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年是私募基金的 “發展年”的話,那么,今年就是私募基金的“清盤年”。隨著新泉1期結構化信托計劃產品的被清盤,今年上半年已有11只私募基金產品清盤。即使是由原明星基金經理領銜的私募基金,同樣難逃厄運。如曾任職海富通、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的鄭拓管理的深藍1號,在今年就遭遇了清盤之痛。
市場在發展,私募同樣在發展。2007年以前,私募基金產品只有可憐的11只。借助于其時的大牛市行情,私募基金的發展迎來了雨后春筍之勢,去年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就達到創紀錄的275只,而私募基金產品的數量也達到了630只。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私募基金同樣沒有例外。就像公募基金的規模在2007年獲得了爆炸式增長之后即陷入低谷一樣,私募基金在今年亦遭遇了“滑鐵盧”。而且,如果股市行情繼續疲弱,被清盤的私募基金產品將會更多。私募基金產品被清盤,主要有如下的幾種情形:一是產品的存續期屆滿;二是觸及平倉線;三是出現較大的虧損;四是為了利用老產品證券信托賬戶重新發行新產品。當然,其中最引人矚目的還是由于業績問題被清盤的。
與公募基金拼命發行新產品以搶占市場份額不一樣,目前私募基金處于一種邊緣狀態,只能以信托計劃等方式生存,不像公募基金能公開地發行產品,并且還有一部《基金法》進行規范。
今年4月中旬開始的持續調整,使私募基金面臨著熊市的巨大考驗。業績不佳,將意味著出局。更嚴重的是,私募基金還面臨著生存上的考驗。曾經,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投奔私募成為市場一道亮麗的 “風景”;“公轉私”大潮的興起,定然有其產生的理由。但隨著私募基金清盤的不斷出現,其曾經“神秘”的面紗亦終于被扯下。畢竟,市場是殘酷的,適者生存才是市場永恒不變的法則。
其實,私募基金清盤潮的出現,同樣應為公募基金敲響警鐘。截至6月21日,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已突破800只的大關,達到801只。公募基金數量上的增長,并沒有導致其規模的同步放大。盡管在6月初萬家雙引擎的資產凈值跌至0.48億元,已低于5000萬元的底線,但13年來,卻沒有任何一只公募基金產品被清盤,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公募基金的清盤難,明顯不利于保護其持有人的利益。試想,當一只單位凈值只有0.60元的基金在其凈值跌至0.85元時就被清盤,持有人的損失無疑會減少。但在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收取模式下,基金公司都將旗下基金當成了“現金奶牛”,只追求規模效應而漠視持有人利益的事實,表明現行的基金業體制存在不小的漏洞。
筆者以為,公募基金應該借鑒私募基金的清盤“經驗”,單位凈值跌至一定程度,應立即啟動清盤程序。如此,公募基金才會更加努力地為持有人理好財,也能更好地保護持有人的利益。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