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祁斌:基金業對中國金融業發展貢獻卓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2日 11:29  新浪財經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證券基金投資年鑒主辦的2011年中國基金投資者服務巡講大型公益活動暨紀念中國開放式基金10周年特別活動3月12日在上海舉行,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惠及民生,創富國民”,新浪財經全程圖文直播本次論壇。以下為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主旨發言實錄。

  祁斌: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感謝主持人的介紹。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到上海參加基金投資者的巡講活動,王老前一段時間給我打電話,希望我參加這個活動。王老是第一部《基金法》的起草組組長,為基金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基金法》的修訂對基金下一步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外一個原因,我和基金業還是比較有緣分,大家可能更多知道我是研究中心主任,實際我回國十年的過程中在基金部工作時間比研究中心還要長一些,大概有6年。我十年以前從美國華爾街回來,在回中國的飛機上就和基金業沾上邊了。當時在飛機上看了一本英文雜志,上面有一篇文章題目叫《中國的基金丑聞》,當時我感覺很奇怪,第一中國已經有基金了,第二基金業還有丑聞。到了機場以后買了一張報紙,發現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基金黑幕,當時是2000年第一大經濟新聞。然后到證監會上班,兩個禮拜以后領導找我談話,你被任命為基金黑幕調查組組長,我說對中國情況不了解,領導說正因為你不了解,所以才會做一個公正的查處,推辭了半天做了副組長,所以從此和基金行業沾上邊了。

  后來又做了基金部的副主任,當時主任給我的第一個任務是開放式基金,當時已經準備了兩三年的時間,后來在01年9月12號,為什么我記得這么清楚呢?因為9.11,就是那天晚上,當時基金公司是華安,銷售行是交行,外方的技術顧問就是JP摩根,當時叫怡富,我看今天都到齊了。當時也是在上海來看基金銷售的情況,確實很火爆,提前三天就有老百姓排隊,抱著被褥在那里睡覺。當時我和上海公安局副局長,那位老先生不記得叫什么名字了,我們一塊視察各個網點,生怕大家去搶購。看了非常受感動,當時9月初,也算是挺冷的,大家熱情非常高,所以當時感受到工作還是很有意義,能夠為這么多人創造投資的機會,在街上看網點的時候接到電話,美國的同學打電話過來說飛機撞到世茂中心了,所以我們趕緊跑回去看現場直播。

  很有意思,當時是開啟了新的世紀。隨后的十年美國是不太安分的十年,經歷了9.11,然后是金融危機,中國的十年則取得了非常大的成長,今天來了還是很感慨。另外我基金工做了五六年的時間,體會最深就是基金業的發展和基金行業的市場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當時基金黑幕事件過去之后,大家發現這個行業不管當時事件有炒作的成分或者怎樣,但畢竟說明了這個行業的市場化程度比較低,所以后來我們在基金部采取了一個措施,主要措施就是推動深化改革,把基金的審批從關起門來審批變成開著門審批。這個改革雖然看起來很小,但是實際變化很大,從2000年到2005年中國的股市是從2000點跌到1000點,跌了一半,基金業的規模從500億增長到5000億,翻了10倍,08股市起來以后就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也就是05年到06年中國的基金業翻了60倍。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因為推動了市場化的改革,所以激發了行業的潛力,基金公司都知道前幾年主要的工作是跑基金部,后來的工作主要是跑代銷行和跑客戶,所以這是對中國整個金融服務業的轉型。

  今天基金業能夠組織這樣的巡講活動非常有意義,必須要和你的投資者講清楚投資理念,這樣行業才能健康發展,這之前都是不存在的。我們大部分的銀行都是坐在柜臺里你去求他,正是因為進入了基金業所以也帶動了銀行的改革,楊總可能是感受最深刻的,使得我們中國的金融行業達到更高的水平。

  當時剛回國的做了第三件事情就是調查了地下基金,后來寫了《中國地下基金調查報告》,當時用了民間資產管理機構,或者是民營資產管理機構,現在是私募基金,也是十年之后私募基金開始浮出水面。我們也說中國基金行業從一個公募時代走向公募和私募共存的時代,這和美國是相反的,美國是從私募走向公募。美國最開始資產管理或者投行都是在華爾街這些大客戶之間,后來因為南北戰爭開始銷售國債,也就是我們的國庫券,當時美國的銀行家走上街頭,向老百姓推銷債券,所以美國后來才有了公募基金,所以中國資產發展的歷史和美國正好是相反的,這是一個自我演進的過程,我們國家是頂層向下設計的路徑,或者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所以有一定的必然性。

  我記得當時華安基金比較火爆,第二個是南方,后來基本銷不出去了,當時股市開始下跌了就銷不出去。大家第一炒新的,第二就是炒概念,沒有了,大家都很懷疑開放式基金在中國有沒有前途,所以當時我做了一圈調研,寫了《開放式基金在中國》,我認為開放式基金在中國一定很有希望,因為畢竟有透明性,市場約束機制,一定能夠站得住腳,今天已經變成現實,大部分基金是開放式基金。當時一些基金公司不愿意搞開放式基金,因為搞了之后對自己壓力太大,搞封閉式的話基本圈起錢來就收管理費了,所以最后開放式基金非常有生命力,能夠站得住。

