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大宗交易平臺絕對主角
雖然對二級市場交易已逐漸冷淡,QFII卻在今年開辟了另一片新戰場,那就是大宗交易平臺。QFII不但已成大宗交易的絕對主角,而且大宗交易也成了QFII交易策略的重要模式。
在“大小非可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的新政出臺之前,在國際金融上;春V新窢I業部這個公認的QFII席位上,涉及A股的大宗交易就有22筆,占到同期大宗交易筆數的70%,涉及金額近7億元。
“大小非減持新政”公布之后,QFII在大宗交易平臺出現的頻率更高。據上交所大宗交易平臺記錄顯示,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席位在7月14、15日兩天一共出現11筆大宗交易,總成交金額達到2.75億元。賣出的席位皆是瑞銀證券總部,賣出股票涉及白云機場、日照港、海油工程、福耀玻璃等11只二線藍籌股。而據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記錄顯示,中金公司交易單元也發生了6單大宗交易,總成交額達2.72億元,涉及萬科A、金融街等6只藍籌股。不過,由于奧運行情落空,外圍市場突然暴跌,年中的大宗交易并未給QFII帶來較好收成。
國家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出臺之前,也即是11月份的6日和7日,滬市大宗交易平臺發生QFII密集大宗交易情形。兩天中,以瑞銀和中金淮海中路營業部席位為對手發生的大宗交易筆數高達39筆,交易對象包括中國平安、交行、工行、中信證券、中國人壽、中石油、中石化等眾多權重股,涉及金額高達8.58億元;隨后的11日至13日,QFII席位凈賣出中信證券逾3億元,中國平安逾2億元,中國人壽近1億元,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凈賣出共逾1.5億元。
12月份以來,發生在QFII席位上的大宗交易又進入了一個高峰期。據上交所粗略統計,從12月1日到上周五,一共發生了333筆大宗交易,而發生在中金淮海中路營業部席位上的交易筆數就高達233筆,涉及金額逾56億元,涉及個股多屬滬深300成份股。不過,熊市當前,這一模式能帶來多大收益,實難預料。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