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
6月下旬遭遇罕見錢荒時,不少低風險基金取消大額申購限制迎客,而進入7月,流動性轉好,為保護原持有人利益,一批低風險產品又集中宣布限制大額申購。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顯示,自7月1日以來,有8家公司旗下16只低風險基金(A/B分開算)宣布限制大額申購。
僅華夏基金[微博]管理公司旗下就有兩只基金大額申購受到限制,該公司公告宣布,7月4日起,對華夏理財30天、華夏理財21天500萬以上的單日累計申購,有權部分或全部拒絕。
中歐基金[微博]公司日前也宣布,為保證中歐貨幣市場基金穩定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自7月4日起如單個基金賬戶的單筆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的金額超過10萬元,將有權拒絕該業務申請。
此外,匯添富、銀華基金、招商基金、信誠基金、博時基金[微博]、大成基金[微博]等公司也宣布旗下低風險產品的大額申購限制。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這些進行大額申購限制的基金主要是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基金。不過,不少大額申購限制比較“松”,主要是1000萬以上申購受限,而且限制大額申購包括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等。
然而,在6月下旬時,包括工銀瑞信[微博]、招商基金、銀華基金、銀河基金[微博]等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基金恢復大額申購業務。如工銀瑞信旗下工銀瑞信14天、工銀瑞信7天、工銀瑞信貨幣基金均恢復大額申購、定投和轉入業務。短短幾天就出現大批低風險基金宣布開始大額申購受限。
業內人士表示,6月下旬,受錢荒影響,不少低風險基金開門納客可能是為了緩解贖回壓力,而目前流動性已經轉好,收益率有所上升,這些基金開始限制大額申購,也是為了保護老持有人利益。
數據還顯示,在低風險產品收益率較高時,貨幣基金等低風險產品也經常集體限制大額申購,如2012年3月時就出現過類似情況。
Wind資訊數據顯示,目前處于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的低風險基金達到84只(A/B/C類分開算),其中貨幣型基金(包括短期理財基金)達到45只,除了運作期暫停申購情況外,主動選擇暫停大額申購的貨幣基金有31只,其中限制最緊的門檻僅為10萬元。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截至7月5日,債券型基金一級A類、B/C類最近一周收益率為0.63%、0.70%,普通債基二級A類、B/C類收益率分別為0.64%、0.65%,而這些產品最近1個月則出現虧損,虧損幅度在0.9%上下。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基金近期不少7天年化收益率超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