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級失誤折射基金公司風險控制薄弱
李輝
2009年12月30日10時24分,因申購贖回清單出現差錯導致的凈值計算失誤,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申請將旗下交銀180治理ETF(510010.OF)緊急停牌。在2009年即將過去的時刻,這一烏龍事件為本就不甚太平的基金界添上最后一抹陰影。這一天,是交銀180治理ETF上市第12個交易日。
根據當日成交金額計算,本次差錯可能導致該基金的投資者共計上億元的巨額損失。交銀施羅德基金相關負責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公司已經準備好為自己的失誤買單。他同時表示,通過公司的追償,實際造成的損失將會很小。
類似“烏龍”并不是首次上演。2009年4月,同處上海的華安基金公司旗下華安上證180ETF(510180.OF)就曾經出現過類似的錯誤。雖然事件已經處理完畢,但華安基金公司至今未向外界公布其處理措施和處理結果。
“問題的一再發生不是偶然。簡單的技術失誤背后,反映出基金公司的風險控制依然薄弱,相關信息系統建設也很不完善。”一位資深的基金界人士表示。
上億損失自何而來?
2009年12月30日上午,交銀180治理ETF開盤表現正常。10點整以后,基金價格異動突然加劇,10時10分,交銀180治理ETF價格升至漲停板,14分鐘后該基金被上交所實施緊急停牌。價格異動的同時,基金成交量迅速放大,短短54分鐘成交金額高達1.359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放大近5倍。
量價異動的根源來自巨大的套利空間。從當天開盤起,180治理ETF的凈值較其交易價格就出現了約50%左右的溢價,即使按照緊急停牌時的漲停板價格計算,其凈值仍比交易價格高出83.98%。
上海某券商的基金研究員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ETF的價格與其申贖凈值之間價差達到2%時就會吸引機構套利。“套利空間太大了,對任何投資者來說都非常有吸引力,何況是嗅覺極其敏銳的機構。”
“我們初步測算的結果顯示,這次事件給基金造成的損失應該在1億元左右,應該說是相當大的問題了。”前述上海某券商基金研究員告訴記者,根據他的觀測,當日套利資金應該集中在最后拉升階段,即1億元左右,這些資金必然都是沖著一級市場的巨大套利空間來的。如果這部分資金所購買的基金全部參與贖回,按照一二級市場差價計算(約90%),對基金造成的損失就是1億元左右。
匪夷所思的低級失誤
根據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當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于2010年1月4日上證180治理指數成份股即將調整,交銀施羅德在2009年12月30日對申購贖回清單進行相應調整,但在調整過程中出現“技術錯誤”,導致當日開市后,交易價格相對IOPV出現大幅折價。交銀180治理ETF的基金經理屈樂偉承認,出現上述失誤是交銀操作失誤所致。
公開信息顯示,屈樂偉所稱的“操作失誤”主要表現為中國平安(601318.SH)股數的異常增加。正常情況下,該基金股票籃子中的中國平安應為900股,但2009年12月30日,公司提供給上交所的申贖清單中,中國平安竟然高達10100股,這直接導致上交所對其實時參考凈值的計算結果(1.75元開盤,1.784元停牌)遠高于當時的二級市場價格(0.901元開盤,0.979元停牌)。這樣,投資者完全可以在二級市場持續買入180治理ETF,再到一級市場贖回,得到股票后再到二級市場賣出,從中賺取收益。
分析人士指出,ETF套利操作過程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程序監控,當ETF基金二級市場價格和按照其成份股權重和價格計算出來的價格差異達到一定幅度時,就會被認定存在套利空間,程序將立即開始自動操作。
海通證券基金研究員吳先興告訴記者,由于套利操作要求資金量較大,因此參與者多為機構,如保險、券商、私募基金等,而他們恰恰對市場價格波動是最為敏感的。
資料顯示,交銀180治理于2009年12月15日上市交易,2009年12月30日是其上市后第12個交易日。期間該基金每日成交金額差異較大,日漲跌不超過3%。
禍起“調二進二”?