  回顧一下十年,我稍微提幾句,基金業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還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尤其我離開之后再來評價比較客觀。第一基金業發展喚起了中國社會的投資意識。十年以前沒有投資意識尚且可以,今天你發現如果你沒有投資意識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因為大家都面臨非常強的通脹壓力。這個變化很驚人,我記得最開始推動開放式基金的時候我們也到全國各地跑跑,和地方政府去講。我去過一次西南的省份,當時地方干部看到證監會的人來了也很客氣,請我們吃飯,但是這個老兄不太了解資本市場,十年之前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他說你們是證監會哪個部的,我們說是基金監管部,他有點發愣,說你們管得那么寬,連調料都管,他聽成了“雞精”。這是十年以前,不要說老百姓,一個地方干部能夠犯這樣常識性錯誤,確實那時中國大陸多數人沒有聽過基金,以為是基金會什么的。十年之后的今天,我相信這樣的人比較少的,為什么呢?因為這個行業崛起了,因為廣大的基金從業人員去推動這個行業營銷、走向投資者,這是喚醒全社會的投資,這是非常大的貢獻,中國要走向一個文明社會,投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二,改善了投資者的結構和金融體系的結構。我們的市場長期以來以散戶為主,不能說以散戶為主不對,這是一個客觀的現實,而且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美國早期是和我們正好相反的,美國最開始證券銷售都是大機構之間,最后有一些個體投資者介入,個體投資者介入能夠幫助市場增加流動性,所以美國很多金融機構或者美國證監會來中國訪問就說我們很羨慕你們中國人都是散戶投資者。我們說還羨慕你們,天天都在忙著發展機構投資者,中美之間互相羨慕。畢竟長期以來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缺失,基金的發展彌補了這個空缺,但還遠遠不夠,有些社保資金遠遠不夠,亟待解決這個問題。第二,改善了中國的金融結構,我們的金融結構長期資金存放在銀行里,這是非常不利于中國創新經濟的發展,所以基金的崛起也是一個很好的改善。在很多國家,基金的規模例如美國基金規模是銀行存款的2倍以上,我們遠遠不夠。

  第三,改善了中國資產的投資文化。我也是感受比較深,十年以前剛回國的時候到新華書店或者在街上的書攤,現在看不到了,一本一本捱著都是《如何做莊》、《如何與莊共舞》。做莊其實就是操縱股票,操縱股市在西方是重罪,有的時候一判就是200多年,上次麥道夫判了一百多年,我們的書店里居然教你如何做莊,這是十年以前。偏偏操縱股票欺負的對象就是個體投資者,偏偏有個體投資者一定要與莊共舞,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理念是非常落后的。十年以后我們今天街上看不到這種書,也看不到新華書店在賣這種書了,基本沒有了,為什么呢?是因為大家發現這個市場投資文化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不管你信不信,每個人都說基本面研究、技術研究,現在電視上黑嘴基本也不說莊股了,電視臺也責無旁貸,在引導健康的投資文化。但是我看現在基本上是個人都說基本面研究,都說長期理念,挺好的,不管信不信,所以這是一個很巨大的進步。這里有基金的貢獻,沒有基金的出現,沒有這么多分析師和基金經理,有些基金經理能力高資金回報率高一點,有些基金經理水平可能差一點,不盡如人意,可能不是很好,但畢竟是引導了潮流。

  第四,拓寬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途徑。我們記得04、05年中國基金業搞投資公司的時候大家還是比較緊張的,說外資來了會怎樣,其實你會發現今天中國基金業可能是中國金融業最開放的一個子行業,有50多個基金公司,合資公司有20多個,到最后內資公司沒有被人消滅,而且還搞得挺不錯的,例如華安這樣的。合資公司也有不錯的,這說明什么呢?說明這個開放過程中實際產生了正效應,形成了良性的互動,不僅說我們的內資公司沒有消滅,合資公司也生存得挺好,兩者的相互競爭對我們的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而且提高了中國整個基金業的國際化程度和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這使我們得到一個基金的結論,在中國金融業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是漸進式的開放我們中國都是贏家。兩個基本的原因,第一原因就是我們學習能力比較強,我們學習老外的東西比老外學習中國的東西要快一點。第二市場在中國,只要這兩條沒有發生改變,我們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就應該是贏家,這也是基金業對中國資本市場給出比較好的示范效應。中國開放式基金10周年進行紀念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結論,基金業的發展在過去的十年堅持了三個基本原則,第一市場化,第二規范化,第三國際化,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三個基本的原則。

  回到今天演講的主題,資本市場的十二五規劃和中國經濟的轉型。有這個機會和各位交流一下我們制定十二五規劃,十二五規劃是什么樣基本的考慮,這個規劃一定要符合中國經濟和社會的轉型。金融危機之后,世界正在發生一個很大的轉變,什么轉變呢?應該至少有兩方面的轉變。最近在把過去幾年中對于全球經濟和金融的分析編成一本書,后來想了半天,起了一個名字叫《世界轉型進行時》,還沒有出。

  金融危機之后世界正在發生一個巨大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危機之后的世界發展模式發生了改變,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是奉行比較激進,比較過度自由化,對管制比較放松的發展模式,帶來了一個高發展但是也面臨著巨大的危機,金融危機之后世界將是相對平衡的發展模式。

  還有金融監管體系的重塑,這次金融危機是一個很好地機會進行回顧。世界金融體系的發展歷史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為主導的金融體系發展模式大概走了200年,中間最大的轉折點是1929年。1929年以前美國的市場發展模式有點像中國的農貿市場,是自我撮合,自我演進,早期的農貿市場沒有管委會,沒有管委會的農貿市場會出現什么問題呢?就是往往互相殺價,最后打起來了,然后市場就不停崩潰,那一百多年大概美國每一兩年就會崩潰一次。這樣自由市場的好處就是非常有活力,崩潰之后就會死灰復燃,所以就是不斷折騰,折騰到1929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場股災,這個股災如此之大使大家終于認識到依靠自律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于是有了羅斯福新政,有了美國證監會,有了美國證券法、證券交易法,就是美國資本市場發展140到150年的時候才出現第一部證券法,才后來出了第一部基金法,所以我們還要感謝王老搞了《基金法》。當時對金融體系第一次賦予了金融監管體系,確保了美國金融市場在隨后60年的發展,隨著60年基本沒出什么大事,直到2008年。這次金融危機之后大家突然萌醒,怎么會發生這么大的一場危機呢?我們自己冷靜想想,過去的80年從羅斯福建立現代監管體系到08年世界的變化超出任何人的想象,金融世界規模的擴張、復雜程度的提高、杠桿率的提高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估。比如說1929年當時美國市場最高的杠桿率,也就是拆借率,你去買股票,錢不夠了,你可以借9倍的錢。雷曼倒閉前夜杠桿率是44倍,這是表面杠桿率,表外是200到300倍。第二,1929年金融世界非常簡單,只有兩個東西,一個是股票,一個是債券,今天我們發現金融世界至少有五個子市場,包括股市、債券、商品、外匯、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大的品種幾十種,小的品種幾千種,有一種是CDS,CDS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夜名義價值達到62萬億美元,是全球GDP的總和,這只是一個金融衍生品一個子市場的一個子產品的名義價值,大家可以想象在過去80年中走了有多遠。

