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貿盛乾在交銀信托發行的產品業績來看,其在08年的最大凈值虧損為11.33%,而截至09月5月20日受調查前的凈值已達到1.4231,收益率在私募中屬中上水平。而在東窗事發后,該基金的凈值則一直橫向盤整,顯示已無積極管理的跡象,這也加重了人們對其的疑慮。
由于陽光私募屬于銀監會和證監會等多重監管,在相關法律方面存在模糊地帶,所以投資者也盼望能通過此類事件的調查和處理,使不同監管部門之間工作銜接更順暢,對私募的監管更加及時和規范。
7、 開戶受限,私募產品青黃不接
09年7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中登公司)暫停了信托公司在中登公司開設股東賬戶的業務,該事件的起因是個別信托公司通過大量開戶投機打新股,違反了“三公“原則,損害了新股發行改革的成果。但從深層次看,該事件其實是關系如何加強私募基金監管的問題。今年上半年私募信托數目大大增加,在引入投資顧問的四方模式下,私募產品的實際操作權掌握在私募管理人手中,信托公司淪為一個渠道,這樣對私募的監管就可能出現缺失,如對管理人的資質要求、合規性考察等。從現行的法律法規看,私募也有“無法可依”之虞,2004年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法》主要是規范了公募基金,當時并未將私募基金納入法律架構。
私募在發展過程中吸引力大量的公募人才,從肖華、梁文濤、江暉、呂俊到何震、曾昭雄、李旭利等,離開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超過20位,而其中很多是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但同時私募進一步的發展卻面臨了法律的空白和監管的缺失。從信托開戶遲遲沒有恢復來看,監管層是希望這次能標本兼治,為私募基金的發展劃定空間。有消息稱,《證券投資基金法》修改后很可能將私募基金納入監管框架,屆時才會恢復信托開戶。
從短期看,開戶受限使不少私募新產品難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私募規模的擴展;但從長遠看,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從《證券投資基金法》的層面為私募基金打開空間,那么私募基金有望迎來發展的第二個高峰。
8、 叫板公募,重陽3期首發破10億
09年7月,前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李旭利投身私募,與重陽投資的裘國根聯手創辦“新重陽”投資公司。9月,重陽3期通過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部首發,其規模達10.5億元。由于此前陽光私募的普遍規模在5000萬左右,而今年一些公募基金的募集規模也沒有超過10億元,因此重陽3的首發規模頗為引人注目。
此次募集規模能如此之大,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銷售渠道具優勢。有別于其他大多數私募主要通過券商渠道銷售,重陽3期此次主要借助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部來銷售;其次,該產品有一定的名人效應。李旭利親自擔綱重陽3期的投資,李在任公募基金經理期間歷史業績優秀,是明星基金經理之一。而重陽另一位核心人物裘國根主要從實業投資的角度來做證券投資,在市場上同樣是名聲赫赫,其管理的重陽一期和二期業績優異。強強聯手無疑是該基金的重要賣點。
重陽3期令人羨慕的首發規模可能對私募基金業產生兩大影響。首先是對渠道的示范影響,在招行之后已有多家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開始和實力較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接洽,希望能在這塊潛力巨大的高凈值客戶財富管理市場分一杯羹;其次是對私募基金進一步規范化的促進。當前,投研方面向公募看齊甚至超越公募、管理制度規范化已是很多優秀私募管理人的共識。
9、 眾人拾柴,私募陽光化漸入佳境
09年私募基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1月底私募基金已達310只(信托產品),有多家私募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了20億元,有些私募產品的首發規模超過了10億元,已堪比公募。私募今年的高歌猛進,陽光化是一個重要的推手。
2009年在私募陽光化過程中,媒體和研究機構多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媒體早在年初就不斷加強了對私募的介紹報道,許多重要網媒等都設立了私募頻道, 很多平媒不僅增加了私募基金的宣傳報道,還組織了不少評獎和評級等,這些都為投資者了解私募基金提供了便利;其次,今年不少基金研究機構紛紛涉足了私募研究,許多原來在公募基金研究領域實力較強的研究機構均增加了對私募基金的研究,這些機構不僅在基礎數據整理及實地調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還運用專業的分析方法對私募基金進行了研究,對私募進行評價和評級,為投資者理性投資提供了依據和幫助。此外,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私募基金公司認識到陽光化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也以更開放的態度來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隨著實力的增強,一些公司更加注重公司形象及品牌的宣傳推介。
10、登堂入室,私募搭上銀行快車
今年以來,私募與銀行的合作逐漸成為市場的熱點。銀行不僅代理私募產品的銷售,還通過TOT的架構來參與私募產品投資的主動管理。
上半年私募與銀行的合作還顯得半遮半掩,而7月銀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治理有關題目的通知》,促使銀行態度開始明朗化。《通知》中規定“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但私人銀行客戶不受此限制。”為高端理財留下了余地。目前中高端理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銀行為了維系自身客戶,對相關產品也有很強的需求,而國內的陽光私募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投研水平、公眾認知度等都有明顯的提高,雙方在產品發行銷售方面的合作可謂一拍即合。
借助銀行強大的渠道,私募發行規模明顯呈跨越式發展。聯手招商銀行后,重陽3期超10億的首發規模讓其他私募羨慕不已,一些優秀的私募也紛紛開始與銀行私人銀行部接洽,爭取搭上銀行快車,在管理規模上“更上一層樓”。
免責條款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可獲得資料,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力求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獲得報告的人士據此投資,其風險和責任自負。本報告不構成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客戶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本報告僅向特定客戶及伙伴傳送,任何引用、轉載以及向第三方傳播的行為請預先通知好買,并請在引用、轉載以及向第三方傳播中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