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應尤佳
近日,封閉三年的權益產品近來可謂紅到發紫,國慶節前,東方睿豐封轉開首日發行規模超百億元,這引發了巨大的市場反響,然而很快,這一紀錄就被刷新,11月8日,在東方紅睿璽募集當天,兩分鐘就賣了10億,一上午賣了百億,最終募集規模高達178億元,而基金規模上限20億,配售比例僅為11.22%,成為近幾年來配售比例最低的基金產品。
并不是只有東證資管在發封閉三年的權益類產品。10月24日,中歐基金的中歐恒利也只發行了一天,就迅速提前結束了募集,一天內發行份額達74.4億份。
近幾個月來,受今年偏股型基金賺錢效應影響,新基金發行呈現出逐步回暖的狀態,各種權益類產品、FOF產品等都爆款不斷。其中,原本已是非主流產品的封閉式基金重新進入投資者的視野,并令人意外的成為最耀眼的明星,究竟為什么?
封閉式基金的熱銷
顯示市場對績優產品的饑渴
封閉三年的產品能夠出現這樣的銷售盛況,既出乎市場預期也出乎這些發行方的預期。東證資管和中歐基金的相關人士都向記者表示,他們沒想到會發這么大。
實際上,今年業績領先的東證資管的場內基金持續處于溢價狀態,而實際上,作為對流動性的補償,封閉式基金在二級市場大多呈折價狀態。可東證資管的場內基金就是這么不一樣。據集思錄數據,東證睿陽、東證睿軒、東證睿滿、東證睿華的最新溢價率分別是11.14%、11.21%、14.35%和9.65%。而且溢價11.14%的東證睿陽的到期日已不算遙遠,是2018年1月19日。由于東證資管今年集體業績領先,而產品卻普遍限購或封閉,渠道及投資者都樂于申購新發產品。
今年7月,中歐基金基金經理周蔚文的中歐瑞豐進行募集,當時國內權益類市場環境處于年內低谷,基本上沒有爆款產品。在這樣的狀況下,中歐瑞豐的場外募集一日告罄,募集規模達11.85億份。該基金的托管行與中歐恒利一樣都是招商銀行。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中歐瑞豐自身的發行規模沒有那些爆款那么大,但正是中歐瑞豐在市場低谷期的成功發行經驗,使得渠道愿意大規模去推中歐恒利,從而促成了接下來的一系列封閉式基金熱銷。
基金銷售生態決定
封閉式難成氣候
“個人認為封閉式基金可以做爆款,但總體規模仍然難以做大,只有績優基金公司有底氣敢發此類產品。”深圳的一位基金業高管告訴記者。據他分析,目前新基金還是靠銀行渠道銷售,目前一些爆款基金,主要是替原來的持有人賺到錢,渠道愿意為他們發售,從銷售費率上,基本上是頂格發售,可投資者也愿意承受。“在一日售罄的背后,需要有一系列的吸客行為,渠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這位高管稱,但換一個基金公司,渠道未必有那么大的動力去推,畢竟鎖定三年,銀行中收會受到影響。
也有銀行從業人員介紹,目前銀行對重點合作的客戶選擇相對謹慎,哪些公司適合發行封閉式產品,都會在數據庫里嚴加篩選。之前發行的一些定開產品,確實傷了一些客戶,有一些即將到期了,凈值低于一元,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解釋,所以現在僅有長期業績佳的基金公司才肯合作。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認為,未來定開產品會越來越多,但只是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形式,開放式基金仍然是市場主流。三年定期開放產品受歡迎主要是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而這其中明星基金經理讓投資者的感受最直觀,符合投資者預期,幫助了營銷行為。從行業群體角度看,不知名基金經理發的定期產品會不會受歡迎很難說。
好買財富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認為,三年封閉式產品在當下市場環境中,是既對基金管理人有好處,又對客戶有好處的一種方式,但并不會成為行業趨勢。衡量一個金融產品,其流動性和公允價值是決定這一產品根本性質兩個方面。現在之所以投資者接受產品封閉三年,是對價值投資的一種追漲,里面包含了品牌溢價。如果是小公司不知名基金經理,也很難能銷售出去。
“值得行業深思的是,不刻意做大規模的公司,為什么偏偏得到資金的熱烈追捧?我們應該因此做哪些改變?”接受采訪的高管說。
曾經的“爆款”定開債、定增基金、保本“失寵”
中國基金報記者 趙婷
“爆款”輪流做,各領風騷數個月。在價值投資受推崇的市場之下,幾只三年期定開基金火了,流動性不佳的問題并不能阻擋投資者的熱情。而曾經亦有一定封閉期的熱門品種,定開債、定增基金、保本基金則已經“失寵”。
在業內人士看來,“爆款”的興起和衰落的表象是業績表現,核心原因還是看市場是否給了產品發展契機,風來則熱,風走轉冷。
定開債、定增、保本“失寵”
作為封閉式基金的改良品種,定期開放債基、定增基金、保本基金也均有一定的封閉期,屬于到期開放的操作模式,在最近幾年中也曾有過“爆款”待遇,但如今卻已在市場中“失寵”。
盤點2016年的熱點品種,定增基金是其中之一。WIND數據統計,目前已有的49只定增基金中,有5只是2015年發行。31只是在2016年發行,特別是在2016年下半年,募集發行了23只定增基金。
發行定增基金的基金公司也從2015年的4家到2016年增至10多家,更有財通基金打出“定增王”的招牌,旗下的5只定增基金資產總值近百億,九泰旗下也發有10只定增基金。
