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兩市“第一高價股”光環、也是目前唯一一只百元股票的貴州茅臺(600519,SH),一直以來得到了眾多基金、私募的青睞。不過,今年5月份以來該股的市場表現卻讓人 “大跌眼鏡”,昨日更是大跌9元,跌幅高達6.26%。更讓人意外的是,股價下跌是在機構增倉背景下發生的。
那么,究竟是誰在導演茅臺大跌?貴州茅臺又將走向何方?這些問題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甚至有市場人士認為,“茅臺的大跌有可能擊潰持有者的信心,使整個股價體系崩潰。”
怪象一:基金增倉 越買越跌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貴州茅臺也沒有幸免,在展開小幅反彈后,股價一直維持在140元左右弱勢整理。午后,茅臺大幅下挫,股價也降到了136元附近,在2時30分以后,再次出現一波殺跌過程,最終報收134.90元,跌幅為6.26%,成交量也有所放大,成交額達到了2.13億元。茅臺如此大跌,在近期是十分罕見的,這也是該股今年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天。
而茅臺的這波下跌,始于5月15日,股價從180多元,跌到目前的134元,跌幅達到了26.77%。在該股下跌過程中,機構身影頻頻出現,且機構持倉還在不斷增加,雖然也有機構大舉賣出,但總體來看機構資金仍顯凈流入。
上證所數據顯示,基金609從5月20日到現在,一共買入了4.94億元,僅在5月29日賣出1729萬元;在此期間,基金626、基金669、基金637分別凈買入2.82億元、1.76億元及1.68億元,沒有一次賣出;基金631也是買入1.8億元,僅賣出5091萬元;基金600、基金661、基金649等買入金額也十分巨大。
雖然也有很多機構在不斷賣出該股,如基金593賣出3.47億元,基金597賣出3.25億元,基金651賣出2.2億元,另外還有一些基金公司也有數量較大的賣出,但總體來看,機構的持倉水平從5月15日開始到現在,一直是有小幅增加的,目前持倉比例為57%。這種越買越跌的奇怪現象令人費解,那么,到底是誰將茅臺“拉下馬”的呢?
怪象二:估值已高 機構仍薦
茅臺是好酒,這毋庸置疑,但其高昂的股價已與價值出現了背離,其估值泡沫早在今年一季度就被一些專家敲了警鐘。
按照茅臺2007年年報公布的每股收益3元計算,其靜態市盈率為45倍,已遠高于同類檔次白酒,甚至高出市場平均水平1倍以上。
高估值需要有高成長支撐,但未來茅臺的成長性很可能下降,由于產量限制,茅臺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就是提價,然而最近幾年茅臺已進行了多次提價,短期內的提價空間被壓縮;另一方面,目前高端白酒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未來提價空間也很有限,茅臺要想保持高增長面臨很大考驗。
對于茅臺每股收益高達3元,有財務專家指出,這是由于茅臺財務報表將預收賬款這一項從年初的21億元降至11億元,這很可能是茅臺主動釋放利潤,以提升公司業績。如果用分紅來計算投資回報率,按照全年每股收益3元,其分配預案為10派8.36元,對應昨日134.9元的股價,分紅收益率僅為0.62%,遠低于銀行一年活期存款利率,茅臺的價值投資已失去意義。