多的青睞。
而目前我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交易模式已有現貨預約購銷交易模式、電子盤交易模式和倉單交易模式三種,可以充分滿足不同產品種類的電子交易需求。
猛鉆期貨“空子”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深化,國內大宗商品逐漸由實體市場向電子市場滲入,近年國內大宗商品電子盤交易發展迅猛,全國興起了開展電子盤交易所的熱潮。
在一份專業人士提供的《主要大宗市場一覽表》中記者看到,這里包括了全國比較活躍的81家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江浙、兩廣、兩湖等省市,其交易品種從農產品、能源再到原材料,數量眾多,內容豐富。
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內中遠期交易市場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細致,這些品種包括了辣椒、綠豆、大蒜、紅小豆、食糖、棉花、玉米、粳米、高粱等農產品,包括了黑色、有色、稀有等金屬品,包括了煤炭、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能源品,甲醇、甲苯、PVC、苯乙烯、二甘醇、化肥等化工品,還有蠶絲、絲綢、棉紗等紡織原料。
其中渤海商品交易所的焦炭是期貨市場剛剛上市的品種,還有該市場經營的動力煤也是期貨市場計劃上市的,還有些品種則被期貨市場證明不適合采用標準化合約形式進行交易的,比如綠豆、紅小豆等品種。
期貨專家表示,雖然目前中國期貨市場已具規模,擁有3家商品期貨交易所、1家金融期貨交易所和26個期貨品種,但遠遠未能滿足實際需求,與龐大的國民經濟總量并不適應,這為近似期貨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提供了生存土壤。
而與中遠期交易市場豐富的品種相比,期貨市場則相形見絀。專家指出,中遠期交易市場的不少品種很多都具備了作為期貨交易品種的條件,但目前還未能在期貨市場上市。
通過對目前國內中遠期交易合約和期貨合約互相比較,發現兩者非常容易被混淆,大量的中遠期交易市場事實上正在采取期貨的模式進行運營,并大量吸納普通投資者和無現貨背景企業進行投機炒作,但又缺乏像期貨市場一樣強有力的監管。
實際上,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這些年鬧劇百出,從海南天然橡膠事件、廣西白糖事件到浙江嘉興繭絲綢事件,再到2008年8月爆發的更為臭名昭著的,由資深期貨業人士郭遠峰所導致的華夏現貨商品交易所事件等等。
中遠期市場最終應該回歸現貨本身,其本質上是一個物流市場,其最終的目的應該是物權的轉移,實物交割才是其本質。其合約倉單的最終基礎在于擁有強大的現貨量,而非純粹的投機涉險資金的進入。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內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普通實際交割量并不大,很多中遠期交易市場名不副實。
據統計,目前可查的由部委或者地方政府的批準的、比較活躍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有80家左右。據有關機構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去年,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有200多家,各地主要中遠期交易市場約為百家,交易金額近8萬億元。另據透露,從工商注冊資料來看,全國各類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已近800家。
有專家表示,國內還有很多以網上交易、電子交易公司等形式存在的眾多的中小型中遠期現貨市場存在,中遠期市場真正的數量和規模難以統計。有的中遠期交易市場甚至派生出了一些“變種”,即以做市商、延期交割名義出現的所謂黃金投資公司。其利用現貨做幌子,采用更為隱蔽和具有欺騙性的延期交收的名義進行。
與“中遠期現貨交易所”不同的是,所有參與黃金延期交割業務的客戶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黃金公司自己,這也意味著這項業務中,黃金公司天然與客戶對賭。
專家介紹說,目前國內中遠期市場中相當一部分采用了期貨交易基本形式和手段,招攬毫無現貨背景的企業進入市場進行投機,此外,市場內擁有席位的會員可以進行代理客戶交易,甚至出現二級代理、三級代理,大量吸納自然人客戶進行投機交易。由于缺乏監管,導致問題頻發。
國家工商總局在文件中明確指出:“此類市場采取的這種交易方法和有關管理制度,與期貨交易機制類似,改變了商貿流通屬性,具有金融性質,投機性較強,具有較大的風險隱患。”
怎一個“亂”字了得
專家表示,我國大部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臺處于區域發展狀態,難以形成國際影響力,需要盡快出臺適應現階段發展需求的行業標準,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全面提升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臺綜合競爭力。
行業標準和真正的實行監管談何容易!有人說,目前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就像是20年前期貨市場剛剛起步時的狀況,隨便一個什么公司就可以注冊一個交易市場,啟用和期貨交易類似的電子盤交易。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對本報記者表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廣泛借助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兩種方式,有其存在的現實合理性。如果大宗商品市場借用期貨市場的模式和機制,那必須有如期貨市場一樣的監管才行,但情況并非如此。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市場雖然借鑒了期貨交易的模式,但并不太按“期貨”規矩來,品種合約隨意被更改,主力合約無規律的快速轉換,合約存在時間并不按照所交易的現貨生產周期來科學制定等等情況時有發生,入場的大部分散戶被深套之后才后悔莫及。
“現貨市場期貨化,場內市場場外化。從2007年到現在,我關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沒人管,沒法管’的觀點已經表述5年之久。”
胡俞越認為,監管缺位讓大宗商品市場的運作“無法無天”,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且相關的監管辦法缺位,盲目復制、攀比交易量、違規炒作、過度投機等問題至今都沒有解決。
