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期貨 > 上海規范商品中遠期交易 > 正文
昨日,普洱茶電子交易首宗交割糾紛案正式開庭審理。此案中,原告認為被告因普洱茶交割涉嫌違規,而請求法院判定被告支付違約金不到4000元。昨日下午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陸家嘴第一法庭靜悄悄地進行了雙方證據的交換。
而此次開庭前兩個月,國家有關部門剛大張旗鼓地對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范工作進行了督查,雖至今無任何官方結果公告,但此案已在庭外引起業內人士的密切關注。被婉拒旁聽的《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庭外不僅意外遇見亦有意旁聽的上海某鋼材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的相關負責人,而且接到其他中遠期市場負責人的詢問電話。
“并不復雜”的案情
原告為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CCBOT”),其兩周前在 “百縣百品”工程口號下又推出了“嚴格區別于期貨交易與中遠期交易模式”的“靜寧蘋果”銷售專場合約。被告于開宇,在今年6月CCBOT普洱茶交割風波中率先遭起訴,是遠在遼寧省鞍山市的一個自然人交易商。
于開宇曾在多家中央級媒體的有關報道中以公開身份投訴CCBOT存在經營方面的問題。其下崗后無其他收入,而交易賬戶上僅剩的9000多元又被CCBOT凍結,只能由相關朋友代請律師出庭。
CCBOT網站7月15日則公開聲明:“于開宇在王險峰(CCBOT在東北的最大代理商)的慫恿下故意違約,對購買的83提普洱茶合約拒不按照交易規則的規定追加支付交易保證金,到期也未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貨款提貨,構成嚴重違約,還公然敲詐勒索市場,在遭到市場拒絕的情況下,采取與他人合謀上訪、寫誣告信等手段,制造事端。他倆還故意歪曲和捏造事實,惡意攻擊市場,甚至采用謊言誤導個別媒體。”
而CCBOT向法院遞交的落款時間為7月1日的民事起訴狀中,其提出的訴訟請求則僅有三條:被告因違規而支付違約部分的20%的違約金,價值3685元;被告違約部分的貨物,允許原告按市場規則組織競賣;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于開宇上周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堅持認為,“CCBOT6月普洱茶合約到期前不合理的成交價遠低于現貨市場價,并通過相關調查可認定空頭交割時也存在違約。”
“混亂”的原被告
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這無異于一場“糊涂”官司。因為原被告雙方均有可能涉嫌違約。按照慣例,在中遠期市場交割時一方違約,另一方起訴對方即可。但問題是,根據本報記者目前掌握的有關資料,于開宇等多頭僅付了50%的貨款,最大空頭則可能到貨3萬提持倉中的1萬提。如果情況屬實,即按到期買方不付足貨款,賣方未提供所有貨物的簡單原則判斷,則CCBOT的多空雙方均應有違約之嫌疑。
被告方代理律師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主任黃綺出庭時發現,原告代理律師及開庭前突然殺出的“第三人”代理律師,均是此前多起有關CCBOT民事糾紛案中的老對手。
但令黃綺困惑的是,CCBOT在去年底以前甚至今年初的各種商業活動中一直以上海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老CCBOT”)示人,該公司出資人則由包括CCBOT董事長兼總裁費建在內的三個自然人股東構成。
而目前的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則由老CCBOT和南通金網安泰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兩家股東組建。另據中遠期電子市場的交易系統主要提供商北京金網安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關鍵向本報記者介紹,由費建控制的南通金網安泰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其實與該公司無任何關系。
黃綺認為最多老CCBOT可作為原告,而更讓她困惑的是開庭前冒出的自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據第三人即6月合約交割中最主要賣方的代理人上海市海燕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拜守華于庭外向本報記者介紹,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區別于期貨市場的關鍵是,除了最低20%的保證金要求,市場本身并不為交易、交割的雙方進行擔保,故發生交割糾紛時應由未違約的賣方起訴違約的買方。
有趣的是,于開宇上周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由于CCBOT規定普洱茶合約交割時交易商的最低交割單位應為2萬提,而他本人最后交易日僅持83提。即CCBOT應在最后交易日前將其不足最低交割要求的持倉自動強行平倉,況且并非農產品經紀人的他也無法開具或接受增值稅發票,總之本不具備交割資格的他其實無法具有交割違約的被告資格。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昨日開庭后法院又給了原被告十五天的舉證時間,但上述原被告模糊混亂的現象也正是當前無法可依的中遠期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亂象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