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主動型基金是可以超越指數的,為什么投資者要選擇指數化投資,不去選擇這些主動型基金呢?
潘海寧:我想這個問題的首要因素在于指數化投資的理念。指數化投資為什么在西方發展迅速,主要跟市場有效性不斷提高有關,本身指數化投資就建立在這個理論基礎上的。所以指數化投資是伴隨市場有效性不斷提高而發展的。以前,美國的機構投資者占比不到10%,目前機構投資者占比超過80%(包括機構直接投資和散戶通過基金投資),市場有效程度大幅提高,所以機構之間的博弈比直接跟散戶博弈取得超額收益的概率大大減少。在中國,單邊下跌的過程中,滿倉的指數基金肯定是會下跌的比較快的,將來隨著整個市場的發展,有效性肯定也是不斷發展的,所以指數基金應該是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的。
指數基金的第一大功能就是配置,比主動型基金的配置效果好。比如我去配置個主動基金,但是基金經理如果不看好,可能主動減倉了,但是指數基金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長期能跑贏指數的主動型基金相對還是非常少的。另外,定投指數基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南方滬深300的產品定位,產品特色,與其他公司相比有何特點?
潘海寧:外面大家關注的可能更多是同行的比較,其實我們自己設計時考慮的是縱向的比較,跟公司內部基金產品的比較。公司目前15只開發式基金,2只封閉式基金,17只基金產品,全部都是主動型產品,而南方有900萬客戶群,會有很多客戶需要被動化的投資工具。特別是如果市場短期波動的話,被動化產品是個很有優勢的工具,定投來說,被動化的產品也是很有優勢的。所以客戶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設計產品的最初出發點是滿足客戶需求。另外,滬深300可以說是中國市場的龍頭指數,國外的這些龍頭指數包括標普500,日本的東證指數都是有很多基金產品在跟蹤,所以市場容量是比較大的,大家可以在市場上生存下去。
從未來的發展來看,從養老金、專戶理財角度看,如果有了這種被動性的投資產品,配置起來會更加輕松。投資者甚至不需要去看基金平級,只需看跟蹤哪些股票,做資產配置時就省去了個股精選的過程,流程大大簡化。
給投資者介紹一下指數基金的具體操作方法?
潘海寧:指數化投資是比較直觀的,建倉期內按照成份股的權重構建投資組合。主要分幾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確定組合將來要達到的目標權重,第二是判斷已持有組合的現有權重,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我要調整的方向。通過金融工程的測算,逐步加倉。建倉期完成后,基本進入穩定狀態,平時不會向主動基金一樣大進大出,完全是根據申購跟贖回的資金情況及成份股的一些事件,比如由公司事件導致權重發生變化,然后把組合權重進行微調,目的只有一個,盡量往指數權威的權重去靠攏,實現跟蹤指數的走勢。
說到這兒,剛好也引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指數基金本身的成本優勢。主動基金本身目的是要發掘市場沒有看到的亮點,去尋找超額收益,但是指數基金本身就有一套現有的、很流程化的東西,投入的研究、人力、物力比主動基金要小得多,管理費也比較低,一般主動型管理費是1.2%、1.5%,這個是0.65%,所以長期也會節約成本。
關于基金經理
接下來,您可以談談個人的投資理念嗎?
潘海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您生活中都有什么興趣愛好?
潘海寧:上網、看書、與孩子交流
您最近在看什么書,與投資者分享一下體會?
潘海寧:重讀了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我的心得是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指數化投資管理更需精益求精。
最后,給我們基金投資者一句話的理財忠告
潘海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獲取自己力所能及的投資收益。
基金經理潘海寧簡介
潘海寧先生,1977年出生,會計學學士,7年基金從業經歷,具有基金從業資格。曾任職于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3年加入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擔任行業研究員、基金開元經理助理、投資總監助理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