一位多年在大宗商品市場內“刷單”的散戶對記者表示,一些現貨盤跟政策面沒什么關系,就算是技術指標都亂糟糟的,以前想好好研究指標的想法早已煙消云散。
“現貨盤子本來就一個莊,他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這位散戶說。
還有知情人士表示,現在一些交易市場還學著大收遞延費(延期費),投資者持有的合約如果想“過夜”,除了手續費,還要交前一日持倉金額萬分之二的“遞延費”,當天不交割的話,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進一步加大,交易市場大賺遞延費,而且手續費也很高,一月十幾億的交易額都很平常。
有媒體報道說,在如此情況下,越頻繁操作就會將越多的收益分給交易所,而想做長線投資,則必須忍受如滾雪球一般累積的“過夜費(遞延費)”,這會讓投資者陷入險境。
記者在一份散戶的初始資金為20000元、時長為一個季度的黃金交易對賬單上看到,手續費為6545元,遞延費為3560元,贏利8480元,最后賬面整體還虧損1625元。近三個月交易贏利率約為42.40%,乍看起來似乎不錯。可是細算起來,手續費占贏利的77%,遞延費竟占到贏利的42%。
專家表示,“遞延費”制度在已經普及的證券交易中 ,以及在性質更相似的期貨交易中都沒有。這條交易規則從根本上使選擇“遞延交易”的投資者一開始就走上了虧損之路。
此外,有的交易市場還實行連續現貨交易,其實質是用延期交割違約金來延緩實物交割時間,只要支付極少量的延期違約金就可以不用交割,其實質是取消了交割,這在日本等國外市場發展的歷史中已被證明是行不通的。
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很多中遠期交易市場的交割庫設置數量極低,庫點十分集中,這與連續現貨交易的要求不相符合,其主要目的是為大量的投機提供便利。
有專家表示,目前大宗商品市場的法律依托主要是2003年出臺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但這部法規不僅過于原則化,并且已經不適應當前市場的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
據了解,《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只是個行業標準,不具備法律意義,但是事實上又為中遠期現貨交易進一步提供了法律依據,由于中遠期市場審批程序十分簡單,只需要行業主管部門或者地方政府審批、工商局注冊即可設立,因此國內采用類似期貨交易方式的中遠期市場發展很快。
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國內發生了多起重大事件。2008年在出現華夏商品現貨交易所出現攜款潛逃事件之后,有關部門曾計劃清理整頓中遠期市場,商務部還制訂了《大宗商品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該征求意見稿將中遠期現貨市場界定與期貨市場幾乎一模一樣,同時與國務院頒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相抵觸,最終沒有頒布實施。
亟待科學監管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統計,今年4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3月有所下降。以單邊計算,4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23.63%和42.64%,環比分別下降21.09%和24.40%。期市月度成交量已連續出現同比下滑,1~4月成交量同比增幅分別為-39.87%、-13.93%、-21.80%和-23.63%。
分析人士表示,2010年11月底以來,交易所通過提高保證金水平、取消手續費優惠等措施,抑制市場過度投機行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交量,期貨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降低。
該人士認為,期貨市場管得好管得住,但場外大宗商品市場卻與此相反。
不過,情況似乎在去年已有所改觀。
去年11月底,國家發改委發文要求各地方各部門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包括操縱電子交易市場價格,推動現貨價格上漲在內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上海市有關部門在去年11月18日發出通知,要求電子交易市場在2010年內清理農產品經紀人,以后農產品經紀人只有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才能參與電子交易。
據了解,去年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清理了1.6萬名自然人,現在中遠期電子交易的主體是企業和合作社。
分析人士認為,加強電子交易的監管和農產品價格走高有關系,因為農產品電子交易的投機行為對價格起到了拉動的作用。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在去年7月份通報的囤積哄抬農產品價格違法案件中,便涉及農產品電子交易:山東某經銷商在收儲囤積大蒜的同時,于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間,帶領多人在電子交易市場合伙炒作大蒜中遠期合約的價格。
針對大蒜中遠期交易中引發的嚴重問題,商務部、公安部、工商總局、法制辦、銀監會和證監會六部委聯合下發了《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范工作指導意見》,明令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對中遠期現貨市場開始進行整頓。
整頓內容包括了禁止新設市場和新上品種;保障資金安全,實行保證金第三方托管和銀行監管;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禁止代理業務;規范保證金繳納形式;限定每個交易品種和每個交易商的最大訂貨量等。
業內專家表示,上述治理整頓政策實施后,確實看到有些中遠期市場已經開始公開勸退部分沒有行業背景的交易商,但是,政策的最終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難以判斷,很多批發市場成交量并沒有明顯的下降。
在大量的中遠期交易市場事實上已經采取了期貨的模式進行運營,并大量吸納自然人客戶和毫無現貨背景的投機企業進行投機炒作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強力監管部門對其進行科學監管,那么整頓只能治標,并不能根除其對社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