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梟
提起基金經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大都是寶馬香車,紙醉金迷。倘若看過些金融相關的書籍或者電影,比如去年很火的《竊聽風云》,大概能得出更進一番見解:一幫大佬圍坐在賭桌旁邊,操盤著股價的漲跌,予取予求,任意施為,就像電影里的“地主會”那樣。
的確,基金經理們在對財富的控制力上,遠非平常人所能比,他們代表了某種市場潮流,引發跟風無數。在A股市場上,基金經理們的動向格外引人注目。每逢季報出爐,投資者們總免不了要去看看,各基金都入駐或者撤離了哪些股票。特別是那些明星基金經理,一舉一動都被市場無限放大,甚至一句話能影響億萬資金。對于他們來說,財富、社會地位以及影響力,樣樣不缺,可謂資本市場的寵兒,風光無限。
且慢!在你穿上西裝,打好領帶,忙不迭去當基金經理之前,首先得搞明白,這到底意味著什么。表面的光鮮,到了骨子里,也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亮麗。先讀讀這部極為寫實的小說——巴頓·比格斯著《對沖基金風云錄2》,再來考慮,也不遲。作者借男主角基金經理喬·希爾大起大落的一生,將對投資與人生的見解與感悟濃縮其中,寓教于無形。
透過此書,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基金經理的榮耀。首先,有錢,非常有錢。依據書中的介紹,基金經理的收入與基金規模掛鉤——被稱為“220俱樂部”,意思是,基金經理們可以提取基金規模的2%為管理費,投資利潤的20%為酬勞。有錢之外,他們還有令人歆羨的社會地位。隨著基金業績的蒸蒸日上,喬·希爾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明星,他與他的合作伙伴甚至被邀請到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昔日的無名小卒,如今一飛沖天,成為了創造數字神話的對沖基金新秀、資深投資家的座上客、金融精英圈的圈內人。
說到這里,動心了嗎?
但如果告訴你,為了成就上述的輝煌,喬·希爾幾乎全身心撲到了基金上,甚至連陪伴妻子兒女的時間都沒有,基本沒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有錢也沒時間用,還會這樣動心嗎?倘若再得知,男主角的鼎盛時期僅僅維系了7年——這在對沖基金界已經相當長壽,然后便在金融危機中盛極而衰、迅速沉淪,乃至個人破產、妻離子散,所有的財富、夢想皆成黃粱一夢,又如何呢?金融業有句老話,愛一個人,就讓他當基金經理吧,無數的鮮花掌聲,還有數不盡的財富;恨一個人,也讓他當基金經理吧,潮起潮落后,驀然回首,人生匆匆,竟然什么都沒剩下。基金經理這碗青春飯,可能并沒有那么好吃。
跳出對男主角命運的唏噓,看中國基金行業的現實,又何嘗不是這種冰火兩重天?順景時,比如2006-2007年的大牛市,當真為時代的寵兒,紅得發紫,心比天高;而當行情不好,比如當前,好似墜入深淵般,精神壓力磨人,心態很難平衡。不久前,市場傳聞,某證券公司研究員前往基金路演,與基金工作人員產生肢體沖突,大概就是這種壓力下負面情緒的反映。本書作者巴頓·比格斯(2012年7月14日去世,享年79歲),身為摩根斯坦利投資策略師、大型對沖基金TRAXIS的發起人,見慣了業內的大起大落,在書《序》中不無感慨地寫道,“專業投資者,尤其是對沖基金人士……必須深刻地理解:他們注定要受到極端情緒波動和驕傲自滿心理的影響。這兩種頑疾對于他們的投資、對于他們與最親密的人的關系,都會產生致命的傷害。”這也是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寫照。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危機后,金融業的社會評價大幅回落,各方都在反思,這個行業過往的發展是否偏離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初衷。有趣的還有,研究表明,1929年大蕭條后,金融業的薪酬水平并沒有立刻下降(這與現在的表現如出一轍,也成為“占領華爾街”運動的主要訴求之一),但把時間尺度拉長,到20世紀30年代末,金融業的薪酬水平逐漸回落到社會平均值附近,并在之后的30年維持在這一水平。環顧左右,華爾街正經歷金融危機后的又一輪降薪裁員,中國的金融業也處于相同的緊縮周期中,歷史正在復刻。
言及于此,你還愿意去當基金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