從單只產品的發行規模也可看出當時市場的追捧,如2016年9月份發行的財通多策略福享45.83億份、嘉實惠澤定增32.72億份。同期,9月基金平均發行份額為11.29億份,其中股票基金發行份額平均為3.15億份。
然而,如今定增基金已經不再受追捧,2017年以來相關產品只有10只左右,單只產品規模大多在2億左右。
定開債基同樣經歷了由熱到冷的過程,2016年曾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11月12日,共有268只定開債,其中有117只基金是在2016年發行,而在此之前,2015年發行了17只定開債,2014年則是15只。相比今年,定開債的新發數量為83只,發行總規模更是下降不少。
有一定封閉期的保本基金也有相似發展歷程。數據顯示,221只保本基金(含已成立、未到期)中,有119只是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發行,其中最高份額發行約40億份,如2016年4月份發行的諾安和鑫保本規模39.62億份,易方達和廣發2016年上半年發的兩只基金規模也超38億。到了2017年,市場上再無新的保本基金發行,市場上已有的保本基金到期紛紛清盤或者轉型。
市場風口是關鍵因素
有業內人士認為,上述幾種曾經的“爆款”由熱轉冷,現階段業績表現不佳是原因之一,更有觀點指出,業績只是表象,其核心還是市場曾經給了這些品種發展機會,但如今風口轉移,曾經受追捧產品也難免跌落。
數據顯示,定開債今年以來平均收益1.49%,而所有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是2.33%。曾經因為2016年股票賺錢效應不佳,債券延續牛市格局,而定開債以更高杠桿的優勢獲得投資者認可。但在滬上某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看來,所謂“好發不好做”,定開債多成立于2016年債券牛市高峰期,而今債市承壓,杠桿反而更加拖累定開債的業績。
定增基金的遇冷則時受到定增市場政策變動影響。今年2月17日,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從發行端收緊定增。5月27日,再發減持新規,從退出端加大對定增市場的限制。定增市場迅速降溫之下,定增基金的定增策略失靈,業績也因此表現不佳。同時,定增基金還要面臨到期流動性的問題。
曾因2015年市場極端下跌后避險情緒升溫迎來發展契機的保本基金,因為快速擴張引發監管層的關注,2016年8月份發布《關于保本基金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保本基金,合同約定的保本金額乘以相應風險系數后的總金額,不得超過基金管理人最近一年經審計凈資產的5倍。隨后,保本基金在市場中黯然失色。
“市場上每一個品種崛起的背后,都有市場或者政策給出的發展機會,而一旦風口轉移,產品也就由冷到熱。今年幾只三年封閉基金成爆款,其實也是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的追漲。基金公司往往受到擴規模的驅動,跟隨市場熱點發產品,但也難免需要面對好發不好做的問題。此外,投資者也需要理性看待市場熱點,不要盲目追爆款。”滬上某基金業人士表示。
封閉式基金還能做多久的“爆款”?
三年定開的基金未來會不會成為未來產品設計的趨勢之一?封閉型基金的卷土重來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未來封閉型基金的發展空間究竟有多大?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業內對此有多種不同觀點。
正方觀點:
觀點一:不讓投資者擇時,讓投資者被動享受到長期收益
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比起普通開放式產品,封閉三年的權益類基金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基金經理不再需要考慮贖回和短期凈值波動,可以更專注于自己的投資;二是購買者被迫成為持基至少三年的長線投資者。
第一條可能會對基金業績有提升作用,但提升也許不會那么明顯,因為這對基金經理操作的影響不會是根本性的。但是大家往往忽略第二條的重要意義,認購這些封閉式基金的大多是普通基民,他們不具備專業投資知識及能力,對于他們來說,當他們因無法中途贖回而“被動”享受到長期投資的紅利時,這種投資體驗反而更好。
”雖然,對于一名投資者來說,他可以持有同一基金經理下的開放式基金,也同樣可以持有三年不賣,可三年中難免出現意外,投資者還是有可能賣出,而如果持有三年定開產品就不行了,哪怕看到基金經理變更或者市場有系統性風險,也沒有任何選擇。在實際投資過程中,人性的弱點往往是難以克服的。當真正持有一只開放式基金的時候,哪怕原本買的時候做了功課,或是非常信任基金經理,但是在實際持有過程中,很難避免出現因各種因素影響而沖動交易的情況。這種情況對于專業投資人來說,尚且需要克服,而對于那些普通基民來說就更難了。”有資深基金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有基金經理認為,市場上有不少業績能夠與東方紅產品媲美的基金產品,但是很多基民無法選擇正確的買賣時點,真能和基金一起分享到投資收益的并不多。反而是封閉三年的產品,讓投資者真的能得到實在的收益。
“從幫助普通基民擇時的角度來說,封閉三年的產品實際效果可能會更好。”這位基金經理說。
