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公募基金界以月均2位總經理離職的速度衍變。治理結構沖突論,被坊間評判為公募基金老總掛靴的重要動因。
文│機構投資 Institution Investment 黃梅
這是基金業歷史上最火爆的一次總經理離職,已確定和待確定的名單,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最新被爆出的是華泰柏瑞總經理陳國杰。
消息傳出時,陳國杰身在國外。“我在開會……”他壓低聲音,而后匆匆收線,不置可否。
據華泰柏瑞人士透露,按公司慣例,高管層連續任職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屆”。到今年底,陳國杰在華泰柏瑞正好整整呆滿六年、兩屆。
若上述消息坐實,陳國杰將成為今年離職的第12位公募基金總經理。
此前入列“總經理離職大名單”的,還有國聯安許小松、招商基金成保良等。而在坊間風傳的大名單中,易方達葉俊英、博時肖風、嘉實趙學軍等人物赫然在列。
山雨欲來風滿樓。
公募界“人事颶風”已臨城下!
許、成“深滬對調”
如果說談及陳國杰的去留尚需時日,那么成保良、許小松的去職已成板上釘釘。這兩位分別成為今年公募界第10位、第11位離職的人物。
后者將南下深圳,接替前者擔任招商基金總經理職務;前者則將奔赴上海,籌備上海國際集團旗下的本外幣產業投資基金——上海瑞力投資有限公司。
巧合的是,近期,許小松人到深圳。“是來處理一些個人的事情、家里的事情。”他一再強調,此行與招商基金傳言無關。
“兩邊股東會都還沒開——其實還沒最后定,更談不上簽訂合同、確定南下深圳時間等步驟”。許小松說。
據悉,6月15日,國聯安將召開股東會議。許小松解釋,這只是一次“例行股東會”。
但有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股東會將主要討論許小松的去職,以及新總經理選拔、任命等其他相關事項。
從2008年至今,國聯安管理資產的規模從50多億增加到2011年一季度的185億,逆勢成長。可以說,許小松功不可沒。
而早在一個月前已確定離職的成保良,奔赴上海的行程遲遲未決。“我還在深圳,(去上海的)行程未定。”這位招商基金創始人、總經理表現得相當糾結。
4月,《機構投資》南下深圳與成保良有過一次交流。當時他去意漸明,卻仍處于猶豫的當口。
“沒想法”、“不知道”。對于新定位,成保良選擇低調訥言。
成保良一貫內斂、低調。他兼具中西文化,是我國第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總經理,也是我國公募界化解中外股東摩擦的高手。
正因為此,早年招商基金在牌照、產品創新、業務拓展、風險控制等方面超越同期其他基金公司一大截。
2003年2季度,招商基金在當時的21家基金公司中,凈值規模排名12。剛推出產品則獲此業績,在當年可謂風光無限。排在其后面的有融通、銀華等。
但隨著股東分歧日重、創業團隊離析,招商基金未能堅守風光。2011年1季度,在已有數據的61家基金公司中,招商基金凈值總值390億元,規模排名第24。雖勉強躋身前1/3強,但悄然被銀華等同期公司超越。
這是一張不溫不火的成績單。
成保良東進,殺入上海;許小松南下,回歸深圳。一南一北,兩位大佬的運動曲線貌似互補,其實不然。
縱橫公募圈近十年的成保良,就此遁離公募,去往產業基金;而前往招商基金“填空”的許小松,則給國聯安留下一個新的“坑”。
市場化“故事”
國聯安現任副總經理王峰,被指為新任總經理的熱門人選。
“上面已經找他(王峰)談過,結果還不清楚。”知情人士告訴《機構投資》。而王峰對此則不予回應。
但又有一說認為,股東國泰君安有意安插自己的人。“國泰君安能人很多,通過正常遴選程序進入國聯安,也未嘗不可能,甚至因為來自股東推薦,在遴選中多少可享受優先待遇。”某接近股東層面的人士如是說。
“新總經理不太會從內部提拔,應該也是由市場化招聘而來。”另一位消息靈通人士透露。
2008年,國聯安首次嘗試市場化招聘,通過獵頭找來許小松。
“許小松在國聯安內部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得到股東支持的。”前述接近股東層面的人士評價道。