  我們再換一個視角,今天上海在努力奮斗成為國際金融中心。1929年的時候全世界有兩個金融中心,一個叫紐約,一個叫倫敦。80年之后的今天,全世界每年評選前十名國際金融中心,參選的城市超過30個,而這沒有算中國,前段時間有報紙說中國的市長市委書記號稱把自己建成國際大城市有187個,所以我們可以看看這80年人類的進步和快速發展發展。馬克思說過去100年中人類歷史的進步超越以前所有的歷史,他沒想到他之后的100年也是如此。

  一個現代金融監管體系的重塑不是一朝一夕,所以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的發展模式、監管體系都需要一個重塑過程。金融危機之后第二個重大的變化就是中國的突然崛起,中國突然出現在世界的地平線上。金融危機之前中國GDP在全球第五,去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這個有點突如其來,所以網民說中國突然被G2,好的一面現在出去比較提氣,在國外都很重視我們,非常受到尊重,很多世界上大的變化、結構性的變遷用數據來表達可能不是特別感性,其實你出國一趟感覺挺明顯的。很多事情看周圍發生的小事,一葉知秋,非常清晰,而且更加準確。

  我去年11月份訪問美國,重訪華爾街,碰到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正好碰到通用IPO,通用原來是美國工業的明珠,三大汽車公司的老大,后來金融危機之后破產了,美國政府就接管了,重新IPO,我們11月15號正好碰到通用IPO,是華爾街上的大事。大事中有個小插曲,上海汽車參股了通用,這件事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華爾街日報》有一個標題說中國人在買通用,因為他們想起來八十年代日本人收購美國的大量資產。92年我到美國留學的時候發現不管在哪個城市,最好的電影院都被索尼冠名了,我覺得美國人當時一定很恐懼。他們這次一看來的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肯定很緊張。當時這個小插曲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因為上汽購買通用需要有投行操作,投行是中國的證券公司,中金公司第一個到美國開了辦事處,我們去了以后他們請我們去坐一下,就跟我們聊,說這個事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他們感覺很冤,第一,上汽沒買多少美國已經受不了,說是買他們最好的公司,其實已經要破產了。第二,根本不是我們要買的,是美國人自己找上門來,說你們上汽集團能不能買一點,這樣IPO的時候有個中國元素,可以好賣一點,后來果然IPO的價格是提升了4美元,最后成了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一起IPO。他們上網去看了一眼,發現美國的網民憤青比中國還多,都說無可接受,中國人買了通用。所以這個世界在發生一些變化,中國的崛起,不能說美國衰落,起碼是進入盤整期。

  另外一個細節,我們去了高盛訪問,進了高盛大廳發現插了一面五星紅旗,我說這個很奇怪,和我們領導說是不是歡迎我們啊,領導說不知道,果然是歡迎我們的,我們走了就拿走了。十年之前我離開高盛,高盛大部分的交易員根本不知道中國,十年之后我們去訪問就掛五星紅旗歡迎我們,為什么呢?去年高盛經手所有的IPO項目50%來自于中國,所以對我們友好一點這個很自然。高盛的首席經濟學家和我們聊美國經濟的時候,說美國經濟現在簡單分成兩個行業,一個叫新興產業,一個叫夕陽產業。我說什么叫新興產業,他說和中國相關的就是新興產業,和中國不相關的就是夕陽產業。我說你別忽悠我啊,他說差不多,也可以理解,因為中國的成長性畢竟擺在這里。

  并不是說我們沒有問題,中國經濟現在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嚴重的挑戰,也不是沒有問題。一方面總量龐大確實顯現在地平線上,中國被突然之間走到了世界的聚光燈之下,自己還有點不自在。變成第二之后全世界都盯上你了,你說扼制也好,關注也好,或者想和你拉關系也好,反正你是高度關注。與此同時,你還沒有準備好,你方方面面的落后比較驚人。中國經濟總量龐大和中國經濟素質、質量相對落后形成了鮮明的分差,我們GDP總量是第二,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4000美元正好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是美國的十一分之一。大家說可能美國的十一分之一也不錯,但是我告訴你們另外一個視角,我們人均GDP在全球排名是第99,第98是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文革時是咱們的兄弟國家,是歐洲的最后一盞社會主義明燈,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后還是兄弟。

  其實我們經濟發展程度在很多方面非常落后,而且中國社會中很多矛盾逐漸凸顯,這些矛盾的背后都是經濟結構的問題。大家認為很多是一些社會事件,其實根本都是經濟事件。比如前年發生的富士康事件,背后就是中國產業過于落后,大家都是討論富士康如何剝削工人,我五年之前去富士康看過,他在世界產業鏈中談判力是非?蓱z的,大家可能用過Iphone,美國拿1800,富士康拿73塊錢,但是要賣4000塊錢。富士康與其說剝削工人還不如說在世界產業鏈中首先被剝削,因為富士康還不是中國最差的企業,是中國同類企業中幾乎最好的,其它的產業還沒有這個談判力。我們去年有一個產品很有名,是南非世界杯的烏烏祖拉,當地售價平均56多塊錢一個,中國的廠家一個掙2毛錢,利潤是千分之四。我前兩天看到中央電視臺還是北京電視臺放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掃了一眼,正好掃到一位是他十年沒有拖欠工人工資,成為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翻譯英文國際上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你憑什么要拖欠工人工資呢?你可以關門破產啊,結果有一個人十年沒有拖欠工資,結果成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別輕易翻譯成英文,咱還丟不起這人,這其實對中國社會提出了非常嚴峻的挑戰。我們雖然粗放型的發展方式走了很遠,但有很多矛盾的積累,這個時候迫切需要產業達到更高的水平,我們在世界產業鏈一直在末游,我們要想辦法遷移到中游或者中上游,這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同時我們還有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們消耗了大量的資源,我們同樣的經濟產出消耗的能耗是很多發達國家的很多倍,比如我們講鋼鐵產業,剛才只是講很多小商品,沒有說服力,我們舉一個大產業,而且是比較強勢的大產業就是鋼鐵產業。前年中國鋼鐵產量是全球第一,其實若干年以前就是全球第一,但是今年比較夸張,我們第一,后面二十個國家加起來沒有中國多,是當仁不讓的老大。我們的鋼鐵產業實現了絕對的壟斷權和談判力,結果在我們最強大的產業中每年進口的鋼材平均價格是我們出口鋼材的200%,就是我們賣的全部都是粗鋼,買的都是特種鋼,同時消耗了全球60%以上的鐵礦石,但我們在全球的鐵礦石談判中毫無談判力,因為我們有2600家鋼廠談判,毫無還手之力。

