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輝
“如何保證客戶資金的安全?網上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又如何保障?”上周末于“生豬之鄉(xiāng)”長沙市寧鄉(xiāng)縣舉辦的“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高峰論壇”剛一結束,慕名而來的長沙某投資公司負責人即連珠炮似的向演講嘉賓中國農業(yè)大學何秀榮教授發(fā)問。
何教授短時間內卻無法解釋清楚以消除上述投資者的重重疑慮。
事實上,兩年前新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出臺后被指定為非標準化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主管部門的商務部,在要求有“變相期貨交易”嫌疑的各電子市場限期整改及在反復進行摸底調查和核查后,仍無法正式出臺《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管理辦法》,以規(guī)范這一類適應現代電子商務尤其是第三方“B2B”電子交易平臺迫切需要但同時亂象叢生的中遠期保證金交易市場的交易、結算行為。
誠然,如身為湖南省政協委員的御邦大宗農產品交易所董事長周文玉這樣一位有著長遠戰(zhàn)略規(guī)劃的企業(yè)家,可以面對CBN記者時反復強調其已做好各種準備,投資2000萬元,寧可虧損兩年也堅決不坐莊與客戶對賭,從而樹立起服務本地特色經濟的誠信品牌。僅用兩個月即完成開業(yè)前籌備工作的該市場,還聚集了讓長期跟蹤此類市場的CBN記者驚嘆不已的農業(yè)經濟教授級總經理、處級公務員下海的行政主管等高級人才。
國內期貨市場在證券市場“大哥”面前尚委屈地抱怨,而2003年后開始全國遍地開花的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則只能算是“野生的孩子”了。但從理論上和國外的實踐來看,現貨遠期市場均為期貨市場發(fā)展的基礎,甚至如某電子市場負責人反諷時稱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應為期貨市場之父。
不過,缺乏外部監(jiān)管,進入門檻低且交易、結算信息的透明度遠不如期貨市場的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確實在近期迎來新一輪建設高潮的同時,因亂象叢生而潛伏下一顆顆定時炸彈。
“現貨倉單交易”始作俑者的華夏商品現貨交易所郭遠峰走向近似金融傳銷的不歸路后不久,中國石油和化工交易網即于今年元旦因與客戶大規(guī)模對賭巨虧事發(fā)后而無限期停市至今,山東沂蒙山花生電子交易市場又于5月底傳出多空頭寸被強行全部清零的事件。上述市場明顯缺乏結算銀行對多空雙方交易資金真實性、封閉性等方面的有效監(jiān)管,從而給虛擬資金與客戶對賭大開方便之門。
國內一些電子交易市場在大膽進行產品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推出了一些幾無實物交割而近乎概念化的小品種。還有一些市場借農民經紀人之名,不設交易門檻地通過傳銷網絡似的代理點廣泛吸納各類非現貨背景投資者參與,如兩年前山東大蒜電子市場蜂擁而起時的亂象。
其實,《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界定“變相期貨”的唯一一條硬性指標即交易保證金低于20%,在日內價格波動極大的大蒜電子市場上并無必要。為控制結算風險,山東壽光蔬菜電子交易市場通常會自覺將保證金水平定于20%以上的25%甚至更高。
因亂而急需規(guī)范的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可以作為國內期貨市場的補充和新品種試驗田,應無一棍子打死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