根據屈樂偉的解釋,此次“烏龍事件”的原委在于上證180治理指數成分股的調整。一般情況下,成分股調整的原則是“調進一個,調出一個”,而這次調整需要同時調出兩只成分股,即因重組退市的邯鄲鋼鐵(600001.SH)和承德釩鈦(600357.SH),并在2010年1月4日調進天房發展(600322.SH)和浙江龍盛(600352.SH)。
“這意味著申贖清單中暫時出現了股票數量不足100只的情況,需要通過其他方式補上。”屈樂偉表示,他們采取的方式是提前買入天房發展和浙江龍盛,但因事發突然,程序無法完成,公司轉而采用人工操作,但是就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導致中國平安股份異常增多。
但記者核查當天的申贖清單時發現,中國平安僅僅是籃子中變動最為明顯的一只股票,其他數只股票如招商銀行(600036.SH)也在調整過程中出現了數量異常。
此前,滬深300指數和上證180指數也出現過成分股調整,但依托于這兩個指數的ETF并未出現類似錯誤。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基金業人士表示,這種錯誤“不可思議”,比較離譜,“錯誤太明顯,應該是可以發現的。”
與2009年4月份華安上證180ETF烏龍事件相比,這次事件無論是凈值差異還是造成的損失都要嚴重得多。
“實際上的損失并沒有那么多,我們已經通過相應手段準備追回。”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項廷鋒當日下午告訴記者,公司方面正在和券商、上交所緊急協商,并表示肯定會補償基民損失。
責任尚在認定之中
當日晚間,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布了有關說明,并強調根據基金合同,是可能避免損失的。公司強調,根據治理ETF基金合同第七章“基金份額的申購與贖回”第三條“申購與贖回的原則”,“本基金的申購對價、贖回對價包括組合證券、現金替代、現金差額及其他對價”,“現金差額的數值可能為正、為負或為零。”
“當天進行申購的投資者將按照計算的現金差額結果獲得相應的現金,當天進行贖回的投資者將按照現金差額計算的結果支付相應的現金,基金凈資產和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不會受到影響。”公告稱。
“在取得各方充分諒解且各方均遵守基金合同約定行事的情況下,根據基金合同,我們完全可以合法合理地避免損失。”交銀施羅德副總經理謝衛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和相關券商及當日主要參與者進行溝通,情況良好。
一位了解此事的法律界人士告訴記者,對于此事,交銀施羅德負有全部責任,托管行和交易所則比較超脫,因為申贖清單是公司自己報送,無需經過托管行,而交易所也只是根據基金公司的清單進行核算。記者注意到,當日晚間上交所發布的公告中,并未提到上交所的責任問題。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因為交易時間較短,參與的投資者數量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存在一一協商的可能。
但這種處理方式并未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同,多位資深的市場人士表示,公司需要拿出勇氣擔當一些責任。前述上海某券商基金研究員表示,交易所公布的基金凈值是有法律效力的,投資者按此操作,即使套利,也是合法合理的。“公司的解釋能否行得通,只是一家之言。”
一位市場人士則針對公司公布的計算公式表示,所謂申購贖回清單本身就是錯誤的,事件的本質是由于基金的“清單”算錯導致套利行為的發生。“現在基金公司還試圖用錯誤的‘清單’,使套利者吐回收益。”
北京一位熟悉基金行業的法律界人士認為,套利本來就是ETF的特性之一,因此不能否認投資者套利的動機。交銀施羅德的解釋,是從清算的角度去理解當日交易,所以能把軋差填平,這也是說得通的。但他同時認為,交銀的上述解釋并非沒有商榷的余地,“要認真研究基金契約和解釋主體。”
但是在知名證券律師宋一欣看來,對于投資者和基金持有人,交銀施羅德仍負有直接和間接責任:“他們受到錯誤凈值的誤導,引發了相應的投資行為,可能造成不正常的損失。”宋一欣認為,假如投資者本來沒有套利意向,僅僅是看到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價差,基于對基金“基本面”的判斷,他可能會追高甚至以漲停板價格買入,導致產生不必要的損失,對此公司就應該承擔責任。“我建議交銀施羅德基金對這個問題盡早拿出補償方案,不要等到投資者來告的時候。”
對此,交銀施羅德基金人士表示,正在處理追回資金的事情,尚未制定賠償方案。“有些責任還在認定之中,具體方案正在協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