  所以中國經濟面臨兩個迫切的需求,一個是中國存量的整合,二是增量的發現。什么叫存量的整合,就是所有限額產業,不管是鋼鐵還是化工,還是汽車都有整合的需求。什么叫增量的發現,就是發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恰恰是中央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所謂中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無非是兩件事情,第一是提高中國產業競爭力,從中國產業鏈中的末游向上遷移,第二就是提高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變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方式。具體來講存量的整合中有很多手段,比如說我們講說要把中國現有的產業整合在一起,有什么手段呢?最直接就是行政手段,但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非常注重市場手段,什么是市場的手段,市場的手段就是并購,主要是圍繞上市公司的并購,可以預計未來十年中國產業并購浪潮一定會興起。第二就是增量的發現,怎樣發現這些戰略新興產業。

  這次兩會話題中一個最熱點的話題,在座有媒體的朋友比較敏感,就是全民在討論戰略新興產業,說明我們人民的覺悟是非常高的,有少數民族的代表、方方面面的代表都在討論戰略新興產業,問題是怎樣去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我們去年參加了一個發改委組織的戰略新興產業規劃起草過程,這個過程中當時很多部委都參加,大概有40多個部委,當時占主導的想法就是說現在金融危機之后全世界面臨一個新的機遇,新的競爭,說我們中國要發展自己的戰略新興產業,大部分同志把現在能夠知道,能夠想到的所有產業列出來,大概有30個,把其中看著不太像的26個劃掉,舉全國之力發展剩下的四個,一定可以領先全世界。后來我講了一個小故事,我說如果讓時光倒流40年,1970年美國沒有發改委,幸虧沒有,搞一個戰略新興產業,把當時知道所有的30個產業拉出來,劃掉26個,集中發展4個,你會發現這30個產業的單子里正好少了四個,第一個PC,第二個電信,第三個互聯網,第四個生物制藥,因為當時人類在1970年的時候不知道有這些產業,而這恰恰是人類隨著30年中最重要的四個產業。這四個產業是發現的呢?是資本市場,是誰培育的呢?是資本市場。

  我們現在終于有一次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就是面向未來的三十年誰也不知道誰是新興產業,你怎么猜也猜不到,大家可能說是不是風能發電?其實大部分風能發電產業都在虧損。還有電動汽車,看起來非常有希望,但還需要市場檢驗。幾年以前我們怎么能想到早上起來喝一杯牛奶,也許農牧業也可以成為戰略新興產業,誰知道啊,讓資本市場去發現,資本市場就是你們大家,就是每個投資者、經濟領域的分析師,通過無形的手找到正確的,這是我們中國面臨今天的競爭和過去的故事非常相似,過去三十年中國外的經濟體都試著轉型,有失敗也有成功,失敗的是日本和歐洲,成功的是美國。未來怎樣,我們拭目以待。我們看到歐洲和日本失去了競爭力,曾經是我們效仿的對象,現在是四面楚歌。這是沃爾沃,沃爾沃在去年被吉利收購,在瑞典掀起軒然大波,因為瑞典這個國家一共有兩個公司,一個叫沃爾沃,一個叫薩博,都被中國收購了,薩博被北汽收購了,后來瑞典老百姓上街游行,三天之后回家了,為什么呢?如果這兩個公司留在瑞典一定會破產,如果繼續經營也會虧損,中國人不收印度人一定會收,印度人不收印度尼西亞也一定會收。這是這些國家傳統的優勢產業,但是因為社會福利問題、文化問題他們的比較優勢喪失殆盡,這些產業被并購走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我們講歐洲的尷尬剛剛開始,希臘,然后是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歐洲問題很簡單,拿馬列主義解釋最簡單,就是生產力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水平,提前進入共產主義,就是這么簡單。

  歐洲的尷尬不是這些傳統優勢產業被并購走,而是這些產業被并購走之后找不到新的產業,為什么找不到新的產業呢?因為沒有自我發現,自我更新,自我生長的能力。因為你發現歐洲沒有硅谷,美國的強大從哪里來,至少過去的三年出了大問題去重新修補,美國也是有錢人的煩惱,我們還是窮人。為什么美國有硅谷呢?美國不斷有新產業,PC之后就是電信,電信之后就是互聯網,互聯網之后就是生物制藥,因為美國的資本市場比歐洲強大,答案就是這么簡單。其實歐洲的緩慢增長已經不是現在了,二戰結束以后的四五年走到七十年代是高速增長,撒切爾總結說為什么歐洲高技術產業落后美國這么年呢?歐盟自己總部的報告說自己落后美國28年,差不多相當于美國七十年代的水平,撒切爾夫人是個政客,但人家說歐洲風險投資不發達,因為創業機制不發達,風險投資不發達沒有能力發展新興產業。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日本,我們前段時間請了一個在日本工作二十多年的清華校友,正好他回北京,我們請他講一下日本經濟的情況,因為很多人講中國經濟和日本八十年代末很像,我們要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所以在內部搞很多類似的講座,他講了一個非常令我們震驚的現象。他說針對日本的年輕人做了民意調查,最喜歡做的工作90%以上就是要去索尼、東芝或者是豐田,去干什么呢?不知道,掃地都行,就是不愛創業。一個國家搞市場經濟搞了六十年,沒有人愿意創業,所以日本的市場化程度很低。第二,日本的政治說是民主政治搞了六十年,結果每次選出來的首相也不是民主的,問題是市場化程度非常低,在金融體系中的表現就是銀行過度發達,資本市場非常落后。所以日本的發展模式是捆綁式發展,三菱重工和三菱銀行是捆綁在一起發展的,三菱重工出了問題三菱銀行就破產,三菱銀行出了問題三菱重工就破產了,而且一旦破產脫鉤一分鐘把股票賣完了,脫鉤都出現問題,他們清理不良資產就花費了12年,現在過去12年還沒有增長。當年日本經濟崛起是走了市場化道路,后來不能持續發展是因為市場化程度太低,尤其是資本市場沒有起來,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轉型能不能成功取決于經濟的市場化程度,有沒有足夠的彈性可以轉身,歐洲和日本在初級消費的拉動模式走到盡頭,之后就沒有轉型的能力,因為市場化程度過低,同時取決于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而這兩件事情都跟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有關。

