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露
隨著資金利率的一路下行,“錢荒”似乎已成往事。不過,這場曾給市場帶來嚴重考驗,并引爆一系列問題的危機,仍讓不少機構和投資人士反思。
宏觀策略分析人士認為,“錢荒”余波未了,市場還將面對重重沖擊;股票投資人士擔憂,流動性收緊的趨勢下,創業板、成長股的盛宴將以慘烈下跌的方式收場;貨幣基金經理認識到,機構客戶在貨幣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中占比過高,對基金公司來說是把雙刃劍;而對于專注債券投資的基金經理而言,債券牛市已經結束,整體性機會喪失,與流動性收緊相比,信用風險事件或將成為更大的隱憂。
貨幣基金:機構是把雙刃劍
6月下旬,資金緊張氣氛蔓延至全市場。在人心惴惴不安之時,貨幣基金遭遇大量贖回甚至爆倉出現負收益的消息也不斷得到一些市場人士的證實。不僅如此,有消息人士透露,同樣面臨資金緊張困境的銀行,竟然出現了以各種理由拖延清算、支付,導致客戶貨幣基金的贖回款項不能及時到賬,一怒之下對基金公司提起訴訟的情況。
“現在情況基本穩定下來了。一方面,想走的機構客戶已經走了;另一方面,資金價格也下來了,錢沒那么緊了。”最近幾天,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銷售總監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了公司貨幣基金的申贖情況。據了解,該公司的貨幣基金在6月中旬時約40多億元,但被“錢荒”風暴席卷之后,至7月初時已縮水三分之二了。
他告訴記者,剛剛過去的日子,對公司上下,尤其是固定收益部門而言,可謂 “驚魂時刻”。由于贖回兇猛,每天一上班,貨幣基金經理就忙著做測算和部署應對方案,惟恐出現流動性危機,而且“賣券籌錢”最擔心的是資本利得損失較大,直接導致當天收益為負。
“現在資訊傳播這么發達,一旦爆倉,當事的基金公司馬上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我們是承擔不起這種信譽損失風險的。所以那段時間,總經理頻繁找我們固定收益部門和市場部門的領導開會,商討對策。”這位銷售總監說。
他表示,現在“錢荒”剛過,大家眼看著同業拆放利率逐漸回落,這才長吁一口氣,但公司領導又開始督促大家進行總結了。
“主要是再次強調風險意識。貨幣基金本來就是現金管理工具,太注重收益率甚至排名,是沒什么意思的。以前一些專業的評價機構也不建議貨幣基金排名,但最近一兩年,一些公司在貨幣基金上沖得很厲害,手法激烈,收益率長期排名前列,一下子把業內的競爭氣氛帶動起來了。其實這是不夠理性的。要追逐收益率就必然在一些特定品種上投資較多,那么流動性就會降低,一到關鍵時刻,就容易出現問題。”這位銷售總監透露了公司投資部門初步的經驗總結。
而另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場人士也指出,機構客戶在貨幣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中占比過高,對基金公司來說是把雙刃劍。“機構客戶在投資上比較專業,可投資的渠道也很多,類似于這種資金極度緊張的時候,他們完全可以將貨幣基金贖回以后再去做回購,甚至是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但大部分普通老百姓買了貨幣基金之后,不會整天算計著要贖回、轉換,何況‘錢荒’本身離他們也比較遙遠。”
“現在貨幣基金支付功能不斷得到突破,只要能在便利性上滿足客戶需求,我覺得普通投資者還是樂意用貨幣基金替代活期存款的,而這將大大增強基金資產的穩定性。”這位市場人士表示。
不過,盡管此次“錢荒”讓各家公司的貨幣基金頗為被動,紛紛擾擾地經歷了一番波折,但有一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資產配置角度而言,2013年下半年可能呈現經濟復蘇無力但流動性寬松不再的局面,此時,“現金為王”,最好的資產選擇就是現金或類現金產品。
“其實只要沒有受到大額贖回的沖擊,保持運作平穩,我覺得下半年貨幣基金或者有封閉期的短期理財基金都是不錯的投資選擇。如果你留意的話,可以發現,有些短期理財基金在這段恐慌期的收益水平還高于以往。”這位總監說。
債券基金:大局觀一定要好
7月初,此前一度席卷各機構的“錢荒”似乎銷聲匿跡,7天回購利率已連跌數日,回落到了4%以下,即使7月5日銀行間市場面臨例行的存款準備金補繳,資金面似乎也沒有因此形成很大壓力。
一位長期關注債券市場的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狀況令他們有些意外,因為經歷過6月下旬資金利率飆漲的局面之后,市場普遍認為,下半年資金價格中樞還是會有所提升,但眼前的現象卻似乎與這種推測有些矛盾。
“我們猜測,央行的思路可能還是在控制貨幣總量上下工夫,但資金價格方面,卻不希望看到走高,可能還是會有所壓制的。”這位人士說道。
