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由于銀根緊縮,很多公司都會采取發行債券進行再融資,這其中有投資機會嗎?
曾剛:現階段主要有兩種方式解決中長期的融資問題,一種是發企業債,一種是發公司債。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企業債票面利率相對較低,也就說公司方面付出的成本相對較低。但在銀行間市場上,都是機構在買,他們對風險方面的考慮會多一些,更加專業,這就導致只有那些大規模的公司在銀行間市場能夠較為順利地發行企業債,中小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長期企業債有不小的難度。
而由證監會審批,在交易所市場發的公司債,則呈現了另一種局面,擔保條件放松了,審批時間縮短了,發行效率提高了,而且增加了交易所個人投資者這個重要群體,上市定位較高,顯示市場承接力較強。從中聯重科、新湖中寶,再到北辰,今年已發行9只公司債。
公司債的供給在增大,但是做為購買中長期債券的主力——保險公司來說,監管層面在信用評級方面有硬性要求,他們只能購買那些有良好擔保的公司債。這就導致了一方面供給比較大,另一面能夠買無擔保,或是信用評級比較低的公司債的機構不是很多,供給和需求失衡,就導致信用類公司債的票面利率很難降下來。
我們注意到,從新湖中寶到保利再到北辰,實際上都采取了一種創新的網上發行方式。由主承銷商掛出賣盤,交易所的投資者按時間次序去申購,先到先得,這種方式帶動了網上參與的熱情。在股市相對低迷的時候,有些投資者還是比較看中8%、9%的收益率。盡管這種公司債的擔保條款不是很好,但是個人投資者普遍的心態認為這是上市公司,出不了什么問題,他們認為8%、9%的收益率很安全。不同投資者對風險的看法不一致,也就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現在公司債出現這樣的局面,散戶和投機性機構對公司債的認購踴躍,導致這些公司債上市的時候,從100元的成本價,漲到101、102甚至103,出現了一二級市場的套利機會。這個套利對參與一級市場發行的機構投資者起到了保護墊的作用,提高了參與的興趣,最終出現的結果就是公司債發行都比較順利,并且連續出現一、二級市場的價差收益。公司債的供應還會繼續增加,利率水平繼續維持在相對比較高的水平,在這種供大于求的狀況下,不管對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這樣的投資機會還是比較合適的。
股市走弱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會把股票基金轉為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您怎么看待這兩類產品的下半年投資機會?
曾剛:還是要根據投資者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未來收益的預期來判斷,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我的建議是用貨幣基金替代家庭的活期存款,用債券基金替代定期存款,并把債券基金作為平衡股債比例的重要投資工具。
下半年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可能會相對偏緊,從而帶動貨幣基金收益略微上揚,預計收益率在2.9%-3.2%之間,遠高于活期利率,卻有近于活期的便利。貨幣基金本身的定位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一個現金管理的工具,任何時候都可以放心地持有。有較強金融知識的投資者可以用貨幣基金為起點來管理個人資產,慢慢熟悉后,再從低風險配置的角度去參與債券基金,若是對股票了解的話,再去申購股票型基金。
對于債券型基金,我傾向于把它來替代定期存款,或者作為用來和股票型基金轉換的一種工具。中長期看,債券基金的收益率戰勝通脹的概率是很大的,是低風險的金融資產,適合于較低風險承受力、一般收益率要求的投資者。整體上看,隨著經濟減速趨勢的確認,加息空間有限,預期債券收益將回升到較為樂觀的水平,股票大幅調整之后打新股收益也將觸底回升,下半年債券基金的表現應該能夠呈現不少的亮點。
有投資者關心債券基金的分類,第一條基準是有沒有二級市場股票,股票處于弱勢之中,如果投資者不想承受這部分股票的虧損,就應該選擇不含有二級市場股票的債券型基金。其次,債券基金的收益與基金的規模關系不大,并不是規模大的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就更高更有保證。第三,如果投資者不看好股市,短期內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債券基金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