  你看全世界哪個國家資本市場特發達,市場經濟特落后,有沒有?沒有。烏干達肯定是資本市場也落后,經濟也落后,美國資本市場發達,市場經濟發達,不要說國家與國家之間,你把中國的省拉出來,經濟發達程度和該省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做一個回歸分析,我估計相關性超過99%,說不定是100%,所以這是今天經濟轉型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壓力。

  我們講美國的經濟轉型背后是市場化程度相對比較深,我們看一下這是道瓊斯指數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演進過程,其中有兩個值得重點關注的地方,一個就是1900年前后,一個是1980年以后。1900年前后是重工業化,就是今天的中國,美國所有的鋼鐵、化工、煉油、橡膠等等都發生了并購浪潮,最夸張的石油冶煉,洛克菲勒收了400個小廠家,最后很多小廠家的老板跳樓了,所以洛克菲勒最后20年什么沒干,就捐款了,洗刷心靈的罪惡感,但這樣的發展趨勢是必然的,主要是依托于當時的并購。1980年以后,美國的新經濟的崛起全部都是依托于納斯達克,1971年美國推出納斯達克。所以我們講《偉大的博弈》,為什么花這么多的時間翻譯這本書呢?我們想向推動中國崛起的人民講清楚兩個事情,美國崛起有兩個秘密,第一個就是從建國第一天起走上了市場經濟道路。1787年美國13個州在費城搞了一個公約,這個公約規定州和州之間有貿易壁壘。這是什么概念呢?改革開放初期,一個小青年騎摩托車拿天津的魚蝦到北京去賣,再把北京的東西拿到天津去拿,一天倒騰兩次,投機倒把沒有關稅,沒有貿易壁壘,這是全世界的常識。1787年從法國里昂到馬賽投機倒把要交50次以上的稅,為什么歐洲最后被美國遠遠甩在后面,因為美國奉行自由經濟和自由流通。

  第二個秘密,從經濟發展的第一天起金融資源主要通過資本市場配置,這是什么概念呢?我們中國西部有很多賣牲口的,都是手在袖子里筆劃價錢,這是一個生產元素的價格交換,這個交換很慢,很不透明。如果一個社會所有的生產要素全部可以正常化,全部電子化,在一秒鐘之內完成,這就是資本市場。這就是為什么美國一年、兩年看不出來,但是一百年之后遠遠超過了自己的對手——歐洲。但是美國走入了過度的自由化地發展模式,我們作為后發的國家有理由可以走得更好,找到適當的平衡點,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的活力,同時能夠保持比較好的秩序,當然這個平衡點也是非常難找的。

  為什么要再版《偉大的博弈》呢?因為過去十年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9.11,沉重打擊了美國的經濟,還有就是經濟危機,都沉重打擊了美國的發展模式。我最近寫了一個再版序,序里講了兩個不變,第一從郁金香泡沫到現在金融危機人性沒有改變,泡沫中投機者的表現還是一樣的,還是貪婪與恐懼之間的搖擺。第二,決定一個國家能不能長期可持續發展最后還是生產要素交換的效率,還是決定于資本市場,包括美國經濟能不能復蘇,包括走上可持續的發展,所以中國和所有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的競爭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為什么要講到美國歷史上這兩個階段,一個是1900年前后,一個是1980年以后,答案非常簡單,就是歷史上的今天,今天的中國正好是美國兩個歷史階段的疊加。第一我們正在經歷大規;闹毓I化,我們希望加速并完成這樣的過程。第二我們希望發現戰略新興產業,美國在前后相差一百年的跨度中完成了這兩件事情,我們做得好能夠有希望同時做好這兩件事情,而這背后資本市場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大家都知道最近世界上發生了比較大的事情,德國交易所并購了美國交易所,形成了世界第一大交易所,這背后究竟是什么呢?這張圖是過去十年中全球發生的所有幾乎的交易所并購,將近30起。這次德交所和紐交所是金融危機之后世界金融版圖的重構,這次并購背后究竟是什么,這不是簡單可以說清楚的。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這些林林總總的交易所參股背后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在發達市場中的紐交所、德交所、CME、納斯達克之間的并購基本是商業性,基本規律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德交所和紐交所一合并,CME也想和納斯達克要合并,如果這個合并成功的話就是金融市場中的波音和空客,這是比較商業性的行為。在發達世界市場新興市場之間兼顧了商業性和戰略性,紐交所前幾年曾經還想參股印度交易所、上海交易所,兼顧了新興性和戰略性,在新興市場中更多是戰略性。我們會看到印度在前兩年曾經試圖參與泛非交易所,十年之后中國都會去競爭非洲的資源,參股泛非交易所的印度可以更便利地獲取資源,所以這種事情應該有一點前瞻性和戰略性。當然非洲那邊比較亂,忙活半天也沒有組建成功,還有時間。第二,我們都知道去年10月份有兩件事情,第一就是老撾交易所開業,大家驚訝地發現49%的股份是韓國交易所,韓國人為什么要參股老撾交易所。今年柬埔寨交易所開業,49%的股份也是韓國交易所,因為韓國要和中國、日本競爭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所以交易所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國資本市場的標志,甚至是一國經濟的反映。新加坡并購澳大利亞交易所,也是去年10月份發生的,為什么呢?因為新加坡要和香港競爭金融中心的地位,他發現香港依托與中國大陸很快崛起,所以找澳大利亞并購以便和香港爭經濟地位,其實方向有點錯了,因為澳大利亞不具備成長性。新興市場的交易所并購其實在某種意義上部分體現國家意志,有點爭奪金融中心地位的含義,因為交易所是匯聚金融資源,所以有一定的戰略性和外延性。在美國的早期1913年發生一件事情,紐交所規模那一年超過了倫敦交易所,同一年紐約取代了倫敦,成為第一大經濟中心,同一時期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這就是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如影隨形的關系。

