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后的首日交易日,大盤遭遇慘烈“突襲”,滬深指數雙雙重挫;而這也已是大盤連續第八個交易日下跌,滬指從2300點上方一路狂瀉直逼2100點。
“流動性緊張成為近期壓制市場的重要因素。”某基金人士直言,Shibor利率高企,“錢荒”效應已傳導至A股市場。短期來看,由于經濟不佳、熱錢回流美國、IPO重啟預期等多重因素共振,A股市場調整回落的風險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弱市中基金已經順勢減倉避險,“防御”成為其短期內的主基調。然而,對于“防御”的具體策略,基金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
⊙本報記者 郭素
“錢荒”致A股雪上加霜
上周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滬指下跌2.83%,創二季度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滬指也已經八連跌。對此,基金認為這是多重因素共振爆發的結果,當然,其中最動態也最關鍵的一點是近期資金面的持續緊張。
13日收盤,滬市回購利率漲幅驚人:GC003品種收報8.98,較上一交易日上漲204.92%;GC007漲幅也達136.16%。回購利率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資金面的緊張,而Shibor利率則更為直觀,6月7日,銀行間隔夜Shibor利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上漲至9.5810%,創下Shibor利率開始發布以來的最高值,目前,Shibor利率仍在高位徘徊。
資金面緊張的效應已經從銀行間蔓延至A股市場。“此前公布的5月經濟數據已經有所共識,基本面弱勢已漸漸算不上什么新的增量信息,而近期正是流動性緊張全面壓制了A股表現。”某基金人士如是表示。
“5月PMI數據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至50.8,略超市場預期,總體而言這一數據顯示經濟基本維持穩定,不會出現失速,仍體現出不溫不火的格局。”興業全球基金也指出,“但是,在經濟復蘇速度緩慢的背景下,流動性變化就將較大幅度地影響市場走向。”
興業全球相關人士繼續分析,從6月份開始,隨著大批信托理財產品、地方債務到期高峰到來以及投資項目開工的增加,市場融資需求將有所上升。受資金供給增速回落和需求增速回升的共同影響,市場資金成本將出現小幅回升。由于目前貨幣和社會融資增速已經偏快,加之房價上漲壓力增加,預計央行貨幣政策也難有進一步放松的空間,甚至不排除適度回收部分流動性的可能,流動性面臨考驗。
“對于股債而言,流動性相對惡化,可能比基本面更具殺傷力。”博時基金[微博]魏鳳春[微博]指出,從資金價格看,Shibor7天品種及商票貼現利率目前已在6%以上,結合外匯占款趨于減少、影子銀行繼續治理的情況,對比上半年的超寬松環境,資金價格出現臺階性上行,已是沒有異議的現實。
而另一不容忽視的原因是熱錢從新興市場退出,流動性拐點壓力直接影響投資者偏好和資產價格。
“受美國經濟復蘇和失業率的持續改善影響,美聯儲QE退出的時點可能提前,這一預期導致資金開始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東南亞國家股票市場出現大幅調整,流動性格局的逆轉同樣造成國內的資金壓力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回落。”國投瑞銀某人士如是表示。
此外,近期IPO開閘傳聞也對大盤造成沖擊。中歐基金[微博]指出,IPO重啟相關消息始終牽動著市場敏感的神經。證監會在6月7日發布IPO《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被市場認為IPO重啟或將臨近。
大盤或步入調整
上周四,在滬指重挫的同時,仍有巨額資金通過ETF透露出了抄底信號,后市“向左走向右走”顯得撲朔迷離。不過,據受訪的多數基金經理觀點,在多重利空打擊下,短期A股市場或延續震蕩回落格局。
“通縮風險疊加流動性壓力,投資者開始擔憂宏觀經濟硬著陸的可能,從而導致市場出現大幅調整。”國投瑞銀基金[微博]相關人士指出。
