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國際糧價近期不具備大幅上漲基礎

  極端氣候及一些糧食主產區限制出口是近期國際糧價快速上漲的誘因,而充斥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是糧價上漲特別是小麥價格上漲的幕后推手。當前國際糧價遠遠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水平,波動幅度仍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國際市場糧食供求總體平衡,不具備大幅漲價的基礎。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需要持續關注。

  ⊙趙坤 丁飛

  近期國際市場小麥價格猛烈上漲,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上漲幅度近50%。同時其他幾個主要糧食品種的價格在其帶動下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稻谷、玉米和大豆的期貨價格上漲幅度均超過了10%。與此同時,一些糧食主產國限制糧食出口,引起了世界各國,特別是極度依賴糧食進口的非洲及拉美國家的擔憂,紛紛拉響糧荒即將到來的警報。世界銀行近期的報告也指出,33個國家正面臨因食品短缺而發生動蕩的危險,全球糧食供應再次面臨危機。巧合的是,二季度以來,我國糧價也在逐步上行,國際糧價大幅上漲是否會傳導到國內并引起國內糧食市場的波動,進而誘發通貨膨脹,也引起了眾多討論。

  當前國際糧價劇烈變化的原因何在

  1. 極端氣候及糧食主產區限制出口是近期糧價快速上漲的誘因。

  今年6月以來,因持續高溫干旱天氣,俄羅斯許多地區遭受旱災,部分地區甚至發生森林大火,農田被毀,致使糧食作物,特別是小麥作物大幅減產。根據俄羅斯聯邦農業部估算,俄國內約1/3 的耕地很可能顆粒無收,今年的糧食收成預期從年初的 9000 萬噸減少到6000 萬噸,同比減少超過30%。

  此外,烏克蘭、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等世界主要產糧區也都出現了異常的高溫天氣,導致糧食普遍減產。德國也因降雨大幅減少和極端干熱天氣,北部和東部地區糧食作物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小麥減產尤為顯著,降幅可能高達20%。加拿大則由于天氣陰濕影響正常播種,小麥產量將減少17%。印度、巴基斯坦由于洪災導致大量儲備小麥浸水腐爛。

  為了抑制國內糧食價格上漲,為明年建立糧食儲備,俄羅斯自8月15日起臨時禁止小麥、混合麥、大麥、黑麥和玉米等農產品出口。8月17日烏克蘭也宣布糧食出口減半,期限為9月1日到今年12月31日,成為繼俄羅斯后第二個限制谷物出口的國家。在俄羅斯禁令發布后(8月5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期價以每蒲式耳7.8575美元的漲停價報收,創下23個月以來的新高,并帶動玉米期價盤中一度觸及13個多月以來的高點。

  可以說,極端氣候導致糧食主產區受災并減產,同時為了保證國內供應和抑制糧價上漲,俄羅斯、烏克蘭限制糧食出口,直接誘發了近期國際糧價大幅上漲。

  2. 充斥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是糧價上漲特別是小麥價格上漲的幕后推手。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和要素市場的互融性及互動性明顯增強。由于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趨勢不明朗,又一次引發人們對于全球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擔憂,黃金、原油以及金屬原材料的炒作風險明顯加大,因而在出現了因天災導致糧食減產、限制出口等炒作題材后,大量流動性涌入糧食期貨市場,特別是小麥市場,推動糧價大幅上漲。

  實際上由于前兩年小麥高產、供應充裕,小麥價格從2009年末就一直處于下行壓力之下。而當全球糧食歉收或是糧價飆升時,糧食出口國采取囤積、限制出口,糧食進口國采取囤積、搶購等相對極端的行動,非常容易對市場形成明顯的心理暗示,從而為國際市場上的大量流動性和投機資金提供炒作題材。

  在這種形勢下,嗅覺異常靈敏的許多投機資金趁勢蜂擁而入小麥市場,逐漸炒熱長期處于價格下行通道的小麥期貨,造成國際市場上小麥價格的暴漲。

  目前國際糧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1.目前國際糧價遠遠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水平,波動幅度仍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國際市場主要糧食品種價格自2007年開始出現較快上漲,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達到歷史高位,之后快速回落,目前仍在低位運行,遠遠低于2008年之前的水平。只是近一個多月來,國際市場小麥價格突然大幅上漲,帶動其他種類糧食價格的上漲。8月5日芝加哥期貨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了約60%,而大豆、玉米和稻谷價格分別比7月初上漲9.9%、10.9%和12.2%,漲幅明顯低于小麥價格上漲幅度。