  中國應該怎么辦呢?第一應該正視全世界交易所并購浪潮,同時加快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還可以探索研究交易所的變革,未來一定要適時參與全球的競爭與博弈。

  我們資本市場在過去二十年發生是一個偶然事件,1989年的風波過去之后鄧小平同志說我們要做一個舉動,讓全世界認識到我們都會堅持改革開放。后來有人說搞股市,有人又反對,說這是最資本主義的東西,鄧小平同志很有智慧,他說全世界這么多國家搞了股市,我看也沒有垮,這是第一。第二,證券股票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去看,堅決去試,試好了就往前走,試不好了就把它關了,關了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實際也不用關,因為一個市場是有生命力的,一旦產生就會成長的,沒有想到二十年后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今天全球僅次于華爾街就是中國資本市場。中國非常幸運在哪里,如果沒有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今天的中國市場經濟不可能這么成功,為什么這么講呢?一個簡單的事實,今天中國經濟所有主要的名詞基本都跟市場有關系,比如說公司治理結構,比如說獨立董事、信息披露、會計準則,因為資本市場包含了現代經濟中的所有因素。我們再看無論是交行還是中行,全世界排在前面的中國企業都是因為進入了資本市場,如果沒有走到這一步,一點機會也沒有。五年以前工商銀行被評為基本破產銀行,而且破產不止一次,破產了三次,因為國家注資了三次,今天是全球第一大商業銀行,如果不走向資本市場這個可能性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我們講資本成為中國經濟的先導力量,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尚且如此,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中更加如此。

  在座有很多投資者,投資者對于這個市場有很多的熱情,也有很多的無奈和不滿。我們講我們跳出來看看中國市場應該說還是非常了不起的,發展的速度以及方方面面。包括我們自己,大家可能對證監會可能比較有意見,中國老百姓投資賺了錢也沒有誰寫表揚信,虧了錢肯定罵證監會,我們也習慣了。我們跳出來看,中國市場在政府和投資者共同參與和推動下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我07年在日本參加一個國際論壇,當時很受感觸,在日本的會一般來說會比較枯燥,因為主要是語言問題。日本人不會講英語,同聲傳譯一般也是日本人,日本人英語不好,所以聽不懂同傳說什么,我和旁邊的代表借一本書,像字典一樣厚的,是英文寫的證券法,我感覺寫得非常好,結構很完整,條例非常清晰,我說哪個國家的證券法,他說是我們國家的證券法,這個國家的代表叫孟加拉,我說你們孟加拉還有證券法,真沒想到,這是口誤,很不禮貌。人家沒生氣,南亞人脾氣比較好,因為都信佛,他說我們國家證券法是1923年頒布的。美國的證券法是1933年頒布的,比美國早了十年,我非常感慨,孟加拉資本市場搞了一百年,沒有人知道,中國搞了17年,全球第三,今天20年,全球第二。大家說孟加拉太小了,不可比,我們找印度,1975年開始,今天全球第五,巴西1980年開始,今天全球第八,中國1990年開始,全球第二。我們講中國資本市場的變化非常驚人,我當初離開高盛的時候美國同事就問你去哪里,我說回中國去。他們問為什么去中國,十年之前的美國人認為中國就是非洲,美國人比較狹隘,不了解世界,感覺除了美國和歐洲幾個國家,全世界都是非洲,他說都混到高盛為什么還要回到“津巴布韋”,我說要回去加入到中國證監會,他們根本不知道中國還有證監會。十年之前的華爾街,十個交易員有九個半不知道中國有資本市場,十年之后的華爾街十個交易員有十個都知道,現在每天起來都要看昨天晚上中國A股的是漲了還是跌了。

  二十年之前中國資本市場蹣跚起步,美國在1990年正好進入沸騰的十年,二十年之后,今天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換句話說,二十年前美國回頭一看,中國人在哪里沒有看到,可能排一百多位,十年之后美國人回頭一看,中國人排第二,緊跟其后,弄不好就超過他了,而且肯定超過他,只是時間問題。當然資本市場不是脫離中國經濟的發展,背后的驅動力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崛起,一個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對經濟的需求是天然的,走向資本也是天然的。我看到上海街上很多小商鋪,開始你不需要上市,但是開了1000家一定要上市,你上市了就一定超過沃爾瑪,因為背后是13億中國消費者。

  中國二十年資本市場發展為什么這么洶涌澎湃呢?講兩個體會,第一中國資本市場可以發展成功,最近我寫過一篇文章是《1921年的中國》,這是證監會的內網上的。我說1921年的中國發生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件事情很多同志都不知道,1921年就在上海曾經建立過121個交易所,全中國建立了136個。1921年的夏天,上海物品交易所賺錢了,然后大家就瘋狂開始注冊交易所,因為那個時候到租界注冊就可以拿到牌照,很簡單,結果三個月注冊了121個,擴張到全國136個,三個月之后1922年3月份全部倒閉。我就說了,1921年的中國已經決定了中國發展的模式和道路。第一,中國人民熱愛交易,熱愛交易所,就是喜歡追求財富,比較勤奮,有這種不停的沖動。比如說2007年中國市場的換手率,全球平均100%多,我們平均900%多,現在降下來我們是400%的500%,全世界也只是50%到60%,中國人民對于財富的追求,對于投資機會的把握還是比較積極的。這就使得我們的市場一定有發展的前途,中國這個國家具有發展市場經濟天然的土壤,但是我們實事求是講,如果中國發展純粹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一定是會崩潰的,所以中國最后一定會走上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從1921年的中國發生了兩件事情,我上次來上海開會專門跑去看了一下一大的舊址,大家可以去看看,這是免費的,你看墻上很多的傳單都是當時的實物,去看整個社會民不聊生,為什么成立共產黨,為什么走上那條道路,中國人最后找到了平衡點。中國資本市場也是這樣,有發展資本市場的天然土壤,難點就是怎樣找到這個平衡點。