不過,從記者與一些債券型基金經理的交流來看,盡管他們也對眼前的景象有些迷惑,但總體而言,他們認為,月初這幾天資金利率的回落,屬于階段性,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而銀行間流動性緊張雖然看似平復,但已經宣告了去年以來相對寬松貨幣政策的終結。
“在流動性收縮的背景下,除了拆借資金,幾乎所有的金融產品都將出現價格跳水,包括債券在內。”這是一位年輕的債基經理在6月上旬接受記者采訪時所作的預言。當時,他已對股、債市的資金面持謹慎態度,而近日與記者交流時,他則表示,上周公司內部會議討論認為,盡管銀行間現券收益率整體有所下行,但只存在短期的交易型機會,下半年配置上依然應以短久期為主,不可貿然拉長久期。
另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總監表示,6月下旬其實已經上演了“股債雙殺”的局面,短期內的激烈程度甚至超過了2011年,但央行隨后還是向部分銀行注入了流動性,而且央行關于貨幣市場利率波動的表態,某種程度上還是緩解了市場的恐慌心理。“不過我們覺得,如果監管層下定決心要擠壓掉影子銀行體系內的泡沫,則央行必定不會放任流動性泛濫,下半年在某些時點上,資金緊張氣氛可能還會卷土重來。”這位總監說道。
“做了這么多年的債券投資,我的心得是:大局觀一定要好。債券投資必須以很好的宏觀研究作為支撐,這樣才能作出比較理性的預判,先人一步進行投資決斷。債券市場不像股市,流動性沒那么好,有時等你真的想賣時,可能都無法找到交易對手或者以好的價格出手。”這是另一位資深基金經理的感慨。
信用債市場:黑天鵝出現概率大
“其實下半年資金面倒不見得那么緊張,而信用債方面會不會有‘黑天鵝’事件爆發,才是我們最需要防范的。”一位債基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這樣說道。
他表示,此前,他和其他同行都屢次發表過文章談到信用債市場潛伏的信用違約風險,但山東海龍、江西賽維乃至超日太陽能事件,都推遲了真正違約事件發生的進程。
“這幾年債市雖大規模擴容,但至今還沒看到有真正的債券違約事件發生,這不是一個市場正常的狀態。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對債券違約最后都有政府兜底、最終風險都能化解的無限信任,配合著流動性寬松的局面,釀就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又一輪債券牛市。但這種情況可能真的要發生改變了。”這位債券基金經理說。
他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指出,“不以GDP論英雄”、“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激活存量”等表態,都顯示出新一屆政府對于經濟下行的容忍度在提高,不再傾向再次實施寬松的刺激政策。而經濟下行必然對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產生較大沖擊,這種風險最終會傳導至債券市場。
“未來在銀行降杠桿、解決期限錯配的過程中,流動性的緊張對于后續融資平臺的資金供給也會產生一些壓力,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這種大環境下,‘黑天鵝’事件產生的概率較大。”另一位債市觀察人士則這樣說道。
而記者也注意到,近期一些信用債的債項評級頻遭下調。據相關統計,在剛剛過去的6月,剔除同一主體發行的多個債券,共有38家發行人的主體評級被下調,26家發行人的債項評級遭遇下調。這種情況以往并不多見。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遭遇債項評級下調的主要為企業債和公司債,一些城投債的評級也由AAA下調到AA+,或由AA+下調至AA。評級機構少有的密集下調評級,或是也在傳達監管層的某些意向。
一位債基經理談起上述事項時表示,從目前的一些政策取向來看,新一屆政府比較傾向于防控實體經濟和金融領域內潛在的風險,實際上這也是許多投資人士所支持的,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在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如果還繼續進行寬松刺激,就有經濟失速的風險。
“影子銀行和地方融資平臺的關系比較密切,龐大的地方政府債務已越來越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不對風險進行良好疏導與控制,那么地方債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顯然存在,而這會對整個金融市場帶來嚴重沖擊。”一位曾在保險公司擔任投資經理的人士如是說。
“我們現在對部分城投債和企業債較為謹慎。‘錢荒’以后,趁著這一段時間債市企穩,要趕緊脫手。”一位債基經理透露。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