他進一步表示,展望未來,宏觀經濟在三季度前保持相對平穩,經濟增速可能出現小幅回落;流動性會繼續趨緊,一方面對于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擔憂會持續困擾投資者,另一方面季度調整后CPI環比增速并未出現趨勢性的下滑,央行大幅放松貨幣政策的概率較低。因此,短期市場有望延續震蕩回落的格局,中報披露期建議規避業績可能不達預期的成長股。
匯豐晉信基金[微博]也認為,5月份CPI和PPI雙雙下降兩項指標均低于市場預期,說明經濟復蘇面臨下行壓力,目前經濟弱復蘇的格局依然延續,經濟政策重點在調結構、放松管制基礎上培育新增長點。預計市場短期仍舊處在調整狀態,相對疲弱,但也不會大幅回調。
“未來1—2個月A股市場震蕩調整的風險開始加大,尤其是前期漲幅較大的創業板和中小市值股票。”興業全球基金人士直言。
其背后的邏輯是,從近期的經濟指標來看,國內宏觀經濟整體呈現一定企穩跡象,6月可能仍將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但同期市場融資需求可能有所上升,預計資金成本會出現小幅回升,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市場流動性都可能面臨適度從緊的態勢。因此,未來股市震蕩調整的風險加大。
但是,近日的急跌也引發了抄底沖動,目前點位上有部分資金低位接盤。上周四市場重挫之際,3只以金融股為第一重倉的藍籌風格ETF——華夏上證50ETF、華夏滬深300ETF和華安上證180ETF均出現巨額凈申購,單日資金合計凈流入超過22億元。
這或也顯示了部分資金在連續下跌后對低估值藍籌的認可。“在經歷半年的小牛行情之后,創業板個股多數泡沫化嚴重,IPO開閘僅僅是刺破泡沫的一根銀針,多數創業板個股還有很大下跌空間。相比之下,藍籌板塊由于有一定的估值支撐,下行空間相對有限,后市仍以震蕩為主。”南方基金某人士如是表示。
“防御”邏輯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連續下跌中,基金開始減倉避險。據長城證券數據,截至6月7日,基金整體持股倉位82.8%,與5月31日測算結果相比減倉1.8個百分點,其中主動減倉1.3個百分點。
從基金倉位分布結構來看,倉位高于90%的基金數量占比下降最為顯著。其中,倉位高于90%的基金數量占比24.6%,減少7.8個百分點;倉位在80%至90%之間的基金數量占比35.1%,增加5.7個百分點;倉位在70%至80%之間的基金數量占比22.4%,增加0.8個百分點;倉位低于70%的基金數量占比17.9%左右,增加1.3個百分點。
“經濟預期較低,資金面緊張超預期,市場短期難言樂觀,基金也順勢減倉。”長城證券分析師表示。基金人士也直言,在目前環境下市場步入調整的可能性大,投資首要考慮“防御”。
“短期來看,周期成長未能順利交接,A股或已步入調整。站在防守的角度,要規避周期性行業,可相對提高消費和主題行業的配置。”博時基金魏鳳春指出,比如傳媒和紡織服裝等,對新興行業(TMT)、國防軍工、電力(環保)以及汽車的配置,大體上可以維持。
國投瑞銀基金指出,短期市場可能出現較大幅調整,中報披露期建議規避業績可能不達預期的成長股。而從中長期來看,醫藥、大眾消費品、環保、傳媒、消費電子等消費成長依舊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方向,市場風險釋放過程中可以耐心等待回調買入的機會。
但是,基金對于“防御”邏輯的理解顯然并不一致。與上述“消費”+“成長”路徑不同,不少基金經理也提出,未來一段時間內A股市場震蕩調整的風險開始加大,最應該回避的是前期漲幅較大的創業板和中小市值股票,而低估值藍籌如銀行和白酒等成為首選配置。
興業全球基金指出,維持“穩定增長行業和低估值藍籌”的行業配置策略,這主要包括:第一,增長穩定、估值水平處于低位的銀行、白酒行業依然是配置首選;第二,對于負面預期充分反應、政策趨向穩定的地產行業;基本面持續超出預期的電力設備、汽車、通信等行業;第三,符合轉型方向的電子、節能環保、新材料、文化傳媒等行業盡管短期面臨估值壓力,但從長期角度依然看好。
“對估值過高成長股的配置比例有所降低,適度加倉了低估值藍籌,但整體投資風格并不會發生漂移,堅定成長風格。站在全年的角度下,成長股若能適度修正,下半年的吸引力將更大。”景順長城某基金經理則如是表示。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