觀點二:投資者更青睞長期回報
有基金經理認為,從封閉式基金熱賣的情況來看,基金投資者的偏好正在發生變化。基民通常注重基金的短期業績排名,甚至將基金當股票炒。現在,越來越的人開始注重長期業績回報。
這意味著,未來基金公司將能夠有更大的空間來布局、設計那些基于長期業績的產品。這是三年定開產品能夠發展的根本性“土壤”,他認為,對于那些有能力發行此類的基金公司來說,這是好事,也是值得考慮的事兒。
觀點三:銀行積極為基金經理推封閉產品
此類產品對于基金產品或基金經理的號召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于那些明星基金經理而言,市場有這樣的需求,他們則滿足這種需求。中歐基金發行兩只封閉式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為明星基金經理,曹名長從業時間長,得到機構的普遍認同,發行效果也更好,而周蔚文也是個長線選手。他們此前一直發行各類開放式產品,而在此次發行三年定開產品之后,曹名長又與公司另一名基金經理合作發行了一只產品,是一只半年定開的股債平衡型產品。
“他們具有明星基金經理效應,可以發這樣的產品,那為什么不發呢。”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而且招行也愿意幫明星基金經理推這種產品,這對渠道的品牌也有好處。”
反方觀點:
觀點一:熱賣具有極大偶然性
某公募基金產品部高級經理認為,三年期定開基金火爆注定只是曇花一現。
有基金公司高管分析,近期3年定開基金的紅火,并不是因為產品設計的原因,而是因為市場原因、明星性效應的疊加,和產品本身的設計沒有太大關系。
他認為,定開基金發的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從市場來說,現在整體權益產品市場回暖,除了這些封閉式基金之外,不少開放式的權益類產品也非常好賣,這是市場環境所致。其次,從發行方來看,東證資管近年來業績出眾,一方面這是基于東方資管的投研實力,另一方面也與市場風口也偏向價值投資相關。這也使得東證資管站上“風口”。
“如果這些明星公司或者明星基金經理發的是開放式的產品,其實一樣會賣的很好。”
觀點二:難以在銀行大規模推廣
有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基金公司肯定是歡迎這種產品的,因為封閉三年意味著管理費有保障,但是銀行渠道不會大規模發行此類產品,因為銀行需要提高換手率來賺取傭金,這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需求。
有產品經理表示,一般渠道不會認可封閉3年的基金,目前發行火爆的幾只基金,只是個別基金公司和個別基金經理獲得了特殊待遇,比如招商銀行銷售的規模最大,但也只認可自己所了解的東方紅、興全、中歐等幾家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其他基金經理的產品很難通過渠道內部評估體系。其他銀行渠道很難接受這么長期限的產品,哪怕發行封閉式基金,封閉期限也可能會縮短到一年或者半年。
觀點三:三年定開基金犧牲流動性,不會成為趨勢
某大型公募投資總監判斷,封閉式基金不會成為行業主流。
他認為,盡管從投資角度,封閉式基金更便于基金經理操作,從基金公司角度來說是愿意做這種產品的。但對持有人來說,卻犧牲了流動性,其實未必是很好的選擇,而且這也跟基金業發展的大趨勢不一致。
最初公募基金都是封閉式基金,但現在開放式基金成為主流,這主要就是因為開放式基金能夠給投資者提供流動性。
中性觀點: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認為,未來定開產品會越來越多,但只是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形式,開放式基金仍然是市場主流。
傳統封閉式基金上市交易后往往出現折價。現在的封閉基金做了改良,封閉期縮短,在投資者資金安排可容忍的范圍內,讓基金經理用長期穩定的資金,為投資者帶來市場的合理回報。
三年定期開放產品受歡迎主要是贏得了投資者的信任,而這其中明星基金經理讓投資者的感受最直觀,符合投資者預期,幫助了營銷行為。從行業群體角度看,不知名基金經理發的定期產品會不會受歡迎很難說。
封閉三年的基金更多是獲得了基金管理人的認可,投資者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在錯誤時間做出錯誤決策。但基金管理人意識到長期持有的好處,但同時封閉式產品犧牲流動性,發行會比較困難,便借助投資者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信任,吸引固定資金進入產品類型,再封閉運作發揮長期投資優勢,其實是為投資者負責的一種方式。
好買財富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認為,三年封閉式產品在當下市場環境中,是既對基金管理人有好處,又對客戶有好處的一種方式,但并不會成為行業趨勢。衡量一個金融產品,其流動性和公允價值是決定這一產品根本性質兩個方面。現在之所以投資者接受產品封閉三年,是對價值投資的一種追漲,里面包含了品牌溢價。如果是小公司不知名基金經理,也很難能銷售出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張海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