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徐皓發(fā)自上海
立春日,春寒料峭,公募基金界相繼有悍將離開。明星基金經理孫建冬與張龍是今年公募基金業(yè)繼王勇之后離職的第二和第三人,孫建冬辭掉了華夏復興和華夏紅利基金經理的職務,張龍則不再管理華夏穩(wěn)增。
2010年以來,離開公募業(yè)的三位基金經理均聲名顯赫。在華夏工作了近5個年頭的明星基金經理孫建冬被譽為僅次于王亞偉的二號人物,張龍也是華夏基金的“老人”,投資表現一直可圈可點,而此前離職的王勇與2007年股基亞軍泰達荷銀成長分道揚鑣。
記者注意到,孫建冬和張龍的接替者均出身華夏公司機構投資部。專戶理財投研力量回流公募的情況在今年已多次出現,這或成為不少大中基金公司填補人才缺口的主要方式。
明星基金經理出走
兩位明星基金經理的離職,在基金業(yè)內引起較大震動。
資料數據顯示,孫建冬管理的華夏紅利在其任期內實現509%的收益,熊市中接手的華夏復興任期回報也達到21%;基金經理張龍2001年入職華夏,從研究員到封閉式基金經理再到開放式基金經理,其投資表現一直可圈可點。華夏穩(wěn)增在其任期內回報達164%。
其實,早在2009年底,就有基金公司高管預言,“2010年將有一大批基金經理流向私募。”孫建東將轉投私募的消息對于華夏基金以及整個公募基金界而言都是一個耀眼的信號彈。
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已有22只老基金的舵手出現調整。不過從證券業(yè)協(xié)會備案的記錄來看,目前僅有3人離開原基金公司。業(yè)內人士預計,隨著基金公司年終獎的發(fā)放,基金經理跳槽將出現加速。
機構部人員回流公募
基金公司公募部門已經開始伸手向機構投資部“搶人”。
孫建冬與張龍離職的同時,華夏立即從公司機構投資部調配力量。資料顯示,接替孫建冬管理華夏復興基金的程海泳現擔任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經理、國際投資總監(jiān);接替張龍管理華夏穩(wěn)增的嚴鴻宴2008年加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任機構投資經理。
無獨有偶,1月23日,長城消費增值新聘的基金經理蔣勁剛也來自該公司的機構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也從機構投資部“搶”來投資經理管理將發(fā)行的新基金。
去年“一對多”開閘之初,曾有不少公募基金經理流入機構投資部門,但目前部分公司專戶業(yè)務開展并不如想象的順利,加之公募人手緊張,人員回流情況開始顯現。
人才流動鏈雛形漸成
除了內部的“能量交換”,大中基金公司從中小公司“挖人”行動也開始增多。
李源海去年離開申萬巴黎后加盟南方基金,升任南方基金投資部副總監(jiān)并管理南方積極配置;華夏基金機構投資部也從滬上某中小基金公司引進人才;富國基金從匯豐晉信挖來賀軼擔任基金漢盛基金經理。匯添富策略回報的新基金經理顧耀強來自中海基金。
在大中基金公司人才爭奪的沖擊下,部分中小基金公司選擇從券商、信托等機構引進人才,來填補人才缺口或進行人才儲備。華商領先企業(yè)的基金經理郭建興此前就職于山西證券資產管理總部;東吳進取策略基金經理朱昆鵬出身云南信托;銀河基金去年年底新聘任的幾位基金經理也均出身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