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財富
余額寶實在是太TM火了,以至于數都沒算清楚的某首席評論君都可以借此紅起來(優雅睿智的我真TM太不平衡了)。原本我不算摻合的,但是實在是,叔叔可忍嫂嫂也不可忍了。
我想說的是,像你們這些動輒萬言長文、西裝領結溫文爾雅、故作高深、不會算術的專家,我可以一個打十個。
智商下降有哪些表現呢?
1)不學算術
首席評論員說,“當余額寶和其前端的貨幣基金將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將4%到6%的收益分給成千上萬的余額寶客戶的時候……”,我就忍不住了,這真是侮辱我輩。。。粘貼復制的辛勞工作。
大部分都是粘貼復制做出來的貨幣基金合同都有寫明費用。首席評論君,貨幣基金的管理費、托管費、銷售服務費,白紙黑字的寫著呢。0.63%已經算高了,前兩天有同行都降到了0.25%,0.25%是什么意思啊?簡直是去東莞睡一次送一周的節奏。
2)自己被睡,還要拉別人一起被睡
首席評論君說“我們都指責商業銀行暴利,但銀行畢竟是通過經營貸款風險之后才獲得的風險收益;但余額寶吶?它們睡著覺就可以從240億元的收益中分走80億元,而且風險比打劫還小,這難道不是暴利?我看更像是“暴力”。”
這是什么TM鳥邏輯啊,你借錢給我八九個點的利息,我借給你就活該0.35%?做貨幣基金,就是聚集小投資者的錢,去拿市場上的平均利率。不然,我們就是被通貨膨脹睡(稅)了的那一群人。
再說了,首席評論君說的“整個中國實體經濟、也就是最終的貸款客戶將成為這一成本的最終買單人。”
不管有沒有買貨幣基金,金融風險最后買單的還都是納稅人。
3)從余額寶里拿風險準備金?別逗了
上面說的是某首席評論君,其實挺余額寶的人,也有些智商下降挺快的。估計只要打起來,大家的智商都跟著水平最低的那位走。
比如某自媒體君,號稱科普,在談論針對貨幣基金未收到利息的風險準備金時說,二三十億元的準備金,對于余額寶來說就是毛毛雨,頂多導致收益從6%下降到5%(大概意思如此)。
我去,我干這么些年,沒看見從基金資產里提取風險準備金的。有這種設計,基金公司豈不是穩賺不賠?
親吶,挺人也看清楚點。風險準備金是從基金公司那邊提取的,你別拿投資者的錢來兜底啊,都是投資者的錢,左口袋到右口袋,搞個風險準備金有屁意思啊。
也就是說,如果提取專項風險準備金,是天弘基金要準備這筆錢,不是余額寶里面要提取20億。
4)現實的風險,就是銀行不優惠你了
另外智商捉急的表現是,各路人馬,包括記者們,繞來繞去,也沒說清楚為什么余額寶面臨政策風險。
其實呢,真正對大型貨幣基金,包括余額寶在內,有實質影響的兩個事情是聯系在一起的。首先是銀監會打算取消貨幣基金提前支取協議存款的優惠,在這之后,假如沒有這個優惠,貨幣基金才會有風險準備金的需求。
這是什么意思呢?你去銀行存100萬定期,一個月之后跑去取出來,銀行是不會給你3.3%的,它只給你0.35%(都是指年化,以下皆同)
貨幣基金存100億,假如談了6%,要是提前取出來,現在銀行還是給你6%,但未來不給你6%,只給0.35%。
這就來了問題,貨幣基金是攤余成本法,屌絲點解釋,就是錢還沒到手,但按照預計到手的情況,提前一天一天算給你。
但貨幣基金是開放式基金,如果某天告訴你,這筆協議存款利息兌現不了,那是什么意思呢?錢沒了,但之前大家都拿走了一大半錢了,但基金資產不會自己增加,這就出現了一個“窟窿”。
有個窟窿意味著,原來1塊的基金,現在變成0.96元了,大家就會恐慌贖回,這樣提前支取的存款就會越來越多,窟窿就會越來越大,假如你最后贖回,說不定就變成0.93元了。。。。
所以說假如沒有提前支取不罰息這個政策,就相當于貨幣基金現在投資協議存款的流動性隱含風險會比現在大得多。因為一旦虧損,貨幣基金就玩完了。不管你是400億,4000億還是萬億。
這就是為什么證監會[微博]都要求大家自己堵住這個窟窿眼,沒堵住,就雪崩了。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