  但這一上升趨勢并未持續,且在不同品種之間出現分化:小麥價格迅速回調,8月18日比8月5日回落了近20%,同時大豆價格也有所回落;而玉米和稻谷價格仍在小幅上升。即便從波動最為劇烈的小麥價格來看,其上漲幅度也并未像人們所擔心的那樣脫離了軌道,失去了控制。從每周價格變化率來看,小麥價格上漲幅度還未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上升的幅度。而且,8月第一周后,由于市場逐漸意識到俄羅斯限制出口只是一個短期的意外因素,沒有對國際市場糧食供需平衡造成根本性的破壞,自第二周后價格已經出現較大幅度回落。

  這些均從側面說明這一個月來的國際糧價并不是普遍的大幅上漲,而是投機資金炒作放大了極端氣候因素對國際糧食市場的沖擊,只會造成個別糧食品種價格,如小麥價格短暫大幅上升,而不會引起國際糧價普遍、持續和大幅的上漲。

  2. 當前國際市場糧食供求總體平衡,也不具備大幅漲價的基礎。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供應國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供應商,其小麥產量僅占世界產量的8%,出口量占世界總出口量的11%。按照俄羅斯當前限制小麥出口的政策,小麥出口量削減一半,大概為800-1000萬噸,毫無疑問會對嚴重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小麥的國家,如中東和北非造成較大的影響。

  但從全世界來看,小麥供需并不會出現如此大的缺口。據美國農業部7月份報告預計,2010/11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6.61億噸,需求量為6.67億噸,產需缺口約0.06億噸,庫存為1.87億噸,庫存消費比為28%,高于正常水平。這說明,各地的小麥供應充足過剩,很容易填補這一空白。例如,美國當前的庫存超過2600萬噸,是這個缺口的近3倍,甚至還高于俄羅斯去年小麥的出口總量(2100萬噸)。

  此外,盡管聯合國糧農組織將其對2010年全球小麥產量預測調低了3.8個百分點,至6.51億噸,但并未對小麥供需平衡表示過度悲觀。而且,近兩個月美國小麥凈出口銷售量連續超出市場預期,并預計將有11萬噸在2010至2011年度交割的小麥銷往未知目的地。

  從其他糧食品種來看,美國農業部也預計,今年玉米、大米、大豆均庫存充裕,供大于求。2010/11年度全球玉米產量8.32億噸,需求量8.31億噸,庫存1.41億噸;大米產量4.59億噸,需求量4.52億噸,庫存0.97億噸;大豆產量2.51億噸,需求量2.48億噸,庫存0.68億噸。因此,當前國際市場糧食供求總體平衡,不具備大幅漲價的基礎。

  3.國際市場小麥價格的傳導作用有限。

  雖然小麥價格上升,會導致面包或谷物等產品價格上漲,特別是在中東,北非等糧食、食品短缺的國家,但全球糧食價格暴漲不大可能。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對食品價格傳遞效應的最新研究表明,在發達國家,國際市場上小麥價格上漲1%,面包的國內價格只會上漲0.2%;在一些亞洲國家,這個傳導效應大概在0.11%-0.74%;而在非洲,傳導效應則較小。

  因此,如果僅是小麥價格大幅波動,其他農產品價格不出現劇烈上漲,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也不會大幅上漲。

  長期來看,國際糧價將持續上升

  根據我們的分析,目前國際糧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在短期擾動因素的影響明確后,流動性資金投資炒作的題材也將消弭,國際糧價回歸正常波動。但是從長期來看,國際糧價將持續上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6月份的報告指出,今后十年小麥和谷物的平均價格將比1997年到2006年期間增加15%到40%,植物油價格增長40%,牛奶價格則平均上漲16%到45%。

  1.食品需求結構升級是國際糧價持續上升的根本原因。

  目前,世界人口已達60多億,預計到21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將達到90億,與此相應糧食需求量將大增。從2003 年以來,世界經濟連續增長,速度達5%上下。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加快,刺激了全球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斷擴大。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以及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國家和地區形成了新的糧食消費增長點,肉、蛋、奶、魚等動物性蛋白食品消費量迅速增長,導致消耗更多的飼料糧。

  在過去45年里,世界糧食消耗從每天230萬噸增加到每天560萬噸,增幅達144%左右。需求的擴大構成了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升,或者說對其價格上漲必然產生拉動作用。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對谷物、油料、肉類和奶類等產品的監測比較,發展中國家消費增長的速度高于發達國家。

