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本報記者 李良
步入2014年,新基金的發行依舊火熱,但發行思路卻悄然發生著變化。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已有187只(A/B/C分開計算)。但與往年新基金發行頻頻尋找“幫忙資金”,或者延長募集期以做大首募規模的思路不同,許多基金公司今年的新基金發行策略已經轉變為“輕首募、重持續”,對于新基金的首募規模不再設立硬性指標,發行期滿或達到成立門檻就宣布結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金產品未來的持續營銷之中。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公司對新基金發行思路的改變,或將深刻影響未來基金行業的發展。這意味著,面對著過去幾年新基金發行的惡性競爭,基金業已經開始反思其中的弊病,并試圖將業內競爭逐漸引向正常軌道。
跳出惡性競爭怪圈
越來越多的新基金開始采用“閃電成立”的發行方式,令市場耳目一新。
一般情況下,新基金發行周期約為一個月,但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今年新成立的187只新基金中,多達161只發行期低于30天,其中發行期低于10天的就有44只,甚至有12只新基金的發行期只有1天。
針對新基金發行周期顯著縮短的狀況,某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各家基金公司瘋狂發行新基金,且采用各種手段來做大首募規模,主要是受到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認為新基金首發規模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基金公司的市場地位和資產管理規模的大小。但這種做法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基金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各家基金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結果卻很難實現借新基金發行擴張公司規模的目的,反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比如說‘幫忙資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基金公司通過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讓‘幫忙資金’來幫助做大首募規模,但往往在新基金打開申贖后,這些資金就迅速離開,結果規模很快就縮水;再比如,銀行等渠道對‘尾隨傭金’和各種一次性費用的胃口越來越高,但在同業惡性競爭的背景下,許多基金公司只能被動接受。”這位市場部負責人說,“這些怪圈都大幅提升了新基金的成本,讓新基金成為了‘賠本賺吆喝’的買賣。所以,縮短發行周期,不重首發規模而更重視持續營銷,就是為了跳出這個惡性競爭的怪圈,讓基金業的競爭進入一個良性軌道。”
持續營銷任重道遠
在降低新基金首發預期的同時,基金業將未來發展的重任寄望于持續營銷上。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無需再找“幫忙資金”,但在銀行等渠道,持續營銷也是人滿為患,競爭的激烈程度更甚于新基金發行。要想通過持續營銷來實現基金業的擴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某基金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與新基金不同,進入持續營銷后的基金產品,投資者更看重的是過往業績表現,如果沒有足以令投資者信服的業績以及投資亮點,就更難獲得投資者的申購。“更重要的是,由于持續營銷的基金較多,銀行等渠道的工作人員也會精挑細選,那些他們覺得較難給客戶帶來回報的產品,將會被打入冷宮。所以,對于基金業來說,重要的不是營銷手段,而是實實在在的業績表現。”該基金分析人士說。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