  另外一個,中國資本市場搞了二十年,我們得到了什么呢?我去年去了浙江的烏鎮開會,我很受啟發,給大家一下烏鎮的風景,古色古香,保留了清朝和明朝的風貌,這些房子里面推開門一看里面被改造成這樣——五星級酒店,我當時很受啟發,這就是我們應該怎樣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一方面要尊重中國的國情,保持原貌,另外一方面必須高標準、嚴要求,不能犧牲質量。這就是過去二十年中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爭論之一,本土化還是國際化,結果發現應該把中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相對完美統一在一起,這就是中國的道路。作為對比我也去過湖南的鳳凰,比烏鎮還要漂亮,有山有水還有文化,也是沈從文的家鄉,這么好的風景推開門就看到兩個耗子,再也不想去了。如果你搞了中國資本市場一方面你根植于中國經濟,尊重中國國情,另外一方面如果全是內幕交易和過度投機一定是要崩潰的,一定是不可持續發展的,所以一定要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

  中國資本市場的十二五規劃,中國資本市場沒有自己的目標,唯一的目標就是服務、服從于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有什么發展目標呢?大體來講第一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怎么建立創新型國家,推動科技企業和資本的結合。1971年美國推出納斯達克,二戰結束以后我們要從大的事件來講人類只發生兩件事情,經濟事件第一事情就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世界經濟的版圖,第二就是1971年美國推出了納斯達克,引領了唯一的經濟從制造業走向了創新產業。中國2009年推出了創業板,有很多爭議,有很多制度上需要完善,但是最后帶來的社會變革我們相信跟美國的納斯達克是一樣的,甚至會超過它。今天去看全中國多少年輕人在創業,他們提出的點子都超出你的想象。什么是新興產業,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新興的農牧業可能沒準是戰略新興產業,我們講這就是市場。

  第二,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我第一次來上海參加陸家嘴論壇就講了一個故事,義烏離上海很近,原來是農村,現在常駐老外100、200萬,上次我參觀的時候他們領導說你晚了一個星期,我說怎么了,他們說一個星期之前開了一次運動會,什么運動會?韓國人運動會,韓國人在義烏開韓國運動會,能夠想象有多少韓國人呢?因為有市場,所以風聲水起,所以國際金融市場的建設是以資本市場為主導的,所以上海要支持資本市場,支持資本市場就是支持自己。

  第三,資本市場與西部跨越式發展,前三十年主要靠的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崛起,今后三十年中部和西部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怎樣推動西部的跨越式發展呢?我之前有過機會去新疆支援建設,安排了300多個干部我給他們做了講座,我說你們新疆和美國的硅谷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他們全都楞住了,我說有兩個,第一都是西部,第二都是落后的地方。硅谷100之前是舊金山,是淘金的地方,50年之前有10萬美國農民,50年之內成為全世界高科技企業的搖籃,就是因為實現了硅谷企業和資本的對接,所以你們新疆快速發展很簡單,有什么好東西統統拿出來上市。有什么東西呢?第一石油,第二礦山,第三農牧業,第四旅游,還有高科技,還有風能發電。幾年以前我去新疆調研,當時看到戈壁灘2個小樓,40個人搞了一套風能發電,我說你們真了不起,哪里來的人才,他說全中國最好的風能發電的人才都在中國,我說你怎么把這么多人弄到新疆來,新疆怎么說也是邊疆,他說我搞了一個東西叫股權激勵,一上市每個人都是1000萬,所以雖然在戈壁深處,只要有正確的機制也可以復制微軟,你有正確的機制也可以復制硅谷。

  還有就是資本市場與和諧社會的建設,我們今天希望建設和諧社會。給大家講一個故事,1931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爭論,美國的通用汽車第一任總裁威爾遜提出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概念,他讓工人拿養老金買股票和共同基金,然后美國的資本家就受不了,非常生氣。你這么一弄,工人和我們一樣就成為了資本家,威爾遜的名言就是為什么不行呢?他很有遠見,隨著的一百年間越來越多的工人通過養老金入市,成為了白領化的資本家,成為了美國經濟的股東,我們希望未來的三十年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成為中國經濟的股東。馬克思主義說什么是社會主義呢?社會主義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怎么當家作主了,你做了股東就可以當家作主。我們小時候的語文書有一個半夜雞叫,如果周扒皮自己搞股權激勵就不用自己三更半夜爬起來,不用半夜雞叫了。

  2020年中國經濟愿景,我們希望2020年的時候中國經濟能夠成為比較現代化的經濟體。我們看一下美國今天有財富500強,如果你打印出來,數一數,從第一數到第四百九九位,你會發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基本都是上市公司。2020年的中國大致如此,也會有財富500強,從第一到第四百九九位都是上市公司,所以你們和你們的孩子一定要和資本市場發生關聯,未來的十年如果任何人不跟中國資本市場發生關聯,一個基本結論就是你被中國經濟邊緣化了。

  我們08年制定了一個中國資本發展戰略,直到2020年,可以到網上下載,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基本路徑,也基本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因為資本市場承載的是中國市場經濟的主體。

  給大家看一下2010年全球IPO市場。第一名是中國,350個公司,所以大家不要老覺得企業上市就是圈錢,企業上市應該是更好地種樹,有的可能長成參天大樹,當然不可能每個都長成參天大樹,也有可能有并購等等,但可以把企業種上面。第二名是美國,第三名是歐洲,第四名是香港,大家不要忘了香港是我們中國的一部分,同時美國IPO的一半來自于中國,所以中國現在經濟的發展模式令全世界非常震驚。美國一個企業IPO是一個隨機過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完成治理結構去融資,是一個自發過程,是隨機性,中國是有組織地去IPO,這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見過,不僅會改變中國經濟的版圖,也會改變全世界經濟的版圖,十年之后的中國一定可以出現自己的GE和微軟,也完成可以出現中國的硅谷,而且肯定不止一個。

