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2008年的準備和鋪墊,2009年我國期貨行業分類分級管理有望全面施行,從而成為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新的里程碑。分類監管早已是國際上期貨業監管的通行模式,是在期貨市場上引進激勵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一個有效措施。有研究表明,成熟市場國家期貨公司的分類監管制度增強了監管彈性。海外對期貨公司監管的很大特點是按照期貨公司參與角色的不同建立分類監管制度,更好地在加強資本金約束基礎上不阻礙期貨公司的正常發展。如英國建立A、B、C、D類公司的不同監管標準,中國香港將其分為一般清算會員、清算會員和非清算會員三類;澳大利亞則依據期貨公司的不同職能而分為ASXF經紀參與者、國內參與者和結算所參與者三種。
證券公司的分類分級管理已經實施多年,證券行業為我國期貨行業推行分類分級管理探索了道路,將創新業務給級別較高的企業運營可以提高行業積極競爭。實踐證明,分類分級管理制度能夠促進行業加速優勝劣汰,優化市場結構提高行業集中度。只有做好期貨公司分類分級管理,才能使其業務有的放矢的逐步展開。
三、新品種推出望現小高潮
2008年,由于劇烈的價格波動和頻發的突發事件攪亂了新品種的上市計劃,最終僅有黃金期貨在國內成功上市。而股指期貨、鋼材、稻谷、PVC等品種都被拖延下來,一直到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金融30條”,確定要“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稻谷等商品期貨新品種。”品種創新的困局才豁然開朗。在金融30條的帶動下,我們預測2009年將會出現一個品種創新的高潮。
我國期貨品種結構不完善,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僅有17個品種19個合約。而且大量集中在糧棉油糖、油脂油料和有色金屬三個大類上面,對實體經濟影響最大的能源和黑色金屬門類卻缺乏品種支撐。在2008年的大宗商品牛熊陡轉下,涉及石油和黑色金屬的產業均受到直接沖擊,有色金屬行業跌的更慘,但是因為有相關期貨品種進行風險轉移反而受損有限。這就說明我國期貨品種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源、黑色金屬、畜產品等大類空缺需要填充,農產品、有色金屬等品類也要繼續補強。股指期貨的推出更需要監管層的創新勇氣。實證研究表明,股指期貨的上市并不會影響證券市場走勢的方向,只會對市場帶來結構性影響,等待時機對于股指期貨推出來說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目前,各大交易所都準備了一系列的產品庫,如大商所的鐵礦石期貨、焦炭期貨;鄭商所的甲醇;還有上期所的白銀期貨、鉛期貨。如果進展順利,則這些備選品種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陸續上市交易。(待續)
(作者為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