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公募明星經理轉投私募
□本報記者 余喆 北京報道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的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即將離職投奔私募的消息,再度引發業內人士對于基金經理離職潮的擔心。海通證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共有199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發生過變更,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離職潮再起
近期,北京某知名基金經理離職的消息迅速在業內傳開。這位供職于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之前管理著兩只基金,掌管的資金超過300億元,以靈活的資產配置策略以及良好的選股能力得到了同行和投資者的廣泛認可,2009年業績在同類型基金中排名前四分之一。據了解,該基金經理離職后將組建自己的私募基金。
“這幾年太多基金大腕跑去做私募,這種事已經見怪不怪了,所以我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某基金經理在接受采訪時滿不在乎地表示。“等到三四月份2009年的獎金發完,就會有人往其他基金公司跳了。”
根據海通證券最新統計數據,2009年是基金經理變更數量最多的一年,共有199只基金發生基金經理變更,包括154只股票方向基金和45只固定收益類基金,變更次數達到249次。2006、2007、2008年分別有160只、188只和189只基金發生基金經理變更,由此可見,基金經理變更的基金數量呈逐年上升的態勢。截至1月27日,今年以來已分別有23只股票方向基金和2只固定收益類基金發生了基金經理變更,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從基金經理的變更和市場的關系來看,股票方向基金的基金經理在牛市中變動更為頻繁。2007年和2009年,股票方向基金分別發生了216次和195次基金經理變更,而2008年盡管基金總數從2007年的271只增加到326只,但基金經理變更的次數降為178次。對此,海通證券基金分析師吳先興表示,在市場上漲時,基金經理的大量流失,可能與流向激勵機制更為直接的私募基金有關。
制度缺陷是主因
分析基金經理離職潮此起彼伏背后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這與公募基金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有直接關系。“管同樣規模的錢,做出同樣的業績,在私募可以提取業績報酬,在公募則要看領導和股東的臉色,這里面的差別對于有能力的基金經理來說肯定是個刺激。”某基金經理表示。“而且現在私募基金的發展勢頭明顯快過公募基金,去年一些私募的管理規模已經相當可觀了。順勢而為的道理大家都懂,早幾年不是也發生了券商人才往公募基金流動的趨勢么?”
當然,基金數量擴大也是基金經理變更數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海通證券數據顯示,從基金經理的變更比例上看,股票方向基金和固定收益類基金的基金經理變更比例還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這里所說的變更比例是指發生變更的基金占截至當年年底該類型基金數量的比例,股票方向基金該比例從2006年和2007年的52.11%和57.20%下降到2008年和2009年的46.01%和36.75%;固定收益類基金該比例則從2006年和2007年的60.66%和52.38%下降到2008年和2009年的39%和35.71%。吳先興表示,“這其中的原因可能與2008年股市相對低迷有關,股市低迷,基金經理的流動性較小。另外,去年底頒布的《基金經理注冊登記制度》第九條對基金經理的頻繁跳槽也可能起到了抑制作用。”
為應對基金經理變更潮,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選擇了多基金經理制來平滑其對于基金業績的影響。海通證券數據顯示,股票方向基金2006年至2009年發生減少基金經理的基金數分別為97、86、59和29,同期增加基金經理的基金數分別為2、11、16和30。固定收益類基金2006年至2009年發生減少基金經理的基金數分別為24、17、8和7,同期增加基金經理的基金數分別為3、6、6和16。“可以看出,近幾年來減少基金經理的基金數在逐步走低,增加基金經理的基金數則在走高,說明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實行了雙基金經理制或多基金經理制,這也是為了防止單一基金經理的跳槽給基金業績帶來較大波動。”吳先興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