  最近我們接待了瑞典國民養老金到中國的訪問,我還很受感觸。一般美國人來訪都希望投資于中國,希望把額度開放怎樣,我們講了一些比較好對付。瑞典的養老金造訪中國對中國一無所知,我們認為是長期資金的吸引對象,所以就接待一下。他們的習慣在甲方的位置,基金公司都知道養老金像社保一樣,天天考試,你們去競爭,所以做慣了甲方,很多西方國家的養老金管理者比較成問題的,也是比較腐敗的,因為長期別人求他。瑞典養老金不是腐敗,而是太無知了,不太了解中國,稍微有點傲慢,問了200多個問題,非要回答一下。我們很耐心講了40分鐘,最后說時間過了,還有別的會議,他說不行,還有30個問題,我說這些問題我們都在改善之中,我們也知道有這些問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很多問題都有一個過程,但是我最后給你講兩句話,第一,你們到不到中國來投資我們真不在乎,因為我們有的是錢。中國社會現在的經濟術語是流動性過剩,我們人多,加在一塊是多少,很多地區的錢成為熱錢,成為了社會的危害,找不到投資工具,現在不是沒有錢的問題,像浙江錢都成了問題,所以我們并不稀罕你的錢。第二,我還是希望你到中國來投資,因為你代表長期資金,能夠改善我們投資市場的文化,即使對中國的資本機構、基金公司產生一些壓力,但是壓力也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強健。第三,你來中國投資一天其實就可以做出判斷。他說為什么?我說告訴你100年以后倫敦有個老貴族有兩個選擇,第一去美國投資,第二不去美國投資,去美國投資的人勉強跟上了歷史的步伐,沒有去的徹底成為了歷史。如果你在中國待一天,你應該在中國見一批人,我說見一些企業家和創業者,這是全世界最好的企業家和最好的創業者。他問為什么,我說他們365天,天天不閑著,天天跑貸款,天天跑項目,一個晚上恨不得吃三頓飯,頓頓都要喝白酒。你們西方最烈的伏特加只有42度,我們最少是56度。我說還有機會可以見一下政府官員,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員,這幫人也是365天,天天跑項目,天天跑貸款,一晚上吃三頓飯,也是頓頓喝白酒,也是企業家,也是投行家。我說你見過一個國家13億人都是企業家,都是CEO,都是投行家,他說沒有見過,雖然有問題,我們也在持續改善,努力消除這些矛盾,他感覺很震撼。我們不是忽悠他,只是實話實說。

  我講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也希望在座的同志們共同去推動,今天的中國老百姓有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通脹的壓力,我們看看發達國家以前怎么解決這個問題。1984年到2010年,美國的401養老金體系每年的余額和道瓊斯的收市點位做了回歸,我希望是正相關的,結果數據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迎合系數是98%。這怎么解釋呢?就是美國的資本市場幾乎完全是依托于本國的長期養老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發展起來的美國養老體系,或者個人的養老資產完全依托于本國資產的崛起而建立起來了,兩者實現了良性互動,對今天的中國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借鑒。我們現在的養老體系大部分同志就是拆東墻,補西墻,昨天收到的錢沒有了,趕快到另外一個地方找點錢來,根本沒有想到應該跟資本市場發生關聯,因為通過長期投資去實現回報。這個實際是過去三十年中所有發達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起來的基本路徑,我們中國一定要高度重視,我們應該發揮我們的優勢,更應該搞成功。

  這里面有兩個要點,我們到高盛參加工作,進公司第一天填了一堆表,隨后的每個月不知道的情況下三個月錢就進去了,有兩個動力。第一,如果你往里面放1500美元,公司會給你放一樣多,所以你會多放一點。第二,你如果59歲退休拿出來,納稅15%,如果59歲以前拿出來45%,所以激勵你長期投資。這些值得我們去借鑒,這些資金最后的投資更多通過基金經理,也為中國基金業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結束之前,說一下題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一般都是三十年,德國、英國、法國二戰結束以后是30年,日本是31年,亞洲四小龍也是30年,我們改革開放到2009年正好是30年。30年遇到問題,碰到瓶頸,需要產業升級,這些問題是必然的趨勢。怎樣實現飛躍,實現更長時間的發展呢?我記得小平同志在1984年的時候曾經給中國制定過一個規劃,他說中國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人均達到8萬美元,中國要翻5倍,有可能嗎?結果中國翻了6倍。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發展三十年到五十年,才可以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所以今天正好站在前面三十年和后面三十年的中間點。中國是否能夠再有三十年的增長,我相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記得我們以前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也就是二十年以前,美國人有句話:美國企業家最瘋狂的夢想是8億中國人早上起來喝一杯可口可樂。這是一個多么廣闊的市場,不可想象,如果能夠占領市場就不用來侵略了,所以想象如果8億中國人早上起來喝一杯可樂,那能夠賣多少錢呢?今天有13億錢,早上起來不一定喝可樂,可能喝一杯牛奶,不一定用電話,可能直接用手機了,開始換手機了?赡苜I車了,北京就開不動了,北京去年的汽車增量是72萬輛,正好是香港的總量,香港人都震撼了。13億人買房子了,結果房價擋不住了,這是過去三十年的發展過程,初級消費的喚醒推動經濟增長。如果13億人都開始創業了,每個人都帶著他的公司去IPO,這真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見過的,因為我們發現了資本和科技的對接,如果我們促進資本和科技的對接,我們完全有可能實現這個產業的升級,走到更高的層次。

  為此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宣傳工作,今天聽說有交大的學生在場,我今天晚上去復旦給學生做講座,我每到一個城市都要到當地大學做公益性講座。我們做了幾年工作之后主要是為了吸引人才,因為國家和國家金融的競爭主要是競爭人才,華爾街是30萬人,紐約是20萬人,我們培養出40萬人就超過了華爾街和倫敦,所以希望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資本市場。很多業界人士都說能不能匯集成一個材料,讓別的學校的學生可以看到,讓我起一個題目,最后我想到一個題目,美國偉大的作家戈登他說19世紀的末期美國的鋼鐵產業如此重要,引領了美國鋼鐵、化工、汽車、橡膠、鐵路等所有的產業,所以是美國經濟的“鋒刃”,所以我相信今天的中國資本市場將是中國經濟的“鋒刃”,謝謝大家!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