  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收入的提高對動物性蛋白食品的消費量迅速增加,促使間接消費的糧食快速增長。就本質而論,推動國際糧價持續飆漲的主要動力和持久因素是這種食品的需求結構升級。

  2.各國采取的農業政策客觀上將推升國際糧價。

  除天災等因素導致糧食減產之外,也存在人為的政策因素。長期以來,國際農產品貿易處于不合理的秩序中,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往往處于受損害的地位。

  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歐美許多發達國家糧食等農產品過剩,這些國家的政府采取大規模土地休耕補貼及其他種類的補貼措施。特別是,出于保護本國農業的目的,迄今發達國家和地區一直實行“逆周期”補貼政策。這種政策,一方面限制了糧食生產的增長,另一方面提高了糧食等農產品成本,使其農產品以低于成本數倍的價格傾銷到國際市場上,嚴重扭曲了國際貿易秩序。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及地區而言,既阻礙其農業生產的發展,又惡化其國際市場上的貿易條件。這種不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也是加劇國際糧價上漲的客觀因素。

  此外,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在注重發展高增長行業時,放松了農業和糧食生產,減少了農業投入,導致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的速度放緩,糧食增產趕不上消費水平的上升。在亞洲,目前農業生產率年均僅增長1%,而在20年前農業生產率年均增長則為2.5%左右。作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的印度,近年來實施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政策,忽視農業發展,導致其農業生產逐年降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全球氣候變暖將使世界糧食減產,價格上升。

  近兩年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現象頻發,旱災、熱浪和洪水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密集,對世界各國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今年俄羅斯、烏克蘭等國所遭受的旱災和火災就是氣候變化的一個突出表現。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一趨勢加以遏制,世界各國都將受到影響。

  近日,來自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研究發現,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200多處稻田,每日最低溫度不斷升高,夜晚越來越熱,導致了這些國家的水稻不斷減產。而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的一份報告也指出,由于降雨和干旱的規模高于常年的氣候變化,世界一些地區已開始呈現出農業經濟的脆弱化跡象。如果沒有大量的資金和新技術的注入,發展中國家的小麥產量將下降30%以上,并會引起災難性的價格暴漲,到本世紀中葉小麥價格可能會上漲170%~194%,大米價格也將上升121%。

  國際糧價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自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糧價在逐步上行,這主要是由于國家政策、糧食產地受災等因素引起的,與國際糧價無關。且在國家調控下,我國糧價仍然保持在合理的空間內波動。

  根據國家發改委監測,今年上半年,芝加哥市場小麥、玉米期貨價格和泰國大米現貨FOB價分別為每噸177美元、143美元和496美元,比國內批發價格每噸分別低880元、1060元和660元左右。即便是國際糧價上漲較快的7月,國內小麥、玉米、大豆批發價格也分別比國際市場(美國、巴西現貨價)每噸高695元、1005元、813元。

  而且,我國小麥、玉米、稻谷產需基本平衡,進口量很小,不足國內各品種產量的1%,主要糧食品種能夠自給自足,國內糧食價格變動基本不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即便國際糧價大幅上漲,對我國糧價影響也較小。基于此,對于當前國際糧食市場的價格波動,暫時不必急于跟隨其推出相關政策來干預國內市場,但要認真跟蹤和觀察,做好各種準備和預案。

  特別需要指出,這次國際糧價波動提醒我們,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仍然存在兩大隱憂。一是國內氣候條件極端異常,農業災害多發頻發,糧食生產需要“遠慮”。東北四省區糧食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入夏以來吉林、遼寧等地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給糧食生產帶來一定困難。

  這一方面反映了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我國對于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因此,我們必須因地制宜,采取適應措施,根據對未來氣候的預測調整農業結構,加強管理、改善農業基礎設施,采用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抵御能力,從根本上穩定和提高我國糧食產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穩妥地應對各種因素引發的國際糧食市場波動。

  二是外資糧商在我國糧食市場的布局步伐加快,需要“近憂”。在各地今年早稻收購中,社會企業市場占有率顯著提升。

  根據國家糧食局有關數據顯示,江西省非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糧食量為4億斤,占總收購量的41%;湖南省非國有糧食企業收購糧食19萬噸,占總收購量的61%;陜西省非國有企業收購糧食占總收購量的50%。這些數字一方面反映出我國糧食市場改革進展明顯,非國有力量開始壯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資糧商正在進入我國糧食加工行業布局。

  而這一點很有可能對我國糧食生產和安全帶來隱患,外資企業占據國內食用油市場半壁江山的教訓可能在其他糧食品種重演。我們必須對此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能放松國內糧食安全問題。(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