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一線基金公司資產規模合計為12830.64億元,占比近六成
⊙記者 吳曉婧 ○編輯 謝衛國
各家基金公司的“家底”隨著基金3季報的披露曝光。3季度市場大幅震蕩,各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增減不一,但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龍頭集中成為事實,而部分小型基金公司則降至“盈虧平衡線”以下,行業的“馬太效應”凸顯。
資產規模集中度上升
天相統計數據顯示,60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布3季報的502只基金資產總規模21648.49億元,環比縮減1371.94億元,達5.96%。
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規模大幅縮減,將部分基金公司的規模拉下很多“身位”,此外,3季度市場下挫以及偏股型基金遭遇贖回有所抬頭,部分業績較差的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資產規模縮水較大。
此外,3季度資產規模超過500億元的14家一線基金公司資產規模總值為12830.64億元,占整個基金行業資產規模比例為59.27%,而2季度上述基金公司資產規模總值為13341.17元,占比為57.95%,由此可見,基金資產規模集中度在3季度進一步上升。
第一軍團:強者未必恒強
從三季報披露數據來看,資產規模位列“千億級”的基金公司共計5家,其中,華夏基金以2322.12億元的資產規模遙遙領先,是排名第2的博時基金公司規模的1.8倍。
3季度,資產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基金公司共14家,成為領跑業內的第一集團軍。第一集團軍中,又大致可劃分為3個團隊,其中華夏、博時、嘉實、易方達和南方資產管理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處于領先地位,而廣發、大成、華安則緊隨其后,交銀施羅德、銀華、上投摩根、匯添富、融通和富國這6家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均在500億元到600億元之間。
從各公司規模排名看,由于3季度各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增減不一,具體名次有所改變。其中,易方達基金公司資產規模排名較2季報時上升1位至第4名,銀華基金新發基金助推資產規模增長,資產規模排名“晉升”至第10名,此外,匯添富由于新發指基規模較大,導致總資產規模排名由16名攀升至12名。
此外,上投摩根排名下降1位,而富國基金由于旗下固定收益類產品凈贖回比例較大,導致公司總資產規模被拉下較多“身位”,排名下降3位。
殿后軍團:規模下降明顯
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下的,成為業內的殿后軍團。這一數據由2季報時的18上增加到20家。其中,資產規模低于50億元的基金公司共計8家,包括天弘、金元比聯、中歐、民生加銀、摩根士丹利華鑫和浦銀安盛等在內的6家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已不足40億元,而40億元則是業內公認的基金公司盈虧平衡線。
據天相數據統計,資產規模低于100億元的20家基金公司3季度資產管理規模共計1131.14億元,環比減少了107.91億元,降幅達8.7%。其中,華商基金、新華基金、金鷹基金和民生加銀基金則實現了資產規模的增長。
上述基金中,除華商基金外,民生加銀、新華基金和金鷹基金3季度均發行了1只新基金,上述3家基金公司成為3季度資產規模增加最大的基金公司,而新華基金由于今年來業績表現十分搶眼,2只老基金資產規模均有所增長,得以成為3季度資產規模增長比例最大的基金公司,增長比例達到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