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特邀 李選進 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1年的新冬,對于基金行業來說,似乎有點“冷”。
數據顯示,2010年基金行業管理的總規模延續2009年的下降態勢,從2009年底的2.67萬億元下降至2010年年末的約2.52萬億元。與此同時,公募基金還要面對來自其他行業的競爭。不過,我認為基金行業的步伐稍微放緩一些未必不是好事,經歷過前些年的高歌猛進之后,基金行業進入調整期,長遠來看也有裨益。當然,一個行業蟄伏的過程比較煎熬,這個時候,我們要想在這個行業里笑到最后,就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應對策略。
第一,打特色牌,提高競爭力。中國的基金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可很少有一個市場,單一資產類別產品如此豐富。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開辟QDII基金、QFII投資顧問、專戶等其他“戰場”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個人非常看好QDII基金的前景。目前我們要做的是,幫助投資者認知QDII基金投資區別于一般國內基金投資的功能,培養正確的投資理念。
第二,團隊建設,應對挑戰。基金公司什么最重要?人才!對于目前激勵機制較為單一的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優秀人才的流失的確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最嚴峻的挑戰。但我認為,對這個問題也不必過于悲觀。私募基金的股權激勵固然有其吸引力,但從長遠來看,私募受其本身的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所限制,規模并不會無限擴張。對公募基金而言,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持續地進行人力資源的投資,以老帶新做好團隊梯隊建設和人才儲備。
第三,細分市場,服務創新。近年來的創新產品市場反響非常熱烈,如創新封閉式基金、分級基金等等。這反映出了各細分市場客觀存在的巨大投資需求。所以,如何細分零售客戶,針對各細分市場的需求開發相應的產品是我們長期的一個課題。
年輕的中國基金行業一路走來,起起落落,質疑之聲更是從未間斷過。我相信,只要我們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練內功”,未來還會交出一份更令人滿意的答卷。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