在國聯安這幾年,許小松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推行公司市場化,尤其團隊。
2008年,許小松從上投摩根、泰信基金分別挖來王峰和馮俊,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固定收益部總監;2009年底,從華寶興業挖來魏東,擔任投資總監;2010年底,從銀河基金撬到王忠波,擔任研究總監。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實干型人才,王峰更是被業內稱為“第一營銷”。“大家都是基于市場化而來,沒有誰是因非市場化因素——如人際關系、裙帶關系等進來的。”上述人士指出,“這使得整個團隊比較穩定,即使老總更迭,但平臺本身并沒有變化,因此團隊不會有問題”。
該人士笑言:“換老總,有能力的人是不會心慌的,只有無能之人才心慌。”
“不管是誰當老總,國聯安市場化的方向不會變,這是股東支持的。”在接受《機構投資》采訪時,國聯安市場部強調“以公告為準”。
半年中,除了國聯安,還有國海富蘭克林、申萬菱信、中海、萬家、長盛、金元比聯、民生加銀、華富、天弘、招商等在內的10家基金公司更換總經理(不包括華泰柏瑞)。
這批公司中,當初以“市場化”名義進入公司的有民生加銀張嘉賓、華富謝慶陽、申萬菱信毛劍鳴、國聯安許小松等4位,其余7位均來自股東派遣。此外,只有萬家、華富、天弘3家為本土基金公司。
“其實,這是基金公司市場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之一。”滬上某資深基金人士指出,“尤其對外資公司而言,任期到期人員更替是很正常的。如果搞成‘世襲制’,那就違背市場化初衷了——股東肯定也不干。”
“市場化程度越高的公司,職業經理人的更替越不容易動搖公司穩定發展的基石。”前述人士強調。
最大的幕后推手——治理沖突
“你們應該好好寫一寫,寫得深入一點,治理結構是個大問題。”一位重量級總經理言語中充滿期待。
今年以來,國內公募基金界以月均2位總經理離職的速度衍變。治理結構沖突論,被坊間評判為公募基金老總掛靴的重要動因。
“總經理批量離職,暴露出這個行業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沖突已經非常嚴重。”資深基金人士指出,許多基金公司高管層在股東沖突之間煎熬,“炸藥桶”爆炸是遲早的事情。
成保良也曾對媒體坦承“招商最初曾面臨(中外方股東)融合的問題,比如在投資理念上的爭論,甚至還有人因理念不同而離開”。
此外,申萬菱信、長盛、金元比聯、民生加銀、浦銀安盛等大批基金公司,曾程度深淺不同地糾結在股東矛盾中,發展受阻;甚至部分合資公司因此撕破了一紙“婚書”。
即便是尚未觸及“離婚”底線的公司,往往也面臨貌合神離的險境。
作為第一代基金公司總經理,成保良已做了出走的決定。當然,更多在行業內具有同樣標桿地位的總經理仍在煎熬,其中不乏華夏基金范勇宏這樣的領軍人物。
5月11日,嘉實基金發布公告稱,王忠民因任期屆滿并退休,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總經理趙學軍代任董事長職務。
此消息立即被坊間解讀為“趙學軍從總經理轉任董事長”的過渡契約。
與此同時,更多爆炸性傳聞充斥坊間。如易方達董事長梁棠將退休,總經理葉俊英將接任董事長;博時總經理肖風將去職某金融控股集團。
“我看,老高(良玉)還在支撐;老范(勇宏)仍在博弈當中,結果怎樣,難說。”華南某基金公司高管無比唏噓。
“時間已差不多了——第一代總經理該歸隱、退休了。當然他們的歸隱各有去向。”上述高管表示,“以趙學軍和葉俊英為例,他們完成了公司的使命,并實現財富累積和權力的控制,在這個份上轉任董事長,淡入幕后,這是非常成功的轉型典范”。
也有人認為,隨著第一代總經理的漸行漸遠,國內公募界的成長軌跡或將被改寫;未來公募基金業將日益淡化高管層的“個人色彩”,個人與企業“劃等號”的時代逐漸隱退。
提及南下行程,許小松低調回應——“還早”。成保良亦然。
“……走一步看一步”,是華南某基金公司副手級人物的觀點。
人心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